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的行为特点。通过对某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性别、年均服装花费、购买因素及着装风格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可得出:大多数同学购买服装的态度较为理性,购买服装倾向于休闲类服饰,大多比较看重服装的质量、款式。在整体消费水平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女生会用更多的钱来购买服装。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服装消费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消费观念,及针对大学生服装生产销售的整个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环境中,随着信息媒介的改变对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中的衍生产物,与电商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面对线上市场的冲击,传统服装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及服装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来探究新媒体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提出对传统服装企业管理方式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今服装消费观念多元化,服装业又正处于流行没落、个性张扬的时代.如何把握消费就成了企业市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朋辈消费观念的影响。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分析,发现其消费中存在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均等化,消费心理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消费观的理论教育,正确消费观的自我教育与养成,建立并逐渐形成规范化的消费环境等对策来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近些年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问题逐渐受到商家的重视,而处在新世纪的大学生在新环境的影响下,拥有着其独有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消费习惯,而且大学生还未曾达到经济完全独立,因此他们在消费行为上也表现各异。女性本身就是感性的群体,消费的代名词,因此女大学生的服装消费就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以河南省新乡市高校为例,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引导女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同时也对服装企业开发、销售大学生服装品牌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通过国家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逐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者相互支撑、相互拉动、相互影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促进中小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吸引服装相关企业向某一区域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长效发展,本文以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三者关系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沈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是我国目前体育消费人口较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体育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对沈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日益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大学生作为尚无独立经济来源又欠成熟的特殊的消费群体,拥有强大的消费潜力,其消费行为无疑值得我们探究。本文以临沂大学在校生为例,对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行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9.
现在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校大学生们接收广告的频数日益增加。广告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也是日益突出。本文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在运用社会学、传播学、广告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媒介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不同内容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探讨广告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科生通过高校学习后是否具备相关核心能力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某些弊端的影响、职场应聘的畸形需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大学生的自身因素。高度重视大学生核心能力掌握情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保证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而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核心能力是人才成长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 从前有位农场主,在大西洋岸边耕种了一块土地,他总是不断地张贴招聘广告,可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到他的农场工作,因为大西洋上的风暴总是摧毁沿岸的建筑和庄稼。直到有一天,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人找到农场主应聘。"你会是一个好帮手吗?"农场主问他。"这么说吧,即使是飓风来了,我也可以睡着。"应聘者得意地回答。虽然应聘者的话让农场主听起来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农场主还是雇用了他,因为他太需要人手了。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上购买服装的现状,并对他们网上购买服装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服装价格、服装品牌、用户口碑、风险感知、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服装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其服装品牌和用户口碑,都提醒服装网络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服装定价问题,并以多样性的服装促销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正逐渐趋向品牌化,服装网络企业应该更多地注重服装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日益激烈。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网络经济时代也随之到来,大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迎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呈现出新的特征。服装定制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以作为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服装定制的团购网站百帆网为例,分析当前服装定制市场的市场环境,探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怎样转换服装定制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产品形象作为有形的物质功能部分,满足人们的物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产品形象作为无形的精神部分,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本文从产品形象这一概念出发,通过对服装产品形象的定义与内涵,以及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的研究,着重论述了服装产品形象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对与中国的服装企业,产品形象已成为形象经济的导向,其重要性已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引擎。  相似文献   

15.
色彩设计简而言之就是颜色的搭配,不同颜色、不同的配设方案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而这也是色彩设计所表达的吸引力和魅力,对于人的美感认知、情绪波动甚至是生活工作状态等方面都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色彩设计是提高消费者注意力,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一个直接的因素,简单来说,色彩是营销的"卖点",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的表现形式,也是给人最直观、最具有冲击感的形式。优化的色彩设计不仅体现了赋予产品形象感,对于产品形象的打造、品质方面的构建、定位陈列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服装营销为例,色彩贯穿于整个服装企业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中,色彩设计对于服装质量、服装市场定位、服装风格的确立、服装品牌的打造和服装产品包装以及服装陈列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服装产品对色彩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其在服装营销中心的应用确实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服装的影响力,满足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需求,为服装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此,本文从色彩设计与服装营销两个方面出发,针对色彩设计在服装营销中的应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重视,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对服装的需求出现了多样化、差别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对服装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相关经营者随时关注大学生的服装需求,对影响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邓碧方 《现代商业》2011,(24):60-61
消费观念进入到表现型时代,消费者注重产品形象、品牌形象是否满足他们的审美和个人形象表现要求(Biel,1992;Keller,1993;Malhotra,1998)。文章基于Biel模型从这三个方面来剖析国际著名快时尚品牌ZARA事如何成功塑造著名的快时尚品牌形象。为中国本土快时尚服装品牌树立优异快时尚形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近两年来各类展览会蜂拥而起,企业常常收到各式各样不同类型展览会的资料、电话。那么,应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对企业有促进和影响的展览会呢?常参加展会有利于发展1.维护或树立企业的形象。参展对于企业树立形象来说既省时又省力。对于新企业来  相似文献   

19.
网上求职     
不要大量地邮寄简历,要先认真了解应聘公司的要求。不要随意四处张贴简历。大学生网上求职要选择知名的、或信息量大的网站,这样不但应聘机会多,用人单位的信誉、信息真实性也可以保证;同时,谨慎发布简历并注意其安全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尽量不要把简历贴在邮件附件里。由于目前计算机病毒的流行,用人单位最不愿意打开的就是电子邮件的附件,相反,他们希望应聘者能把简历直接贴到信的正文或是申请表的后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咸阳地区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咸阳地区大学生服装消费的特点和需求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影响大学生服装消费的几大因素,最终对服装企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