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我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尚处于逐步完善之中,参保单位瞒报、漏报缴费工资总额,虚报离退休人员或瞒报离退休人员死亡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社会保险稽核是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耀武  侯福忠 《活力》2007,(3):56-56
统计事关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以说,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然而,现实中虚报、瞒报、漏报、不报、拒报、篡改、造假统计数据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有些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客观、真实、科学的统计数据是一个企业了解情况、分析形势、制定目标、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实际是统计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报瞒报、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统计数字严重失真,必将对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将造成严重影响。现就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契约化、复杂化的特点,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难,瞒报、漏报缴费基数,虚报和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等各种  相似文献   

5.
梁韵瑜 《数据》2002,(7):26-26
长久以来,"漏报"这个词频频见诸于众多统计报纸和杂志关于统计违法案例的描述中,说明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漏报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其实,我国《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界定中,并没有针对漏报问题的说明.许多执法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漏报视为瞒报,并据此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处罚.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逐步完善之中,规范社会保险费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社会保险领域的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参统企业在申报缴费工资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少报、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完整性,而且损害了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及社会保险的严肃性,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巩固当前“两个确保”工作,做到基金应收尽收,使社会保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参统企业社会保险费的会计核算,加强社会保险的稽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遏制这些违规现象的发生,规范企业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数据》1996,(2)
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 统计数据不准的责任不全在企业──企业统计的误区(之二)纪宏,柯世才,石瑞芹大家知道,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的生命。但在实际工作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行为时有发生。我们不禁要问,统计为何敢冒生命危险去作假?原因很简单:...  相似文献   

8.
肖峰 《秘书工作》2009,(7):27-27
在信息工作中,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极为重要,但同时也是基层信息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难点问题,迟报、漏报、瞒报甚至不报,已经制约了信息工作职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信息工作部门要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优势和作用,突出重点,不断探索新办法,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统计基础薄弱、统计工作滞后的局面也日益显现出来.虚报、漏报、瞒报、拒报统计报表的现象屡有发生,直接影响了源头数据的质量,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如何顺利地开展民营企业统计,准确地把握其经济发展的脉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资料,为社会公众分析和研究问题提供详细信息,是统计工作者面临的紧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漏报=瞒报?     
长久以来,"漏报"这个词频频见诸于众多统计报纸和杂志关于统计违法案例的描述中,说明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漏报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其实,我国《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界定中,并没有针对漏报问题的说明.许多执法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漏报视为瞒报,并据此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处罚.  相似文献   

11.
《数据》1996,(6)
从统计执法看劳动工资统计孟斌荣为了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今年四、五月份市统计局对一些机关、学校、企业的1995年劳动工资统计数字质量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发现既有漏报的数字,也有虚报的数字;既有职工人数的不实,也有职工工资总额的不符,有些问题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2.
时下,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统计数据上出现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歪风,并大有蔓延之势。据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统计,共查出统计违法行为七万多件,其中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这两万余件,占总件数百分之273%。这种不正之风,害国害民,贻误党的事业,必须坚决根除。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统计数据严重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不仅有当前统计工作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任,有统计法制不健全的问题,而且更有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以权谋私。这些人头脑发热,不顾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8,(3):52-52
这是一起比较严重的长期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统计违法案件,企业虚报、瞒报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违反统计法关于如实报送统计数据的规定。最终将受到法律处罚。  相似文献   

14.
《数据》2008,(3)
这是一起比较严重的长期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统计违法案件。企业虚报、瞒报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违反统计法关于如实报送统计数据的规定,最终将受到法律处罚。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稽核对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和领取待遇行为,防止和纠正社会保险费征缴、支付中的漏报、瞒报、欠缴、冒领行为,维护社会保险工作秩序,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2001上,我省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一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反欺诈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险欺诈行为是指在社会保险征缴、支付及管理运营各环节,用人单位瞒报、漏报缴费基数、缴费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个人用欺骗手段冒领社会保险待遇;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营过程中,基金管理机构非法挤占挪用,造成基金流失的违法行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工作起步晚,法  相似文献   

17.
农业普查的起报单位是农户和农事企业,农户和农事企业能否积极配合,不瞒报、漏报、虚报登记内容,负责填制普查登记表的普查员,能否按照《统计法》和相关制度规定,作到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登记对象、范围能否作到不重、不漏,普查登记信息能否作到真实、准确、完整,是各级农普管理部门,尤其是乡镇农普办最担心、最头疼的事。乡镇农业普查办公室是最接近普查员的基层管理机构,采取措施保证农业普查登记质量责无旁贷,为此,辽阳市太子河区望水台街道农普办尝试着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此次农业普查的质量评估和验收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现将农业普查各阶段应用的质量评估和验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来成 《数据》2008,(9):16-17
时常听说和看到一些企业因虚报或瞒报劳动统计数据被曝光的消息,同时也看到由于重视劳动统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事例见诸报端。究竟劳动统计是甚,虚报瞒报何因?它和企业及员工又是怎样的关系?带着这些迷津,记者采访了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和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侯建国的一席对话、探讨,使记者拉直了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9.
非典与政治     
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意味着政府不能滥用权力,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尊重和保护民众的合法权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和地方的各大煤体,连续刊发有关“非典”疫情以及防治情况的通报,特别是坚持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反复强调的各地对“用典”病例不得瞒报、缓报、漏报,这正是政府公信力的积极体现。因为瞒报、缓报、漏报的行为,对政府而言,首先是一种行政不作为,同时,这也是对民众知情权的剥夺和侵犯。  相似文献   

20.
资产清查是资产评估程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搞好资产评估的重要基础。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对保证评估质量,全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的资产评估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对评估中资产清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清查工作较粗。有的只进行简单资产抽查,有的甚至以被评估单位自报的资产清查结果作为评估依据,使得某些被评估单位借机瞒报资产,虚报负债。其主要表现:一是对固定资产、材料、产成品、在产品、低值易耗品等的盘存只报盘亏,不报盘盈;或虚报盘亏、报废及损失。二是虚报应收帐款呆帐、死帐。三是虚构应付帐款,增大负债。四是不据实出据无形资产估算所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