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推进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动体现,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推进程度是高校是否落实依法治校的重要指标,高校工作法治化推进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推进学生工作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着学生工作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缺位、学生工作队伍法治思维有待提高、学生权利救济缺位、学生法治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当从构建基于合法性为基础的高校学生工作规范性文件体系、“外引内培”提升学生工作队伍法治思维、健全并落实高校学生权利救济与帮助制度、多元化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等方面着手推进学生工作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学生党员是我国高校学生中的优秀学生群体,蕴含着很强的创新和民主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影响着二级学院民主管理的内容、措施和手段。学生党员对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好建议,促进学生民主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具民主性;以积极态度对教学管理提出合理建议,参与二级学院的教学民主管理;并以自身的管理实践和体验、传承二级学院的民主管理文化,使民主管理真正深入学生、老师和管理者的内心,成为大家自觉的行为,达到管理的充分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是网络使用的主要领域,大学生是现代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研究我国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及信息现状,分析我国高校网络安全及网络信息法治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正规、合法、有效的网络信息法治化的管理和法律制度建设及教育和宣传,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回归安全的高校网络环境是当前高校网络建设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级班子依法行政意识差;二是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薄弱;三是经济条件的落后制约着农村民主法治的发展;四是农民民主选举权利意识差,选举制度不够完善等。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走法治化的农村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我国的农村社会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所内含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等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观念基础。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淡薄也是不可回避的。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应高屋建瓴,站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将创设公民意识教育的制度和文化基础、充实教育内容和积极引导民众政治参与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级班子依法行政意识差;二是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薄弱;三是经济条件的落后制约着农村民主法治的发展;四是农民民主选举权利意识差,选举制度不够完善等.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走法治化的农村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我国的农村社会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大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社团学生干部队伍存在流动性较大、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服务意识、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严入口、重培养、严管理、强支持"等措施来加强社团干部队伍建设,进而促进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内具现代化品性的公民法律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主体性组成部分。以问题意识为逻辑基点,对公民法律意识现实病灶作出时代性诊断,深层研析法治建设“内卷化”与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品性缺失的内在制约关系,探究与确定我国法治建设的瓶颈所在,并相应地从制定良法、民主政治、规制权力及落实普法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及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9.
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与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内具现代化品性的公民法律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主体性组成部分。以问题意识为逻辑基点,对公民法律意识现实病灶作出时代性诊断,深层研析法治建设"内卷化"与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品性缺失的内在制约关系,探究与确定我国法治建设的瓶颈所在,并相应地从制定良法、民主政治、规制权力及落实普法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转型及法治建设"内卷化"祛离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对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公民意识是政治稳定的内在支撑,公民意识支配下的民主参与是政治稳定的有力保障,公民意识支配下的理性、规范的参与方式是政治稳定的必要前提。只有加强公民意识培育,法治国家的普遍规则秩序方能有效建立,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私有财产权是宪政国家的基石。私有财产权保障了自由和民主原则得以实现、促进法治建设的进程、增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宪法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法治素养,培养大学生严格遵宪、自觉守宪、遇事找宪、主动护宪的自觉性和责任担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高校作为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知识的主要阵地,要明确宪法教育的培育方向,优化宪法意识的培育资源,通过营造高校法治校园、完善教师师资队伍、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等方式,强化高校宪法教育的主导作用,提高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加强民主管理 ,是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 ,必须建立健全高校的民主管理制度 ,加快校务公开的进程 ,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4.
培育政治主体意识是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与政治主体意识密切有关。正确的政治主体意识是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观念力量。政治文明呼唤着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政治认同意识和政治责任意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养、弘扬公民的政治主体性,是培育和优化政治主体意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契合、目标一致,在差异化表现形式和互补性优势下进一步增强了互动基础。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观念陈旧、内容单一、价值功利、指向不清等问题。因此,高校需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法治文化四个维度出发,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全体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依靠文化活动这一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拓宽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社会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影响公民个人是否积极担当公民身份角色的晴雨表,它直接指引着公民个人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全体公民普遍的公民意识有利于民主体制的健全,有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有利于宪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高校资金来源渠道越来越广,对于资产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我国的高校资金来源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尤其是现在高校通过像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来进行校园建设,使得高校的资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我国当前高校资产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寻求精细化管理高校资产的有效对策,希望对于高校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产生、存在和运行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依法治国不仅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更以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为要件。对大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需从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形式、完善评价机制、探索有效教育路径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构已经成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还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引领有待强化、基层民主自治局部存在失序、基层法治有内卷化风险、道德规范约束力弱化和矛盾纠纷研判处理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的挑战。文章立足于新时代,提出要以政治为统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建构“五治协同”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生认知不够、人才队伍素养不高、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高校应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创建共享型资源管理平台、促进学科综合发展,加强校园交互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培训平台建设、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提高高校区域及行业服务能力等路径,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