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昕祺 《商业科技》2013,(11):47-47
2012年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关系协议(TPP)谈判以及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启动。进入2013年后中日韩在制定FTA合作框架上有了较大进展,2月28日在中国哈尔滨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日韩为实现FTA已经迈开步伐,但三国的国际贸易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三国间最大限度取消关税,对涵盖投资、政府采购、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扩大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合作地域;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来实现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日韩三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均衡阻碍 FTA谈判的顺利进行,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与金融贸易自由度均无法与日韩相抗衡.因此,我国应继续保持自主可控、渐进有序的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策略,逐步推进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FTA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新趋势,中韩日FTA的构建对于3国经济融合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日韩FTA的相关研究与谈判进程;然后分析了中日韩3国的贸易结构、特征与趋势;最后,结合FTA资本聚集效应,按时间序列构建动态递归式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中日韩FTA对3国国内生产总值、福利(EV)、外贸进出口、贸易条件等产生的各种潜在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日韩作为东北亚地区三个主要国家,虽然通过经济发展和竞争关系保持着活跃的经济关系,但由于各国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没有实现更深层次的地区经济合作。中日韩三国对东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贡献相比三国的经济发展,其影响力是有限的。本文将对中日韩三国所处的国内经济状况和中日韩三国的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促进要素和阻碍因素等进行研究,进而分析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和政治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国与国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合作与博弈,无处不在。当前金融危机,给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是也提供了一个崛起的契机。中日韩建立FTA的构想,是在东亚国家地区主义意识觉醒、区内贸易不断扩大以及中日韩三国经贸联系日趋紧密条件下提出的。要想使构想转化为现实,还有待于诸如农产品市场开放、政治互信及主导权等这些棘手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呈现较强势头,中日韩作为东亚最重要的经济体,却并未形成有效的区域合形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中日韩建立FTA的必要性,对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中日韩FTA建立的可行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日韩FTA建设契合三国共同利益,不仅可以给三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能彰显三国拥护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决心。中日韩FTA是三方经贸合作的“助推器”,有利于三方在深入合作中增进共识,消除分歧,增强互信,对东北亚和世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叶红 《商》2013,(12):62-62
中日韩自贸区(FTA)从其首次提出到三次官产学联合研究的顺利结束,有望在2013年进入政府谈判阶段。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将为中国带来非常巨大和广阔的市场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但其意义不止于此。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于中国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争取主动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努力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和中国副总理吴仪分别对两届中、日、韩商务论坛会议致函,内容却是惊人地一致,字里行间均显露出对中日韩合作的殷殷盼望。 2003年11月18日,北京饭店宴会厅,来自三国的近400名政府官员、企业家、经济学家济济一堂,三方代表就构筑中日韩经济合作框架的制度选择、电子  相似文献   

10.
TPP运行给亚太地区带来重大影响,本文通过GTAP模型模拟TPP运行后建立中日韩FTA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产生的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TPP运行后,我国宏观经济和不同产业部门受到了负面影响,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和产业部门指标出现全面负增长现象,但机电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受TPP影响较小。建立中日韩FTA可以使大多数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指标得到改善,增速由负转为正,并且促进优势产业以更快的增速增长。因此,我国应当积极主动推进中日韩FTA的建立,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同时,推进FTAAP和RCEP等亚太地区一体化进程谈判和"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日韩FTA首轮谈判已于2013年3月完成,在后续进程中,货物贸易将是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明晰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状况。文章运用出口相似度(ESI)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CA)指数等,测度评价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关系、贸易竞争强度和贸易竞争力。结果显示,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两国可贸易产品重叠度高,尤其机电产品是日韩在中国市场竞争程度最强的产品,也是日韩同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基于这些分析,文章从中日韩FTA货物贸易谈判角度,对中国恰当把握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中日韩建立 FTA 的问题上, 目前的建议大多针对基于要素禀赋理论上的产业间贸易模式,考虑到要素禀赋理论的静态缺陷。本文从动态角度出发,探讨 FTA 建立后,贸易模式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带给中国的影响,从而分析是否存在建立 FTA 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东亚目前虽已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三大地区之一,但其一体化进程却一直迟滞不前。尤其中日韩三国长期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外,资源、产业结构互补优势和贸易互助功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的最早构想始于2001年,迄今已十余年,但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从地缘经济学角度看,三国一些特殊的地缘经济劣势阻碍了三国自由贸易区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合作程度大大增强。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日渐密切,加强区域内合作的呼声不断高涨。在此背景下,中韩两国政府提出了建立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建立中韩FTA的政策建议包括采取措施缩减贸易逆差,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大合作,中韩两国政府应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和加强两国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在三国经济、资源、文化等有利条件下有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存在着历史、局部地区安全、外部干扰因素等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举步维艰。中韩先期进行合作、在具体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是目前三国一体化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化自由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国家也在积极谋求本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本文先从产业间贸易的角度,用巴拉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日韩各国的比较优势及出口产品的互补性。再用伯格斯特朗德公式分析了中日韩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说明三国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为三国FTA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举行的第二届中日韩商务论坛上,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人士一致认为,中、日、韩共同组成自由贸易区(FTA),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冯慧 《商》2014,(21):204-204
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面对重重障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缓慢进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FTA)谈判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知识产权作为敏感议题,中日韩三国对此的立场及诉求具有很大差异。本文在此背景下展开分析,得出了对内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对外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以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化自由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国家也在积极谋求本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本文先从产业间贸易的角度,用巴拉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日韩各国的比较优势及出口产品的互补性。再用伯格斯特朗德公式分析了中日韩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说明三国贸易关系的迅速发展,为三国FTA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霞  季雨 《北方经贸》2021,(3):20-22
中日韩自贸区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东北亚地区经济整合的重要突破点,也是"一带一路"构想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对中日韩自贸区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描述了三国缔结FTA存在的问题与促进加强合作的机遇,以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抓住利好条件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