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从企业债务融资入手,运用放松卖空管制提供的天然准自然实验,分析卖空机制与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提出卖空机制能通过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双重作用分别影响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和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得出相对不可卖空企业,卖空机制使卖空企业具有较小的融资规模和较为紧缩的债务融资期限。另外,本文还加入信息中介即分析师关注,进而考察卖空机制对债务融资影响的稳定性。实证结果显示,相比不可卖空公司,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削减卖空机制对可卖空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融资成本过高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资本市场的健全和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实施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实施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可以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实施对非国有企业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丰富和拓展了融资融券制度和股权融资成本等相关领域的文献,为我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2010年实施融资融券制度的背景,利用分批扩容的准自然实验环境,检验卖空制度对企业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卖空制度的引入对企业外源融资能够起到抑制作用,这来源于外部治理作用所带来的过度融资的减少、市场信息反馈效应所带来的企业融资——股票价格敏感度的提升,以及融资成本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外源融资的减少是有效率的,能够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因此,卖空制度有助于抑制企业的过度融资,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转和完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6.
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
侯青川  靳庆鲁  刘阳 《金融研究》2016,437(11):112-127
中国资本市场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放开卖空管制,投资者可以对特定的股票进行卖空。放松卖空管制后,大股东如果继续侵占公司利益,投资者可通过卖空公司股票对大股东进行制衡。当卖空导致的股价下跌损失大于大股东侵占现金的收益时,现金资产被侵占的可能性降低,现金价值会有所提升。本文采用2007-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放松卖空管制这一外生事件检验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提高了公司的现金价值,并且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民营企业样本。  相似文献   

8.
9.
董卉宁  刘琦  阮宏勋 《金融研究》2022,499(1):167-184
本文以我国的融资融券制度为背景,结合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融券标的,可融券标的公司高管的月减持比例在允许卖空后下降22%,这种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高盈余平滑度以及非国有公司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其次,成为可融券标的后,股价定价效率提高,高管减持收益显著下降。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的减持行为分为定期性与投机性两类,发现卖空机制显著抑制了高管基于信息优势和股价偏差的投机性减持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银行利率管制使银行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放松乃至取消了银行利率管制,中国目前正在考虑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在讨论利率管制政策的收益和成本、以及放松利率管制的收益和成本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其中债务融资作为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并且可以降低权益融资的代理成本,发挥治理效应.本文在系统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债务融资与代理成本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其对理论和实践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红建  杨筝  阮刚铭  曹瑜强 《金融研究》2018,452(2):100-117
放松利率管制不仅消除了信贷市场摩擦,而且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水平以实现信贷风险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匹配,从而对企业资本结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以2000-2015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杠杆选择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方面来实证检验放松利率管制如何影响企业资本结构。检验结果发现:放松利率管制不仅显著抑制企业过度负债,加快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而且延长企业债务期限。进一步检验还发现,放松利率管制显著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行为,降低企业现金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证实了放松利率管制影响企业杠杆选择以及资本错配的具体作用机理,而且在实践方面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年4月-2013年12月我国殷票市场的数据,本文研究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被列入和剔出融资融券标的前后的价格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推出有效提高了我国股票价格的稳定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率和振幅均出现了显著性下降。我们还发现,融资融券交易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的跳跃风险,有利于防止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和过度投机。此外,融资融券交易在抑制股票价格异质性波动上也起到了实质性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加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市场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放松卖空管制能够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减少股票的错误定价,使得股票估值水平相对较低,股权质押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股权质押可能向市场传递出一种"坏消息",引发卖空行为,导致股东的利益受损。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降低了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可以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治理机制规制公司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究银行业竞争改变企业融资约束,并影响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以2007-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银行业竞争通过融资约束和债务融资成本两个渠道影响企业创新。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发明专利创新程度和财务风险较低的企业,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所削弱。基于此,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尤其是银行业改革;银行层面需要加强自身业务建设及产品创新,从而缓解企业创新融资难程度;企业层面则要通过夯实业务基石以促进自身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契约安排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通过债务融资能够缓和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 ,进而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 ,然而 ,债务融资契约的引入又会产生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 ,因此 ,最佳债务融资比例的确定需要在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本文依据代理理论 ,就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债务融资契约安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铁瑛  何欢浪 《财政研究》2020,(11):71-83
在我国金融业结构性改革深化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暴露的背景下,本文从收入侧的角度探究了表现为城商行大量设立的银行管制放松所带来的财政开源,并对金融发展与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考察。基准研究结论表明,银行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城商行发展通过激发结构性竞争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管制放松的债务抑制作用在经济"僵尸化"程度更高的城市会表现的更强,并且这一结论在财政开源需求更大的城市会进一步增强,银行管制放松表现出了显著的开源效应。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金融业结构性深化改革具有高度的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债务违约暴露的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效应,会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较大的冲击.以2013—2019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区分放松卖空管制和卖空交易不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放松卖空管制使公司积聚的"负面消息"得以释放,减缓了大股东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上升的影响;二是放松卖空管制后,市场上投机者对公司"负面信息"的过度挖掘放大了公司股价的波动,而融资交易和卖空交易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债务违约暴露的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效应,会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较大的冲击.以2013—2019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区分放松卖空管制和卖空交易不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放松卖空管制使公司积聚的"负面消息"得以释放,减缓了大股东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上升的影响;二是放松卖空管制后,市场上投机者对公司"负面信息"的过度挖掘放大了公司股价的波动,而融资交易和卖空交易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