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1993年财务制度改革时,财政部颁布的一项必须遵守的财务制度。制度规定:“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未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记入管理费用,发生的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金”。同时规定,“不计提坏账准备金的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也就是说,企业核销坏账可采用坏账备抵法或直接核销法。 此制度从发布执行到现在已经8年多的时间了,制度规定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确实是适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及会计工作转轨的需要,而且已经预示着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会计制度中,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采用直接转销法,发生坏账时,将实际损失记入管理费用中,即: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采用备抵法,主要是依据谨慎性原则,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实际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目前,我国计提坏账准备金主要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比例为:农业企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为1‰;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为2‰,外商投资企业不超过3‰;其他各行业为…  相似文献   

3.
为正确、全面没映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核销、收回、结余等情况,对坏账损失的核算和收回人账在会计上都通过“坏账准备”账户。由于每年的年终要把“环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与“管理费用”对应调整到规定的比例金额.所以在会计处理上应选择正确的方法。在实际业务处理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笔者试就“备抵法”下“坏账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调整;司题谈点技巧性建议,仅供参考。在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时.企业设置“环账准备”科目核算坏账准备金的提取、冲销、收回等。当企业期末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大于其账…  相似文献   

4.
坏账准备金是用以核销企业将来发生的坏账损失,从实质上看也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损失的一种预先补偿。其目的主要是将企业发生的损失要在各个会计期间予以均衡化,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因此,坏账准备金计提方法的适当性、计提数额的准确性就成为会计核算中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5.
于桂云  冯会晶 《活力》2010,(23):47-47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包括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直接转销法,就是在发生坏账时作为损失计人期间费用,同时冲销应收账款。备抵法则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待坏账发生时,冲销坏账准备账户。这两种方法不论采取那种方法,坏账损失最终都计人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按国家规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不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发生的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通则》还规定:“坏账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发生的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这种提取坏账准备金的账务处理,在会计上称为备抵法会计核算。备抵法会计核算自1993年“两则”实施以来虽已逐渐为企业接受,但还没有普遍实施,其中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同时要求“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即要求企业采用备抵法对坏账进行会计处理,此方法要求企业在每一会计期末采用一定方法计提坏账准备金,确认为当期的坏账损失,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这种方法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采用备抵法对坏账损失进行核算时,除了要选择相应账户进行归集和反映外,还需选择合理的估计方法对坏账予以估计。…  相似文献   

9.
“T”账户计提坏账准备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企业作如下账务处理:按期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应作如下处理,借记“坏账准  相似文献   

10.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价值。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账方向,应该记借方还是贷方;二是应记金额的计算,到底是应该冲销还是再提取。笔者认为,从账户结构方面解决这个问题,容易理解,不易出错。本…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对坏账准备提取的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按照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而《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规定,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对坏账准备金的处理,税法和会计处理的差异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1)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因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为坏账损失.坏账损失的核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即待应收款项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计入发生坏账当期的损益,并冲销应收款项的方法.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时,通常销售收入的确认与实际发生坏账的时间不在同一个会计年度,使得收入和成本不能有效地配比,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可能是高估的,即不能反映其可收回的金额.直接转销法与税法规定的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在税前扣除的方法一致(除经税务部门批准可按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外,下同);二是备抵法,即估计可能产生的坏账,并计提坏账准备,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关的应收款项的方法.采用备抵法时,可以弥补直接转销法的缺陷,但是,与税法规定的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在税前扣除的规定往往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企业坏账的处理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费用相配比  相似文献   

14.
潘峰 《广西会计》2001,(4):27-27
坏账的核算方法有两种 :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当企业对其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时 ,如果实际发生坏账损失 ,就要对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冲销。第一种冲销方法可以称之为“完全全额冲销法” ,如果实际发生坏账 ,其账务处理的要点是 :按发生坏账的实际数额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账户的数额 ;当发生的坏账数大于“坏账准备”账户的实际余额时 ,不足冲销的部分仍然计入“坏账准备”的借方 ,待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再计作费用处理。第二种冲销方法可以称之为“部分全额冲销法” ,其账务处理的要点是 :“如果债权人对重组债权不是分别提…  相似文献   

15.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对于坏账损失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取坏账准备的备抵法,一种是不计提坏账准备的直接转销法。备抵法是按期估算坏账损失,记入期间费用,以净收益的减项列入损益表,同时以应收账款的减项列入资产...  相似文献   

16.
税法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对于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法准予确认,并按实际发生额做税前扣除。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提取比例等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我国“三角债”等问题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7.
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主要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目前全融企业多采取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一些会计教科书,甚至认为只能用此种方法,而笔者以为,采取账龄分析法,更适合金融企业。一、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具有的种种缺点决定了其不应成为金融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的主要方式。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确定消耗计人坏账准备的数额。目前,我国金融企业执行的比例是3%。。按规定,当年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上一年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部分,计入当期成本,收回已确认…  相似文献   

18.
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企业对发生的 坏账损失,核算上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直接转销法在实际发生坏账的当期确认坏账损失,备抵法则按期预计坏账损失而不必等到坏账发生时才确认其损失。二者共同之处在于:不论是采用预计,还是等到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最终均计入管理费用,这一点,在《企业财务通则》第七章第二十七条有明确规定:坏账损失属于企业管理费用的一项独立内容。就坏账损失的经济内容而言,在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里,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产品(商品)的售价;二是相应的增值税款。譬…  相似文献   

19.
在债务重整的情况下,债务方企业可用货物抵顶债务进行清算,但对于债权方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抵债货物的公允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会计实务与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有观点认为,其差额应确定为坏贴损失,用坏账准备金进行弥补,采用直接核销法的企业,记入管理费用。相应的会计处理为:借记“原材料”或“产成品”,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其差额全部借记“坏账准备”或“管理费用”。但笔音认为,这种会计处理虽然考虑了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行会计处理的缺陷,但仍存在不足之…  相似文献   

20.
一、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规定了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几种情形。同时,制度还规定,计提坏账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