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网络强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然而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以及网络空间具有隐秘性和难控性等特点,致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容易遭遇网络诈骗、动摇理想信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遭受挑战。重视网络安全有利于保证学生个人和国家的信息安全、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将网络安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一批网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育人队伍;二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三是坚持"硬管理"和"软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任何一个网络行为主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不辨真假。近年来,高校学生因为散布、转发网络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表明高校网络普法教育和网络舆情治理方式仍有改进空间。在当前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网络法治精神融入校规校纪、融入教育教学、融入机制构建、融入文化育人,重视并顺应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突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四个"融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及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是大学生使用网络过程中应具备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知识以及辨别、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当前高校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存在机制化不强、常态化不足、创新化不够等问题,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要拓展交流合作,建立高校与政府安全部门网络安全治理联动机制;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高校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常态化保障机制;要创新内容方法,切实提高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有效性;要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网络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4.
当前很多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已基本建立,但由于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对某些网络破坏隐患缺少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因此,我国高校网络建设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加强自身信息化安全保障和监管建设。本文论述了高校信息化进程中网络安全的分析与策略,包括高校信息化网络安全现状与相关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慈善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失范现象凸显:网络慈善求助信息真假难辨导致诈捐事件频发,善款使用透明度缺失,募捐平台存在谋利行为,网络慈善沦为非法活动的工具。其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慈善平台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公开透明机制建设不足、网络慈善平台监管不够、配套法律法规不足等。因此,规范网络慈善需要强化网络慈善信息审核、加强公开透明制度建设、强化对网络慈善平台的治理以及推进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非常重要.可借鉴美国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有效作法,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慈善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失范现象凸显:网络慈善求助信息真假难辨导致诈捐事件频发,善款使用透明度缺失,募捐平台存在谋利行为,网络慈善沦为非法活动的工具。其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慈善平台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公开透明机制建设不足、网络慈善平台监管不够、配套法律法规不足等。因此,规范网络慈善需要强化网络慈善信息审核、加强公开透明制度建设、强化对网络慈善平台的治理以及推进法治化治理。  相似文献   

8.
建设高校网络社区,首先,从网络环境下手,修正大学生网络行为,利用校园网络社区是纯大学生社区这一特性,在社区内实行网络行为规范,一定程度上修正大学对网络虚拟世界的错误认识,倡导网络文明道德建设。其次,净化网络信息中的不良因素,引导大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接触到的网络信息,避免片面的理解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不仅关系到依法治校的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切实实行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规范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高校在读大学生在网络交际、网络使用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情感失范行为、道德失范行为、价值失范行为和法律失范行为四类。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包括外部诱因和内部诱因两方面,其中外部诱因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社会网络媒体失责、高校思政教育滞后以及家庭监管影响降低,内部诱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阶段的缺陷。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规范,应强化政府监管,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安全发展;加强社会力量监管,形成网络监管合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引导职能;同时大学生要加强网络自律,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对影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诸多要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入手,试图超越网络信息的内容特性,抓住信息传播的网络特性,以广西高校为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高校外网、内网、网外和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对大学生舆论活动的影响,研究校园网的舆论现状和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快速普及,促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更多网络信息。社会网络舆情热点正上升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而这些热点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研究网络舆情来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有助于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以网络舆情为有效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推动大学生形成逻辑理性。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舆情演变规律之下高校如何规避不良舆论侵扰、引导大学生确立“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3.
病理性网络使用会导致大学生认知失调、社交受损、意志弱化等。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网络元认知能力,培养自主人格;注重大学生的情感变化,提高其社交能力;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升网络素养;建设网络物质环境,优化网络舆论环境,有序建构网络道德环境。通过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解决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当注重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作用。基于广东省的高校,调查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效果,提出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路径。结果发现,高校图书馆增强了大学生的信息伦理,但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创新等方面没有发挥作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效果不佳。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升路径包括增强图书馆资源配置时效性,提高大学生信息意识;优化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丰富大学生信息知识;构建图书馆个性化资源库,捉进大学生信息创新;加强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信息伦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大学生带来学习的便利,又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我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现状,指出了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校园网的建立,我国大学生成为使用网络的一大群体。网络对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给高校的教学人员、学生工作及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教师、学生、学生工作的影响,探讨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减少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高校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主要讨论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分析,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舆论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园舆论的整体走向。怎样有效使用并管理这把"双刃剑",是高校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成机理及综合引导体系构建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获取知识、了解信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要,网络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模式。文章认为,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现状和计算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加工信息产品和加强图书馆网页建设是网络环境下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的重要方面;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策略要求高校加快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树立“以人为本”的网络信息服务理念和进行网络信息服务方式拓展与创新;高校应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用户导读教育和信忠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