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56-57
个人所得税是以"劫富济贫"为初衷和主要功能的税种,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其起征点设置是否符合量能负担和税负公平原则,被看做是一国个税税制是否合理的首要因素。针对2011年的我国第五次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目前我国个税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我国个税税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剖析了此次个税改革的影响,最后,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改革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1次会议将个税免征额由每月1600元提高至2000元,此次调整距离上次仅两年多时间。本文简要论述个税免征额提高的原因及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改革,应该说这次税改对缓解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有积极意义。但社会上部分人误解了穷人经济学的内涵意义,认为个税应该起到劫富济贫的作用,此次税改并没有完全解决贫富差距的矛盾现状,“下药不够猛”,因此从效果上说是失败的。而本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穷人经济学不是杀富济贫,个税改革也不应该成为实现杀富济贫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统一个税税制以来,个税起征点已有三次调整:1994年将个税起征点设为800元;此后,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个税的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最近,2007年12月29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再次将个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那么,个税起征点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今后的调整应该沿着哪些方向进行?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5.
2018 年 8 月 3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开启个人所得税改革大幕。 新个税从五大方面做出调整,更大程度上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新增加的“综合所得”和专项附加扣除也更加合理与公平。 但是,新个税在税收征管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需要不断进行修改,才能使得个人所得税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璐瑶 《商》2013,(7):104-104
2011年9月,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上调至3500元,引来业界诸多讨论。既有一片叫好声,也有相当多的质疑。本文针对此次个税调整探讨中国个税改革今后可以发展的方向,从而使公平得到真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三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工薪阶层的月收入额除出费用定到一千六百元。到此为止,尘埃落定,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了。我们以为,看看国际个税征管中的各种情况,我们还应该向国外个税征管办法学习,使我们的个人所得税法更完善、更公平。  相似文献   

8.
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在最终的通过草案中增加了稿酬所得等项目的费用扣除,此次草案增加了关于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向纳税人提供相关扣缴信息等部分。草案保持了稿酬所得项目的费用扣除政策,这对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维持会有很大帮助,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新个税在具体实施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从分类和综合的角度重新认识修订之后的新个税法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强对个税改革和相关法案的制定,个人所得税改革进程明显加快,但就整体而言个税征收和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如个税征收不公、不合法律规定等问题,种种问题使得个人所得税制度对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并不明显。新一轮个税改革在引来众多争议后,对个税免征额和超额累进税率进行了修改,本文拟对新个税改革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0.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在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上,将工资薪金应缴个税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这是近年来个税改革力度比较大的一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次个税法案称为一个官民意见的博弈过程。这一过程民意得到尊重,立法部  相似文献   

11.
个税大改是中国个税根本性变革的里程碑,其主要目的在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个税公平。本文基于新个税改革背景,进一步讨论新个税改革的社会导向作用,研究新个税具体措施对不同收入群体影响,并基于此做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而贫困差距也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导致了社会分配不公平。个人所得税作为财政中的"自动稳定器",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对国家最新的个税改革进行研究,介绍了个税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个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完善我国的个税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微观模拟模型.利用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对女性收入分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我国2008年和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对缩小女性职工单位间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作用;2011年个税改革较2008年的个税改革更具收入调节作用;2011年个税制度对女性低收入阶层不利,对高收入阶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是个税发展的必然。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家庭联合申报制度.并且根据不同群体就业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及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从优化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总目标出发,结合税收公平效率兼顾原则,通过回顾我国个税改革历史,并分析一直存在于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四大重要问题,指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最新改革后仍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如何借助大数据开辟个税改革新天地,主要有构架个税改革涉税信息高度吻合桥梁;建立令个税改革涉税信息多角度透明的雷达;税源笼罩在严密信息卫星守护下。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我国迎来了第三次个税调整,这次的调整虽然涉及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但是仍存在着缺陷,如对于大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减负作用并不明显,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也较小。本文就个人所得税的现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革方向等谈点想法,期待个税调整更加完善,以使其在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国实施了个税改革,使大部分中等收入的人群获益,改革后,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对目前我国个税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个税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旨在有效发挥个税改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5)
个税改革是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关键,本文从个税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个税改革的现实性进行论述,以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国际比较,认为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需要从简化税目,简化税率,完善抵扣的角度入手,通过这样的改革使得纳税人在这样的税制体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从而提高个体的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18.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共同富裕。正是由于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以及地区、行业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才使得通过"看得见的手"来调整收入之间的差异尤为必要。个人所得税法作为调整收入差异的重要手段,自颁布以来,历经了几次调整。本文从个人所得税调整的历史进程出发,首先介绍了个税调整所采取的渐进主义模式,对这种模式是否适用我国的个税调整提出了建议,最后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了个税调整的意义,以及对个税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范畴及其历史形成,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的历史以及改革发展历程。特别是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变化较大的一次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新个税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列举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更好推动个税计算、申报、征管的更进一步科学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个税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进行概述,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在政策影响及税收管理上剖析政策焦点亮点,并浅议专项附加扣除的社会影响,进而以此为引,提出未来可行优化改革方向,以期提高个税征管能力和水平,推进个税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