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芳纶具有很高的玻璃化温度和结晶度,致使芳纶纤维染色非常困难,日晒牢度差。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能提高Kevlar纤维织物的表观深度(K/S值)、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本文探讨不同的染色处理方法对Kevlar纤维织物的K/S值、色牢度和织物的强伸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经过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经分散染料染色的Kevlar纤维织物各项性能指标优于不经过处理的,还简介了Kevlar纤维织物的复合多功能整理,对Kevlar纤维织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苏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原产于印度、缅甸、越南、马来半岛及斯里兰卡等地。苏木的应用面很广,可药用亦可用于对织物进行染色。早在西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民间就开始使用苏木对织物染色了。另外,我国古代女子使用的胭脂中,苏木也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现在,苏木也广泛应用于食品色素加工中。本文主要涉及一些苏木在织物染色方面应用的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栀子色素栀子(Gardenia Jasmindides Ellis)为茜草科植物,又名黄栀子、栀子花、山栀、水黄栀等,其色素成分主要是萜类的藏红花素和黄酮类的栀子黄色素,栀子色素可用直接法将织物染成黄色,微泛红光。亦可加媒染剂染成不同色调之深浅黄色。藏红花素属于弱酸染料,染液pH值高,染色易于进行。但pH值提高,同时会影响真丝织物的带电性,从而影响染料的上染速率。姜黄姜黄是一种传统的天然染料,其主要成分是姜黄素,同时还有纤维质、淀粉、胶质、矿物质以及具有强烈嗅味的芳香油及棕色素。姜黄素是一种得自姜黄根茎中的色素。姜黄素呈橙黄色晶体,熔…  相似文献   

4.
以聚苯硫醚纤维和不锈钢纤维混纺纱为基础,设计并织制了不同混纺比、不同排列方式、不同组织的织物;测试了不同规格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防电磁辐射性能和阻燃性能等功能性指标,分析了上述性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含量对织物抗静电性能、防辐射性能影响显著,且织物抗静电性能、防辐射性能随不锈钢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不锈钢纤维含量对织物的阻燃性能影响不显著;混纺纱的排列方式、织物组织对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影响显著,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对真丝的染色性能,其染色的最佳工艺为:染料4g/L,p H值为5,硫酸亚铁用量为2g/L,90℃染色时间为40min。染色后真丝织物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均可达到4级左右,且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具有天然环保的特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这一项目体现了我国走可再生、可降解的生态纺织之路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黄麻纤维资源丰富,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生态纺织原料。但是黄麻纤维分离度差、刚性大、色素重,可纺支数低,织物织造难度大、染色性能差、刺痒感严重,使黄麻纤维资源在高档服装和家纺  相似文献   

7.
皮肤在紫外线高度的辐射下,人体皮肤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进一步防止人体受到紫外线的辐射伤害,通常通过衣服或者其他一些辅助手段来组织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直接照射伤害,通过合成染料的目的提高紫外线吸收功能,通过染色棉纤维和丝绸来增强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同时测试抗紫外线染色性能是否实用。  相似文献   

8.
在这篇文章中,伊恩先生讨论了涤纶/氨纶包覆纱织成的织物在染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氨纶在针织物市场一直有着非常强大的冲击力。高的伸长率和快速的弹性回复性能早已被织物和服装制造商利用来获得服装的体形显现性、侧面修整和健美功能等。确实,目前服装市场中估计有35%~40%的服装都含有不同比例的弹性纤维。然而,含有涤纶/氨纶包覆纱织成的织物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染整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循纤维制造商和染料制造商的使用要求才能达到最好的染色和整理效果。仅用一根或两根氨纶包覆的涤纶长丝,染色…  相似文献   

9.
染色织物的色牢度指的是对染色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后,染色织物保持其着色效果不变化的能力。染色织物色牢度是用来评价染色织物染色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来指导染色织物染色工艺的制定及着色剂的选择的重要的考量因素。文章涉及到常用的评判染色织物色牢度的几个指标,包括染色织物的耐磨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光照色牢度、耐水洗汗渍色牢度。并就染色织物类型、染色工艺、前后处理工艺、洗涤维护工艺等几个因素,讨论其对提高染色织物色牢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3 天然染料3.1 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试验结果本实验室先后用16种植物染料染色:藏红花,苏木红,红花素,咖啡,黄连素,辣椒色素,茶叶色素,高梁红,桅子黄,桅子蓝,天然棕,可可,姜黄,紫草素,蕃茄色素,槲皮苷。其较好结果如表1所示。3.2 合成天然染料的概念一般把染料按其来源或生产方法分为天然与合成两大类。前者指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分离、提取的染料;后者指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染料。染料索引也采用此分类方法,如天然靛蓝索引号C.I.75780,天然蓝I;合成靛蓝是C.I.73000,还原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