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经 《商》2013,(10):128-128
近年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如火如茶的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也在急剧增加。由于摆脱了政府政策的监管和利率限制,中国影子银行具有更高的违约风险和操作风险。监管者的态度将决定影子银行的发展前景。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也要放松对正规银行业务的管控。  相似文献   

2.
《商》2015,(6)
本文通过对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及现状的分析,透视出影子银行体系运行的内在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类。最后提出应客观对待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引导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已接近传统银行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影子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特点为背景,阐述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并给出了加强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政策性建议,以此强化影子银行的监管,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创新金融的进程日益推进,影子银行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热门议题。影子银行作为一种信用中介体系存在于传统商业银行之外,它的出现一方面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加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通过梳理影子银行的起源及其在国内发展状况,并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针对以上研究对影子银行的金融监管提出加强对影子银行内部风险的监管;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影子银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金融体系中,需要重点面对的问题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是核心,是主体。银行业能否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直接关乎到金融体系安全性。从当前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情况来看,存在系统性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影子银行业务监管不力等不足,本文着重于分析银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化,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得到快速的扩张。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内涵和产生原因,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的正面效应、目前的发展规模和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创新性的监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影子银行系统作为一种信用中介机构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它的存在可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并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危机,但它也存在监管套利等系统性风险,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发展情况、特点进行梳理;其次对影子银行发展中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许海霞  ;许宇彤 《商》2014,(22):175-175
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争论一直众说纷纭,而伴随着最近的钱荒事件影子银行这把“双刃刽”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和现在出发,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并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行棵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高速发展,而频发的风险事件也提醒人们,应正视影子银行高杠杆率、期限错配等内在的脆弱性。金融危机之后,更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范风险事件的大规模爆发,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主要风险点,进而针对这些风险点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3):185-186
目前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引起了经济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为大背景,通过对影子银行着重分析,阐述了影子银行的优势与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应对影子银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了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同时,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需加强金融监管。本文从影子银行的规范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规模、特征与价值分析,提出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淑娟 《商》2013,(24):172-172
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但同时,影子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套取银行资金,加剧信贷竞争,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从影子银行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国家、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自身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瑞芳 《商》2014,(16):107+96-107
中国影子银行源于国家严控金融导致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造成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中国影子银行的存在对实体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转型。解决影子银行问题既要着眼于有限监管,又要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商》2016,(2)
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不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的模式也各有差异,与美国以证券化主导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模式相比,我国的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模式主要依托传统商业银行。本文在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倩  申兴芳 《商》2014,(26):162-162
我国监管当局国家对金融业的严格控制导致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经济需要,大量非正式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即"影子银行",之所以称之为影子银行是因为它具有传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转换、期限转换、使用高杠杆等特征。但是,它是以非正规金融的形式存在,而我国现存的金融监管体系有很多触及不到的地方。因此,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管,完善我国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0)
影子银行已经发展了40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但直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学术界和金融监管当局才开始重视对影子银行的研究。本文对影子银行的现状从定义、信用创造、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影子银行即从事与银行业务相类似的,具备完整的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但中国影子银行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影子银行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传统影子银行创新金融工具业务规模较小,主要为依赖于银行信用、从事银行业务的银行的影子。  相似文献   

18.
方韡 《北方经贸》2013,(4):103-104
影子银行资金规模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增长,业界对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另一种观点认为影子银行实为一种金融创新,其风险基本可控,同时对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同时对其利弊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金融行业的多元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在经济化的领域,近年来新型兴起的经济模式就是“银子银行业的发展”,不同于传统金融业寡头的经济结构模式,一改传统的经济运作方式,影子银行经融体系的发展近年来日益发展壮大,发展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然而其发展壮大的背景之下也存在着过快发展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其发展中机制的传导研究,力图促进其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影子银行监管问题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与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影子银行作为传统融资业务的重要补充方式,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繁荣背后暗藏危机,如何在发挥影子银行积极作用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反思的重点。本文旨在为我国影子银行信息披露提供建议,使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在降低影子银行自身风险、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服务社会公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