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2,(15):38-41
每到招生季节,都会出现家长争着交择校费让孩子上名牌高中的情形,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让子女挤过高考“独木桥”,大学毕业后做白领,而觉得上职校做蓝领不但“苦、脏、累”,还低人一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2,(15):28-29
说起职校生,您的心中会是什么样的印象?成绩差、自律差、不爱学习、游手好闲?没自信、没理想、不求上进、得过目过?其实,今天的职校生,不仅就业率轻松超过本科生,而且正在成为职场"新贵"。在"白领"变"灰领"、本科硕士博士求职喊难的今天,一批职校毕业的"金蓝领"低调浮出水面。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年轻人呢?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大喊"求职难",求"工"若渴的企业却在大喊"用工荒"。不少企业把青睐的目光毫不吝音地投给了职校毕业生。于是,一面是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另一面则是职校生"零距离就业"的火爆场景。职校生为什么"走俏"?本期特别策划将带您一道,直击招聘一线,以用人单位的眼光平视大学生与职校生,呈现他们客观的优势与弱势。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有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偏差,属于贫困生群体.这一群体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学者所重视,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属于"心理贫困"问题的高危人群,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严重影响着职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解决职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职业学校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以期引起广大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及家长对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更好地促进职校学生职业生涯的成功,文章对福建、河南两省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职校生在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当前职校教育迫切需要加强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与教育,以促进学生在职业方面更好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又是一年七月季,幼童入幼儿园、适龄儿童上学、小升初等关系孩子终生的大事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家长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只为让孩子上一所"心中的好学校"。然而传统的"优质学校"毕竟是少数,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尽管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各地纷纷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新优质学校",但它们还不能完全被家长们所认可和接受。于是,"品牌"与"学校"再次相遇了,并产生了化学反应。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希望通过打造学校品牌的方式让那些曾经的"弱势学校"被更多的家长了解与认可。但也有反对者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品牌"属于市场化概念,将学校进行产业化运作,违背了学校教育的社会担当和使命,是错误的!也有中立者表示,要慎重提"学校品牌"这一概念,他们不否定"品牌"本身,但强调一定要注意"品牌"的出发点,真正分清"为学生"与"为扬名",不能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7.
让孩子受到最好的出国留学教育,为他们的人生起飞插上翅膀,是很多中国家长梦寐以求的愿望。美国,是世界教育的中心,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全球最著名的100所大学,绝大部分都在美国。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就突破40万大关,去美国留学更高达15万之多。美国教育如此"诱惑",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8.
当前手机阅读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解职业学校学生手机阅读情况,文章对南京市3所职业学校的266名学生做了调查。研究表明:南京职校学生"阅读"手机呈现时间长、无计划、上课"读"等特点;手机阅读取向主要是商业网站,内容以流行作品为主,远离经典著作;同时学生期待建立经典阅读本位,培养良好的手机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9.
于霏 《中国西部》2012,(15):23-24
为什么职校生如此广受欢迎?笼统的说法是,因为他们能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从而得到工作单位的认可。具体的,还是让我们听听用工单位怎么说——  相似文献   

10.
唐向科 《魅力中国》2013,(34):211-211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职校学生对英语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缺乏兴趣和信心。分析职校生英语学习中的障碍及进行英语教学对策的探讨,对于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及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曾经得到了众多家长的共鸣,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什么都希望能从娃娃抓起,足球、舞蹈、钢琴、武术、奥数、英语、主持、美术等等兴趣班报了个遍,就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不是在幼儿园就是在上兴趣班的路上,更不要说小学、中学生了,孩子们忙于各种学习,可以说是苦不堪。于是有人就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产生了疑,他们认为:"人生是场马拉松,并不是短跑。起跑得再快再猛也不能保证在马拉松途中一直保持着强劲,也不能保证赢得后的胜利。"文章在报纸上一出,又引起了众人的附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2.
《特区经济》2009,(9):I0011-I0013
自2003年以来,宝安职校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初步构建起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办学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德育工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四大创新体系为主体的新型职教体系"宝安模式",并在办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塑造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课堂上下语文教师的特质功能探讨,归纳现代职校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了职校语文老师推动学生阅读的4部曲:引导学生"要读",引导学生"会读",引导学生"乐读",让学生"方便读"。  相似文献   

15.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这是新教育人常说的一句话,如今新教育的种子已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片热土生根、发芽。对庆阳新教育人来说,"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就是他们选定的路。他们不怕远行,不怕缓慢,只要坚持,就有奇迹。他们让农耕文化"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精神内核,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把每个细节做实,把整个过程做真,让每颗种子都开出一朵花来,让每一朵花都绽放出它喜欢的样子。他们共同担当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擦亮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生命,为探索教育真谛,为实现人生梦想且歌且行,永远前行!  相似文献   

16.
王红义 《黑河学刊》2015,(1):119-120,126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他们有优点,同样不乏缺点,尤其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他们娇生惯养,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缺乏;他们在顺境中成长,极少遇到挫折,缺乏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厌学现象突出。如何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他们建立起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家长和学校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姿慧 《东北之窗》2013,(10):50-51
这些年,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就一个比一个忙,忙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甚至从孩子还没下生就开始"忙"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就要进修"准妈妈班"的课程。为了能让自己生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纪宝宝"、"龙子"、"金蛇"……母亲们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进行剖腹产。为的是要赶那个"吉时良辰",为孩子出生讨个好彩头。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瓜熟蒂才能落",就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不顾风险和健康,让孩子按照"预定"的时间生出来,出生的是否有意义哪?大家都知道,一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少了一道工序,那这个产品的质量和寿命都会受到影响,更何况生孩子少一道"工序",会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8.
一面是大量的高素质管理型人才,一面是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蓝领员工,只有形成一个稳定而融合的"二元文化",让不同特质的人各司其责、更尽其力,公司才能真正实现有品质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包静 《发展》2010,(5):130-130
中等职校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而学业难度较大,专业技术水平一般而社会就业要求较高。因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或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有些问题如果不能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是学校德育队伍的骨干力量,其专业能力发展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实践中,我们需要积极寻求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发展的路径。基于中等职校德育管理干部角色定位、职责任务,他们为学校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德育规章制度,是其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此,我们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提升德育管理干部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