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方芳 《浙商》2008,(6):125-125
2月29日,由《浙商》杂志主办的浙商投资联盟正式启动。这是一个以“整合浙商资源,实现互动双赢”为宗旨的投融资平台,目的就是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最新最快最真实的投融资信息。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5,(7):66-69
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精品项目展示和浙商(省外)投资潜力城市形象展示,是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的一出重头戏。对于参加展示的城市来说,这是向广大浙商”献宝”的大好机会。对于观展的浙商们来说,自然是一次寻宝的良机,千余个精品项目涌动的商机深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王文正  潘敏敏  朱文新 《浙商》2008,(14):60-63
本次浙商(创业与投资)博览会的主题是:凝聚浙商,服务“两创”。致力于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引导、服务浙商,更好地“走出去、引回来”。内容涵盖创业创新项目交易、投融资洽谈、项目展示等。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浙商》2005,(4):14-14
寻商机 找《浙商》 自从《浙商》杂志刊登出《投资安徽》系列稿后,有很多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对杂志为读者提供那么多的商机表示肯定。目前,已有五批投资商前往安徽霍山考察水电站等项目,有投资商表明了投资意向。另外,镁橄榄石项目也吸引了很多浙商前去咨询。读者希望《浙商》杂志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商机,让杂志成为他们的投资指南。  相似文献   

5.
《浙商》2011,(12):131-132
本次浙商考察团共有14家企业的20余位企业家代表参加,除了浙商以外,还有来自山东、广东、安徽和江苏等地的企业家。他们有来自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也有来自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等行业。  相似文献   

6.
龚艳 《浙商》2010,(6):65-67
“浙商来海南是为了炒房的说法太不靠谱。这么多年来,浙商在海南投资和运作的各类资金总额是有300亿元,浙商数量也有10万人,但是这300亿元资金和10万浙商涉及各行各业,并不只有房地产。”  相似文献   

7.
《浙商》2006,(7):124-124
获奖理由 1、拥有“鲁南煤城”之称的枣庄资源丰富,现正成为华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能源建材基地。 2、2006年4月23日,枣庄市浙江商会成立,成为浙商在当地投资的重要支持。 3、长期以来.在枣庄,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和资金是最多的。目前由浙江企业家投资的项目180多个,合同外来投资额150多亿元。2005年新增浙商企业124家,新增浙商投资额27.8亿元。  相似文献   

8.
朱仁华 《浙商》2006,(8):10-10
最近1个月来,我们相继到山东章丘,安徽合肥、芜湖,重庆,湖北宜昌等地,或参加浙商项目的开工仪式,或考察各地的投资环境,或了解各地浙商的创业现况,虽来去匆匆,却已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9.
朱健 《浙商》2011,(20):133-133
当《浙商》杂志逐渐成为全国性财经类期刊之际,各地浙江商会对其发展建设的建言献策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8月24日晚,《浙商》杂志在丹东召开全国部分浙江商会秘书长座谈会。会议由《浙商》杂志副总编辑莫云主持,山东、河南、河北、江西、内蒙古、重庆、湖北、安徽、四川等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浙江商会的秘书长出席了会议,共话他们对这本杂志的情感,探讨如何与《浙商》杂志深化合作、如何使《浙商》杂志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望、金乌、东洲等企业曾是众多浙江企业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落马”令人震惊,更令人院惜。“冬天来了”,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怎样帮助浙商企业“过冬”?2008年8月23日下午,《浙商》杂志与所属浙商理事会联合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举行“案例研讨会”,主旨在于剖析以上几家企业的失败原因,以供所有浙商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5,(7):218-218
1、作为徽商故里,黄山与浙江“零距离”,杭徽高速的建成将更使其凸显区位优势,成为浙江产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有望成为浙江及整个长三角的产业配套基地:2、浙商投资在当地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签订投资项目近500个,协议总投资21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3亿元,投资企业已达300多家:3、有47名浙商当选为市、区(县)及乡镇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4、今年5月全市专门开展“浙商服务月”活动。  相似文献   

12.
陈宝生 《浙商》2005,(9):26-2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甘肃和兰州有这么一个发展的势头,10多万浙商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广大浙商在甘肃的创业活动直接促进了兰州乃至甘肃经济的直接发展,尤其在非公经济的发展方面浙商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一万面浙两西进,给甘肃和兰州带来了一种适合和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模式,许多甘肃的非公人士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还有一方面是浙商给甘肃和兰州带来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理念,这一点十分重要,直接加快了甘肃和兰州在经济领域思想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按省籍论,浙商如今已经牛气冲天了,“古有晋商、徽商,今有浙商”的流行说法即为明证。但对于原本归类于浙商的温州商人,称之为“浙商”似乎还不够,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名声响亮:“温商!”之所以要如此“突出”,原因很简单,人家的实力摆在那里,你不服还真不行。  相似文献   

14.
逃离实业?     
臧铯 《浙商》2012,(18):18-18
“对于实业,我们是又爱又恨!”一位浙商朋友这样告诉我。为什么又爱又恨呢?他们依靠实业发家,而如今实业带给他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这位浙商从事的是最传统的纺织行业,以房子抵押贷款20万元起家,创业至今12年。他说:‘早年,年初投入500万元,到年底能收回150(历元,资金的回报率是200%。现在每年投入的资金六七千万元,可是利润却不Nm00万元,也就赚个利息的钱!好在我们没有贷款,全部是白有资金,要不然就白干了!”  相似文献   

15.
董树荣 《浙商》2005,(11):57-58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网络浙商,既让人惊讶,更令人兴奋。惊讶的是.“草根”著称的浙商,何以能在最先进的网络经济中纵横天下?兴奋的是,网络浙商的“加盟”,为出身“垄上”的浙商群体和浙商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朱健  姚恩育 《浙商》2012,(13):64-65
什么样的企业是创投心目中的好企业? 6月9日下午,由浙商传媒主办的2012浙商与创投对接大会暨新浙商成长营开班仪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是该论坛第6次举办,同时也继续秉承传统,成为浙商心目中“项目找钱,钱找项目”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13,(10):108-109
6日14日-15日,2013第十届浙商(投融资)大会将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本着“钱找项目,项目找钱”的宗旨,6月15日下午大会将举行“浙商投融资项目封闭式对接会”。即日起,《浙商》杂志、世界浙商网、浙商手机财报、浙商杂志官方微博、浙商杂志微信将同步向天下浙商广泛征集投融资项目。  相似文献   

18.
司徒微微 《浙商》2009,(16):86-86
最近几天,浙江义乌祥凤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樊祥通正与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副教授李文江进一步探讨研究《新型纺织材料-草本植物纤维素纤维的G-lyocel的开发》技术成果。他们是在7月24日举办的浙大-浙商科技投资对接会上认识的。这场科技对接会是由《浙商》杂志社、浙商全国理事会联合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的。像樊祥通这样正在寻找高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19.
沐华平 《浙商》2005,(7):57-62
重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合作。感谢浙商对重庆的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去年我们区域合作资金已经达到86亿元,其中70%的资金来自沿海地区,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浙商。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7,(17):38-39
“哪里需要有人承担社会责任,哪里就有社会责任感的浙商群体。天下浙商,一起努力,让我们的企业更健康,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让浙商成为一个最富有社会责任感,最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和商人群体!”早在今年5月举办的2007浙商大会上,16位知名浙商就联名公布了一份《浙商社会责任倡议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