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金融危机对会展业的影响,金融背景下我国会展业现存在的问题,如重复办展、资源浪费等,着重探讨如何打造尖端的、专业的、国际化的会展品牌,主要围绕政府和行业支持、会展品牌的内涵建设、会展品牌国际化、会展品牌宣传、会展企业管理、会展品牌人才培养六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
会展业日益火爆的今天,在追逐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看到现代会展业还有很多不足,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会展的可持续发展。1.面对中国会展行业内部较乱和存在的恶性竞争,政府应当给予正确、必要的监管;2.面对中国会展的资源浪费、场馆闲置等问题,要高举节约旗帜、大力发展"绿色会展";3.会展业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会展体系";4.注重会展的品牌化。长此以往,会展业应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而且是非常有活力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3.
殷宝庆 《市场论坛》2003,(11):73-74
会展业在我国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市场格局不合理、缺乏统一的行业协会、服务意识薄弱、会展主题不明确及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发展我国会展业,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开展网上展览等.  相似文献   

4.
孙步忠  陈欢  曾咏梅 《商展经济》2022,(13):122-12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会展、智慧会展已成为新时代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会展人才的能力与会展行业的需求不匹配甚至脱节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会展行业划分为会展核心企业、会展配套企业、会展支撑企业,采用访谈法,分别对J省的40家会展企业进行访谈调研,将会展企业对会展人才的共通能力需求、素质需求、学历要求及三类企业各自对会展人才的要求进行统计和汇总分析。最后对会展职业人才培养提出对策建议:在能力素质培养中注重差异化;依据会展行业需求规格,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操实训;培养适应智慧会展与数字会展的新技能。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通过数智化转型促进其业态模式创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获客及数字化管理等手段有效扩大了会展业效益性、联动性及交融性。经过3年新冠疫情的沉积,会展企业数字化办展、客户线上参展习惯已养成,“小现场+大线上”的混合办展模式重塑着产业链条,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定价方式和盈利模式。本文通过梳理数智背景下会展行业发展历程,探究数智背景下会展业成本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成本—效益视角下会展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推进会展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参展办展成本管理和提升会展经济效益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纷纷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会展业。本文结合哈尔滨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哈尔滨会展产业存在的定位不明、质量不高、宣传乏力等问题,探索打造会展城市的定位问题,认为哈尔滨会展业应定位于中俄经贸、老工业基地、冰雪资源等特色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盛蕾 《商场现代化》2008,(2):251-252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纷纷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发展会展业,向会展城市方向迈进。本文从对会展城市的界定入手,分析会展城市的形成条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索我国会展城市的发展模式,以便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中国各地城市逐步开始复工复产,会展行业的展会主办方、会展场馆和参展商也纷纷着手为展会活动做全方位的准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对会展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会展业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迫使会展业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从而达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全线上办展、跨界资本融入、展会防疫安全……这些新的挑战也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的反思,"后疫情时代"会展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整合浙江会展资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会展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会展资源利用率较低、会展综合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会展场馆设施严重不足。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遵循会展业本身发展规律。目前可以采取的一个战略是 ,整合会展资源 ,打造主要会展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会展》2020,(5):26-43,8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隔离"措施下,餐饮、娱乐、体育、会展、旅游等群体性行业受较大影响,服贸领域的发展遭遇瓶颈。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当属会展行业,很多会展企业正在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2月21日14:00-18:00,由《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业联盟主办,中国会展企业家俱乐部特别协办以及六十余家会展城市、行业协会、展会主办、会展场馆、会展院校、会展服务商等单位协办的中国会展业抗击"新冠疫情"对策与发展在线研讨会在特殊时期以特殊的形式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会展》杂志社总编辑兰宇鑫主持。  相似文献   

11.
从国内的研究与实践上看,大多数人都关注会展业发展的数量和规模,但却缺乏对会展物流业的认识,忽视了会展物流业的发展对会展业发展的具大推动作用。总体看来,目前我国的会展物流业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会展物流业缺乏专业操作性,会展物流业信息平台无法共享,会展物流业缺少专业人才,会展物流业报价体系不统一等方面。今后,我国在发展会展物流业时应做好建立和健全会展物流行业的统一标准,培养和壮大会展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建设一体化的会展物流模式等方面工作,从而促进我国会展业和会展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型展会日益增多,会展业发展迅猛。伴随着我国会展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需要更多会展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给我国会展专业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随着各个高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我国目前会展教育行业水平还比较低,那么如何培养会展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也对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湖北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产业布局状况都为区域内会展文化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然而,湖北会展文化发展仍面临“会场泡沫”、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困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湖北省会展企业实力不强、会展人才缺乏、会展业发展定位不明晰等.有鉴于此,应提升办展效率,提升办展专业化程度,健全办展机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办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小民 《市场论坛》2004,(5):36-37,35
本文阐述了会展业的经济特性,分析了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探讨了政府、展馆经营者、展览经营者、会展行业管理协会四者的功能定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大型展会日益增多,会展业发展迅猛。伴随着我国会展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展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同时也需要更多会展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给我国会展专业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随着各个高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但由于我国目前会展教育行业水平还比较低,那么如何培养会展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也对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浅论中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作为会展业发展前提和基础的会展场馆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引发了种种问题。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会展业的经济特性,分析了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状、问题,探讨了政府、展馆经营者、展览经营者、会展行业管理协会四者的功能定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时代下,会展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双碳战略理念,加快推进会展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传统会展项目在场馆建设、客户服务、一次性用品消耗、交通出行等方面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环保性较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会展业绿色转型,并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会展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会展活动的资源利用率,降低会展活动给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还能以数字技术助力会展产业结构向低碳转型。鉴于此,本文利用分析法与综合法,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对会展业绿色发展的影响,阐述绿色会展的评价标准,并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会展业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会展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作为会展业发展前提和基础的会展场馆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引发了种种问题.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会展场馆管理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会展业是文化资源的消费者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本文从会展业消费文化资源特征、产品模式入手,构建以政府主导型会展活动为引领,以市场化运作型会展活动为支撑,向"专、新、精、特"方向发展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的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形成具有合理的经营收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契合会展业和文化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