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及乡村旅游的兴起,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成为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关注点。在阐述广西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介绍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而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为地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旅游的特点及开发现状入手,针对中国地质大学特有的地学旅游资源,提出了一套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并重点论述了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旅游的特点及开发现状入手,针对中国地质大学特有的地学旅游资源,提出了一套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并重点论述了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刘蕊  杨静  李江风 《商场现代化》2006,(33):229-230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旅游的特点及开发现状入手,针对中国地质大学特有的地学旅游资源,提出了一套校园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并重点论述了南望山地质生态园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6.
李娟 《商场现代化》2010,(21):102-102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农业"嫁接"旅游,通过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第一产业再带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扩大,农业与旅游业产业的融合引发经济的乘数效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我国农业旅游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拓宽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举措。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影响制约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科学开发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开发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不利影响,提出科学开发的具体对策,为有关管理部门起到提供理论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熊学文  王真  张念 《商场现代化》2009,(19):109-110
虽然重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成绩,但仍然存在开发程度不够,交通不变,政府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对策,旨在提高对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之重要性的认识,探讨对其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途径,为重庆市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涛 《商业研究》2006,(24):156-158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休闲时间的增多,农业旅游应运而生。农业旅游已成为农业资源丰富地区的比较优势项目,其功能涵盖了休闲、生态、景观、教育及环境保护等内容。农业旅游不仅拓宽了旅游业发展空间,而且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并进一步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应月芳 《市场论坛》2006,24(11):104-105,98
浙江金华在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中开展了“魅力村庄”评选活动“,魅力村庄”已成为金华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这些村庄具有相当的区域比较优势及农产品品牌优势,但目前与旅游业的结合较差。文章对金华农业旅游开发条件、农业旅游开发优势及如何结合金华特色农业的品牌开展农业旅游进行探讨,以实现金华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文化遗产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种文化财富,对于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优质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在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在客观上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文章基于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民、政府、游客、社区等行为主体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加强对农民生产行为的教育和监管、健全政府监管保护体系、提高游客的综合素质和让社区参与贡献更多力量等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论述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开发项目比较单一、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淳朴民风受到冲击等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规划休闲型体育旅游项目、如何走乡村体育休闲旅游与院校相结合的道路、如何积极推进民俗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如何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结合点以实现"双赢"等方面,提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和整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乡村旅游的实践和研究在国内日益兴起。本文主要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提出要实施景点依托型和都市依托型相结合的开发模式。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相关研究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而极具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当地乡村对民俗文化认识不足或不到位、盲目追求现代化建设,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效益。应重视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杜绝生搬硬套,野蛮开发,达到营造合谐社会,民族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拥有5个民族自治区和29个民族自治洲,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的风土民情,地域美景,传统习俗,民族文化丰富。如何将民族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是本文探讨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探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业旅游迅速发展,农业旅游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开发模式,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农业旅游地的开发模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上海看,农业旅游主要采用了公司+农户开发模式、公司制模式、股份制模式、政府+公司模式、政府+村委会+企业+农户模式等几种模式。但是有些旅游地的开发模式不符合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农业旅游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寻适合自己的开发模式,使农业旅游持续的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扶贫的战略,在对旅游扶贫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观光农业是一种将农业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型产业,它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具有农游合一的特点。目前我国观光农业园的开发形式多样化,虽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以肇庆市广新农业生态园为例,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的内容,探索性地在其复合型开发模式基础上提出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旨在能够使其在保持现有突出经营业绩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