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它们可以相互影响。思政教育可以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弥补思政教育在实践运行环节的短板,显著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因此,需要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教育体系,使二者具备相互生发的基础与条件,彼此促进,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也显得非常紧迫。文章就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心理咨询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向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相同的育人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思政育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二者的协同育人成为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教育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具体探究了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场域的主要载体,它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将网络运用到思政教育中对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绩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扩展高校思政教育阵地的需要.现有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技术能力薄弱、体系不完善等弊端,应从提高网络工作技术能力、优化思政教育质量以及完善思政教育的辅助机制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力量,有必要加大高校思政教育力度。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效果与思政教育效果密切相关。为了能够更好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效果,需要注重教师话语能力的建构。目前来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话语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话语能力建构的必要性、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建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政教育走向网络教学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具有其必然性。但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包括网络信息的"分散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集中性"存在矛盾,网络内容的"易变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稳定性"存在矛盾,网络传播的"低成本"与思政网络教学更新维护的"高成本"存在矛盾,网络学习方式的"自愿性"和"随意性"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义务性"和"严肃性"存在矛盾。困境的突破,需要坚持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从具体的对策建议上说,应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师生互动的新模式,培育一支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专业化与专职化的教师队伍,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网络教学共享发展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网络教学手段与形式的新颖性和吸引力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微思政"的出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新时代对大学生"微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理工类高校"微思政"工作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成为了研究的重要问题。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加强"微思政"教育阵地、丰富"微思政"教育产品、优化"微思政"教育环境以及平衡"微思政"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差异来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并不理想,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忽视了贫困生自身特质,不能适应思政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探索一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方式。文章基于目前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引入小组工作这一全新的理念与方法,将"助人自助"理念、"尊重平等"理念、"服务"理念运用到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以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的水平和实效,拓展和丰富贫困生思政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9.
制度自信,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选择和高度认同。制度自信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自信涵养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坚定制度自信,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要更好地使得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就要在提升对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的同时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地壮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制度自信教育本身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政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面对来自大学生层面和高校层面的思政教育问题,高校应明确音乐教育的原则及理念,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设计音乐教育内容,采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提升音乐的教化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助力。  相似文献   

11.
"第一颗纽扣效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树立高职大学生责任意识、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营造社会稳定和谐大环境的需要,二者在文化底蕴、内涵深度、教育价值、实践途径等方面的耦合,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有力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实现二者的耦合,从而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等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教育成效,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质,促进合格人才的产出。文章立足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以及情感认知,因此优化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至关重要。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人本思维强调人的自主性以及人的潜能,认为心理咨询其实就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倡导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对来访者自身的能动性与潜能的挖掘,进行自我分析,解决自身心理问题。论文立足于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在分析了心理咨询中人本思维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人本思维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快、准、活、广"为特点的新媒体,给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隐性教育新途径,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树立大思政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但从现状来看,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面临教学理念滞后、教师队伍薄弱、教学实践匮乏、学生认识不足等一系列困境。为促进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和发展,高校需立足于大思政格局,从教学内容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机制完善四方面入手,积极破解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难题,为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构建和创新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所占的位置相当重要,特别是近些年来所推出的课程思政,在各大高校得到了普遍应用,且产生了理想的效果。高校舞蹈专业在此背景下也应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重点探寻微课与课程思政相联系的实践路径,以期使二者共同发挥出舞蹈专业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论述中重点涉及到内容革新、主体优化、方法调整、导向实际等具体策略。研究表明,此类策略将在增强学习质量,使之在课堂上拥有更好的互动感受,形成优质上课体验上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幸福应该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开展幸福观教育的理想之所。关注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就理应高度重视思政课加强幸福观教育的应然价值。高校思政课摄入幸福观教育,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包括生命教育、感动教育、挫折教育、理财教育等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新时代新阶段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针对性更强、实践性更突出的要求,但协同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协同育人思维方式固化、协同育人共识匮乏、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滞后、协同育人途径单一等问题。对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贯彻落实多主体、全方位和全过程协同理念,采取多主体参与、全环节把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探索构建系统、全面的创新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高校应当将红色资源融入体育课程思政中,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和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主要阐述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从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政理念、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政元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探索具体的融入路径,促进红色资源与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幸福应该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开展幸福观教育的理想之所.关注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就理应高度重视思政课加强幸福观教育的应然价值.高校思政课摄入幸福观教育,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包括生命教育、感动教育、挫折教育、理财教育等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