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燕 《上海经济》2006,(6):12-14
近日,肯德基一改过去的严苛要求,对特许加盟政策做出调整,加盟费起点将从800万元降至200万元,这是肯德基自1999年在中国开展特许加盟业务以来首次自降身价.此前,当麦当劳抛出250万元加盟费低价时,肯德基曾表示“绝不放低门槛”.  相似文献   

2.
随着麦当劳的跟进,麦当劳与肯德基两大洋快餐在中国内地汽车餐厅领域的争夺战正式打响。肯德基方面表示,肯德基将在中国各大城市以及加油站、高速路出口大量布局汽车餐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被国外美食家视为“垃圾食品”的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却成为时尚,个性的载体,连锁店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4.
骆尖 《上海经济》2011,(10):26-31
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故事 曾以QSC&V标准化享誉全球的麦当劳,一度登上世界500强企业榜首,也让中国人为之感叹外国人的精致和责任感,感叹外国企业名至实归,感叹标准化的威力风靡全球,感叹麦当劳叔叔能一夜间占领小朋友们的心。  相似文献   

5.
以麦当劳和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在中国市场取得了的巨大成功,这和他们在中国本地化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文化策略密不可分。本文就是从不同的方面探讨这些洋快餐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并总结这些文化策略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潘真 《沪港经济》2001,(4):72-73
1999年底,国际著名的AC尼尔森调研公司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结果表明,“肯德基”是他们最喜爱的国际“第一品牌”。2000年,AC尼尔森调研公司在中国30个城市进行调查,10个“顾客最常惠顾”的国际品牌中,“肯德基”又独占鳌头。 “肯德基”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7.
肯德基和麦当劳两大连锁餐饮巨头都把汽车餐厅作为拓展战略的砝码,但这种在美国占据65%以上营业额的模式,未必适用于中国讲究的私家车主和收入微薄的职业司机.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市场每销售3.5包方。便面,其中就有一包来自河南;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出自河南;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来自河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9,(10):20-20
日前,肯德基宣布,从5月开始启动全新的“开心天天省”优惠活动,优惠幅度最高达到33%。早在今年2月,麦当劳高调宣布推出“天天超值套餐”,优惠幅度达32.6%,号称“比十年前还要便宜”。  相似文献   

10.
快餐业巨头肯德基推出了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安心油条 继早餐营养粥,老北京鸡肉卷,营养蔬菜汤等中式快餐产品之后,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又于1月21日推出了一款极具中国特色的产品——安心油条,借此表达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进入中国20年之久的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餐厅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家,远远超过其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1.
《东方经济》2004,(7):40-43
在麦当劳与肯德基这对“怨家”落户中国后,它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就从来没有停歇过。从业务的交叉、目标市场的争夺、新品的推出、战略的分歧到形形色色的价格战,不一而足。也许,这些对于我们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但麦当劳在2003年9月全球“变脸”之前的那次突然小幅度提价与今年年初的大面积、大手笔的降价所形成  相似文献   

12.
《智本论》作者相晓冬在其博客中写道:肯德基和麦当劳、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竞争了上百年,却一直相互辉映构成人类商业文明的双子星座,原因在于,他们在商业思想上能够做到尊重和敬畏对手,可口可乐的某总裁曾被问及长盛不衰的秘诀时回答: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13.
黄河 《特区经济》2007,216(1):264-265
2005年肯德基在中国开出了第1200家店,把竞争对手麦当劳远远抛在了后面,在中国赢得了顾客的广泛好评和极高的受欢迎度,并且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者。本文试图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肯德基这个美国快餐连锁店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并由此提出值得跨国餐饮公司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1999年之前,当“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登陆中国内地并迅速以超过千家店面的规模赢得市场的时候,在台湾发展已经近15年的水和豆浆才正式大规模开始进军祖国大陆市场,在上海浦东建立全国加盟总部,向“洋快餐”发起挑战,并致力于打造全球中式餐点连锁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5.
吴敏 《发展》2002,(10):74-75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暨特许加盟大会上,包括必胜客、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国内外数百商家与近十万名投资者济济一堂,纷纷借交流经验之机寻求商贸合作。一时间特许经营热浪涌起,特许者争相在中国抢滩设点,加盟者更是闻风而动。著名的百胜餐饮国际集团为吸引投资者,开出了“800万元买间肯德基”、“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方式,每天接到的询问电话和要求加盟的信函数以百计。快餐连锁业的另一巨头麦当劳也不甘示弱,负责全球特许经营的副总裁吉姆·克莱默亲自出马,为麦当劳在中国开展特许经营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16.
最近看到一段关于“星巴克”咖啡店是如何将小小的卖咖啡业务,做出了精彩、做出了辉煌的文章。咖啡店的动人故事,使人想起了中国古代将工作变成了艺术的“庖丁解牛”,也让人联想到了专攻一业而大获成就的美国“肯德基”、“麦当劳”。  相似文献   

17.
背景资料"新亚大包"这块响当当的本地快餐牌子,在上海可谓家喻户晓。1997年只有2家门店的新亚大包,到1998年已增长至32家店,1999 年更迅速翻升至85家。2001年.新亚大包发展到极致:达到99家门店! 但2001年到2003年间,新亚大包仅增加了一家门店。此时的新亚大包, 面临着"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以及"马兰拉面"、"桂林米粉"、  相似文献   

18.
对肯德基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德基是世界著名的炸鸡连锁企业,目前,肯德基已成为在中国市场最大、发展最快的快餐企业.肯德基之所以会如此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它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肯德基是世界著名的炸鸡连锁企业,目前,肯德基已成为在中国市场最大、发展最快的快餐企业。肯德基之所以会如此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它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肯德基浦东国际机场磁浮餐厅开业,宣告了肯德基在中国已进入快速开发期。据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公共事务资深经理徐真介绍:自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开出第一家洋快餐以来,肯德基一路领先于中国餐饮连锁业。至2001年10月,在全国的开店数已达到500家,4个月之后的2002年2月便迅速更新至600家;去年9月,肯德基在中国达到700家,到2003年1月在浦东国际机场开设磁浮餐厅,又仅用了4个月时间开店100家。目前,肯德基在中国开店数已突破800家。按此速度,肯德基今年开店数可望达到150至200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