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2月17日,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并试运行,这标志着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在取得多项"国内第一"的科技成果后,科技创新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首个拥有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城市. 英国《自然》杂志曾评论: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中国将先于欧洲和北美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立首个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2.
跨入21世纪后的近十余年,出于推进社会全面信息化和维护国家深层战略安全利益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国都在寻求一种比电子信息技术更能确保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与手段,并纷纷投以巨资,开展系列尝试与艰巨研发。而之前若干年,先在欧美国家悄然兴起,稍后即有我国科学家共同参加开创性研究的量子通信及量子信息技术,正是现今最理想的信息技术之一。国际上一些科学家们预计,今后十年左右很有望实现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再过二三十年量子通信技术势必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量子通信还将改变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信息通信技术对推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浪潮下,中亚地区非常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近些年在信息通信技术接入与应用、产业与贸易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中亚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地区内外部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急需解决价格偏高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各国共同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监管不完善和联通性不足等挑战。中国与中亚国家应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在总体上加强"一带一路"与中亚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战略的对接与协调,提升联通性合作;在宏观上增强政府电子信息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监管能力,提升治理合作;在中观上加强信息通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合作;在微观上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力资本,提升企业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媒介速递     
《自然》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8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定技术基础。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在高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30日,何梁何利基金2013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科院院士、70后青年物理学家潘建伟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的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这是潘建伟继2005年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以来在国内获得的又一重要学术荣誉。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是国际上多光子纠缠操纵和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方面有突  相似文献   

6.
人·事     
正中国科学院首个卓越创新中心成立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这是中科院首个揭牌的卓越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着力于突破推动量子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战略性高技术问题。目前,该中心已有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已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创新中心当前已经牵头承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干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  相似文献   

7.
经济信息流通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理论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最初是在通信领域出现的,所以当时也称通信理论,1948年美国科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标志着现代信息论的诞生,申农在研究通信的信息编码问题时提出了如下通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7,(5):65-65
国际上首个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日前由我国科学家在北京测试运行成功。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唯一无中转并可同时、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点对点方式向网络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0(2):11-11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近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这是中科院首个揭牌的卓越创新中心。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着力于突破推动量子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战略性高技术问题。目前,该中心已有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一批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才,已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创新中心当前已经牵头承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等项目。据介绍,其他4个即将建立的卓越创新中心分别是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卓越创新中心。这5个卓越创新中心代表了相关领域国内最高水平。(中国科学院院网)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量子信息技术与成像光学的交叉前沿科学领域,量子成像技术正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在国家863 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新型遥感器技术专题的支持下,瞄准热光场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在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开展了自主创新研究。 该课题初步弄清楚了强度关联成像图像对比度,分辨率及光场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实验演示了超过传统成像系统的像元分辨能力(超分辨)和衍射极限(超衍射极限)的图像分辨能力,为量子成像技术的实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量子信息技术与成像光学的交叉前沿科学领域,量子成像技术正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武华文这个名字将永远和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一起,成为中国量子信息学创新历程上的一个成功典范。1998年,他携家人从加拿大回国创业,先后成立了北京宽特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旷特量子科学研究所。在回国的十余年间,他完成了十余项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将量子信息技术应用到十个领域,有五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他在湖北赤壁创建中国第一家量子产业基地,进行全面推广,当年就被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  相似文献   

13.
信息科学技术是全球高新技术竞争焦点,也是各国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必争领域,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近一年多,该领域的前沿研发活动在计算机技术、信息存储、通信技术与芯片技术等方向的表现与进步较为突出。一、新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技术研究重点方向是超高速、超小型、智能化,功能愈发丰富,融合性也更强。在对超级计算  相似文献   

14.
据中科大专家介绍,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这种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可以被读出并转化为光子纠缠,以进行进一步的传输和量子操作。该实验成果完美地实现了远距离量子通信中亟须的“量子中继器”,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文献出版与信息传播领域的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要求图书馆应拥有兼远程获取能力,并把“特色馆藏”数字化送上网;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要求共建共享,国家网络管理中心的管理协调和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5日至30日,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举行,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也同期举行。在此次论坛上,不仅集中展示了信息技术、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制造、绿色“双碳”等领域的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也有诸多首发首展项目,如长安链、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源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也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17.
诺基亚是世界最大的数字领域通信跨国公司之一,也是全球移动电话、蜂窝及固定电讯网络、无线数据解决方案和多媒体终端生产领域的先导者。其销售网络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45个国家拥有3.6万多名雇员,1997年总营业额达98亿美元,诺基亚的总部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相似文献   

18.
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成就,它一方面因其神秘高深的特性被称为物理世界的百岁幽灵,另一方面又作为构成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深深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量子力学在军事领域的几大应用近些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的量子卫星、量子雷达、量子武器和量子计算机都有望登上未来军事斗争的舞台上并一展拳脚。而将量子力学理论引入军事装备领域,也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军事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日本信息通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国家信息化的骨干力量。信息通信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因此,日本非常重视信息通信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信息通信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值。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发展格局和长期竞争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也都要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