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研究是我所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委托的重点研究课题。有中央和部分省市近20个单位参加研究。本书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作较深入研究取得成果的汇编。主要内容包括:(1)有关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理论和研究方法;(2)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2000年预测;(3)国内外调整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经验、教训;(4)实现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及调整对策;(5)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本书所用数据比较全面,既有全国农村各业综合研究,又有不同类型地区产业结构分析,体现了定性、定量、定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供各级领导机关、实际工作部门、理论研究和院校同志参考。全书约40万字,将于三季度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畜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其生产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方法]文章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畜牧产业发展历程,从供给与需求两个维度分析我国畜牧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粮食安全间的作用机理,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实证其关联影响度。[结果]我国畜牧产业结构由耗粮型为主向节粮型转变,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居民对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加,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及变动存在一定差异性; 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与粮食安全有重要联系,畜牧业发展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不矛盾,畜牧产业结构变动主要通过耕地、基于口粮替代的食物需求结构变化及饲料粮需求3个方面作用于粮食安全; 具体来看,粮食播种面积、耗粮型畜产品比重和耗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较大,节粮型畜产品比重与节粮型畜产品饲料转化率对粮食安全水平的关联影响小于耗粮型畜产品的影响。[结论]不断提高不同畜产品的饲料转化率,加大非粮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度,推广非粮饲料应用技术,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罗晓春 《中国农史》2001,20(2):67-76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论述了1895-1936年期间在社会经济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造和农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质变的条件下,江苏省近代农村产业结构在对外贸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转折性变化,即种植业突破单一种植格局,农村工业和流通业应运而生,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元主体,从而形成贸工农结合的多元主体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江苏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农业条件。由于近代对外贸易的被动性,以及“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不合理的贸易结构,对外贸易不可能带来农村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7-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间的V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二者间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结构变化的关联性较弱,二者相互作用不明显。虽然二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对用地结构的影响较显著;用地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短期内具有积极正向的作用;但该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的速度有所减缓;产业结构调整与用地结构变动的偏离度逐步扩大;用地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与用地结构变动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均大于来自对方作用的影响。为此应加强土地的宏观调控与产业发展政策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探讨农村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趋势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特殊背景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微观发育机制、中观组织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这三个层次相互交错,配合行动,共同构成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运行机制系统,目前。该机制系统的功能不全,效力不高,影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进程。因此,应以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为原则,对农村产业结构变动机制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和完善,建立起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的新型机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换与结构性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钱纳里的结构转换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1978~1997年我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系,揭示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工业化在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偏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南京市农村经济结构变动的规律。具体分析时采用了产出结构指标 (产值指标 )、投入结构指标 (劳动力指标 )、结构变化值、结构相似系数和产业效益指标 (产值结构与劳动就业结构指标的总偏差 )等指标① 。在进行大量统计计算分析的基础上 ,对南京市郊区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作了全面分析 ,并将南京市的农村经济结构置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经济范围内作进一步考察 ,以明确大城市郊区农村经济及各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 ,既有经济发展的一般性 ,又有我国农村的特殊性。它包括如下一些内容 :( 1 )农村经济增长、产值和国民收入增加 ;( 2 )农村产业结构改善 ,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以之为基础的经济效率提高 ,农村对城市的贸易条件改善 ;( 3 )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民就业率提高 ;( 4)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教育、卫生、交通、通讯等各项事业得到发展 ,农民生活质量提高 ;( 5)文化设施改善 ,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 ,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进…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正在由封闭型的自给经济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转变。在这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中,重新认识农业是基础的原理,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农村产业结构变革过程中正确处理农业同农村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之间的关系,谋求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农业生产的新高涨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展开研究,通过回顾历史、分析现状总结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历经5次结构性调整。我国农业产业历次结构性调整虽然取得较大改进及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有:(1)正规金融机构不足、服务效率低下;(2)金融知识渗透性差;(3)抵押物问题;(4)非正规金融风险较大。发现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农业产业的扶植和政策引导功能;(2)农村和农业的开发功能;(3)农村金融市场和信用体系的完善功能。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的主要措施有:(1)增强教育投入、增加信贷宣传;(2)加大中小额信贷支持力度,提高融资水平;(3)应用"互联网+"金融方式,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多样化;(4)加大土地政策改革,解决农民抵押物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新常态背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创新驱动6个方面选取了12个指标,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浓缩信息,提取主要影响因子,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广义灰色广联分析,从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综合关联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比值与农用地流转的关联度最大,机耕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值次之,城乡居民收入比排第三,人均生产总值排最后。建议:(1)调控投资增速,规范房地产行业发展;(2)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招商引资;(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创新驱动投入;(4)适度规模经营,警惕农地"非农化"。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农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各县区农村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本文采用1992—2005年期间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利用常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该时间区间内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各个县区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农民纯收入、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财政投入均会对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产业变迁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更新换代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城市用地结构都将发生剧烈变动。本文分析了城市产业变迁与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并以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武汉市为例,分析了该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城市用地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结构“双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农村中的产业划分,或者说是农村中生产活动、交换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服务活动之间的社会分工。 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农村产业就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它或多或少要和外界发生联系,受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的制约。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考察社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探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文运用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法、Moore结构变化指标法和产业结构区位商分析法分析了浙江省主要海洋产业的变动情况,并提出了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趋于合理,但目前仍存在产业结构内涵层次较低、海洋产业部门发展有失平衡、海洋产业管理不够科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海洋经济与其他省市存在差距等不足之处;浙江省应重点发展和扶持海洋工程、海洋船舶、海洋生物、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优势产业,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产业结构因时空条件而变化。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大。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为了探讨和制定中国式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有必要按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指导。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分类及其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指引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有了新的突破,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增长,集中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17.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体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带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财政分权所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日益增大,出现了财政体制垂直失衡的问题,不断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文章采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从需求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角度研究了财政体制垂直失衡与经济结构失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财政体制垂直失衡与我国当前经济结构失衡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样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看投资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应保持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的比例关系,而社会需求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要保持产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就要求投资结构随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国需求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并进行存量及增量调整,可以使我们清醒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章艳秋 《农村经济》2022,(7):136-144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回流”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而人口现象背后本质上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本文着重从产业结构高级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生产要素高端化三个维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并提出三个命题,同时利用2000~2019年西部12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显著负相关,但将二、三产业独立检验后发现,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提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促进作用;(2)伴随东部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协调度均有所改善,资源配置合理化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呈正向作用;(3)西部地区资本边际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纵向转型升级动力不足,区域人口流动分层效应显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流出与高年龄、低技能劳动力回流并存。基于此,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保持足够定力夯实西部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切实强化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支撑;(2)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问题,不断优化人口结构;(3)做好人力资本、科技教育等社会环境培塑...  相似文献   

20.
“乡村城市化”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调整产业结构时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在作出战略决策时,必须对我国城市结构的变动趋势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必须掌握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和机制,找到城乡共同繁荣的道路。这个专栏是本刊重点专栏之一,希望它能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