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校园和植物园“二园合一”思想为主题,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3,(9)
随着对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视、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校园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在近年受到共同的关注,其主要问题集中在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上,文章结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利用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着重探讨如何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来加强高校生态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在建设中如何引用循环经济的主要思路,创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  相似文献   

3.
旅游生态足迹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以湖南娄底市为例,选取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安全、万元旅游GDP足迹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对湖南娄底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娄底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娄底市旅游生态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开始日益突出。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旅游生态足迹的需求,是娄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居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普遍提升。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经济也随之拉开差距,在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影响下,城乡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的二元化趋势。介于此,本文以"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挖掘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以分析我国城乡生态环境严重二元化的现况为出发点,剖析导致城市与乡村生态环境二元化的三大矛盾,并提出六大破解城乡生态环境二元结构可行之路,为共同构建美好生态环境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我国海洋生态损害为例,对其暴露出的生态环境损害相关的法律救助问题展开分析。明确索赔主体、赔偿主体及赔偿范围,为生态环境损害法律救助的前提,依此构建"环境公益诉讼、民事诉讼、环境行政法律"等生态环境损害救助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抚仙湖水生态环境,研究提出整合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为同一新行政区划,并构建以抚仙湖流域为范围的环湖"生态经济区"。基于新行政区划的形成和抚仙湖环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分析了迁出流域内居民、调整与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转换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措施的可行性,这些措施可实现保护抚仙湖水生态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近年来,南昌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资源成为城市的最大资源,环境品牌成为城市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8.
"江流翻白浪,木叶落青枫。"驻足扬子江畔,人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古人描绘的美丽景象。"十三五"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砥砺奋进、持续攻坚,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绿色责任:生态文明背景下媒体组织的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且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文明要求和呼唤着媒体组织的"绿色变革"。媒体组织理应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功能与责任,直面生态环境危机的挑战,做一个"理性的生态人",勇于承担绿色责任。文章以构建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媒体组织绿色责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媒体组织的绿色责任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西藏自治区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构筑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矿产资源作为西藏有战略意义和产业优势的特色产业,必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有序高效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