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从面对特殊群体的"剩余模式"发展到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保障制度,有效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中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救助制度还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制度转型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现行的以"三下乡"为主的单一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转变为以社会观察与专业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新模式.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最重要的是研究出即时有效的过程控制管理和科学合理的考核认证方法.同时,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保障机制,包括主动参与机制、考核认证机制、有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以实施"绿色信贷"、扶持"三农"、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方式履行社会责任,但在社会责任制度设计、外部约束、政府导向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通过强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意识、健全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体系、加强外部约束和政府引导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立朝 《发展》2005,(9):34-35
社会信用通常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履行程度,表明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实际"践约"状态.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和源头,它在社会诚信体系之中起着核心与支柱的作用.政府信用也是政府职能实现的保障,它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5.
"人情社会"是一种特殊社会状态,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而构成的特定利益集团.这个看似隐匿的社会结构无处不在.而由此形成的"人情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一直就占有强大地位,而其延续和变迁也为农村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文章试图从经济、政治等诸方面分析"人情文化"对农村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在覆盖人群和保障、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即将迎来的"十二五"时期,"构建发展型基木生活保障制度"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救助制度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描述了当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的实施状况,在分析了制度现行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发展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模式已从"初级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对此中国企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遵循"三重底线"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规范,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符合中国特色发展的道路.文章在阐述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和现状,针对外国企业社会社会责任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在政府、社会、企业三重规范机制的推动下,应重点推进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建设,在强化当代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积极形成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内化到企业核心策略中,与此同时契合中国传统的儒商价值观念,让中国企业成为真正负责的组织.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切实地为中国经济地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饶旭鹏 《开发研究》2012,(5):134-13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进入了社会转型加速期,传统农村"乡土社会"迅速转向"新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具有乡土依赖、聚村而居、家族归属等显著特点。在向"新乡土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农村居民的乡土依赖性降低、乡土意识逐渐式微、家庭规模小型化且发生了功能转向。这一社会转型过程是理解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师道尊严脉息微弱,这与重道尊师的现代倾向不无关系,也与社会、家长乃至学生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不无关联.教育非其所愿或"知识改变命运"信念的动摇,一些迷惘的学生甚至家长即表现出对教师的不满与刻薄,甚至挑剔乃至人身攻击.师道尊严的重视与重构尚需社会的理解以及教育从业人员的耕躬力行,而国家和社会在构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地中也不得不对此进行必要的更多担当.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应的产生了相关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思考.社会经济环境中易于"搭便车"的公共领域隐含了社会成本被推卸和逃脱,以至于转嫁给他人或社会的可能,所以约束社会成本和研究企业的社会效益,即企业社会责任,向所有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利益关系的社会团体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恰当的披露,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鹿奶粉"事件令社会和民众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已成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这是中国企业成长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课题、任务.文章以"三鹿奶粉"事件的社会责任缺失为典型案例,揭示中国一些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误读,探讨企业长寿基因.企业社会责任绝不仅仅是捐赠、公益和简单的慈善事业,它更是企业发履、创新和增长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企业社会责任,无疑是企业长寿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四川省8所高校、1920名同学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卷调查"中关于学校重视度和学生满意度的分析,试用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学校人性化+学生项目化=阶段成果化"以及其他解决办法,提高学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贾宾 《发展》2007,(2):33-34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中,"民主法治"被放在了首位,这绝不是偶然的.其内容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公平与正义、塑造诚信友爱的文化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从法治的角度构建和谐社会,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创建学习型社会打造学习型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学习型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实行激励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鼎立打造学习型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的概念贯穿于整个哲学语境当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民社会的含义各有不同,梳理和厘清"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全面地把握市民社会概念的本真涵义,把市民社会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才能逐步实现中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化.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它们各有各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什么时侯多教并存,什么时候社会和谐;什么时侯多党合作,什么时候社会和谐."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不是富少数人.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合力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方程.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7.
张琪 《新西部(上)》2010,(5):14-14,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往往也是直接和间接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责任单位.企业总体水平决定国家经济水平,企业的总体效率决定国家竞争力,企业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关键意义.本文从"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出发,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多方位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措施,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行政领域实现"法律首先是一种调整公共服务的法律",要充分依靠公共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在改革中,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和重组的变化,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态也逐渐显现出来.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公民社会,就要充分明确和定位社会行政主体的角色,使政府行政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中国传统主导人性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主张在管理中应"塑造人性",西方主导人性论偏重于人的认知属性和自然属性,主张在管理中要适应人性,完整的人性管理是"塑造人性"和"适应人性"的统一.认识人性问题,正确和全面地把握人性,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会极大地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