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方的小说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也以女性生存主题及原生态的写实延续其风格。作品主要描写女性所处的阶层和日常生活写实的消费文化:社会上层女性的符号消费与个性消费区隔的写实;社会底层中扩展家庭女性的底层代理消费。她们有通常的男权社会所期待的女性消费,又不同于西方文化视阈中的代理消费,以女性视角对女性生存状态原生写实,正是方方小说的女性文化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围城》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现代讽刺小说之一。《围城》的语言是辛辣的、幽默的。《围城》的讽刺特色是裹挟在幽默的外衣下,运用自嘲、比喻、典故等表现形式让语言变得轻松、自然、深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小说所独有的现实价值、思想价值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军旅作家党益民军旅小说《一路格桑花》关注的是人性与社会,小说中既有对爱情、婚姻、家庭冷暖、国家利益的思考,也有对自我欲望膨胀导致的人性扭曲、价值变异的批判。小说通过写几个不同身份女人走西藏的故事,表达出对人性的审视和思考,彰显了在当代社会坚守善良人性的可贵。  相似文献   

4.
语旨是指交际活动所设计的人及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关系,体现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层上,体现在语气、情感系统及表达态度意义的词汇的不同选择上。小说《傲慢与偏见》片断中人物之间对话的语气、情态和词汇选择,揭示了会话双方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小说《路的尽头》中的拉奥孔塑像象征了人物霍纳的生存困境:在后工业社会工具理性束缚下无法实现个体的情感和价值。霍纳经过三个阶段的精神历险后,最后通过写作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并取得与他者沟通的途径。巴斯在小说中所指出的生存困境和暗含的解决办法,对人们思考当下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地接受金庸小说经历了从大众阅读到经典命名的过程,是民间狂欢式的阅读促使学术界的部分精英以审美的眼光定位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最初的评议赏析到审美研究,到最后的“经典化”命名,充分体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在自己的阅读中领悟到了金庸小说所蕴含的某些审美意义,体会到了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内地接受金庸小说经历了从大众阅读到经典命名的过程,是民间狂欢式的阅读促使学术界的部分精英以审美的眼光定位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最初的评议赏析到审美研究,到最后的“经典化”命名,充分体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在自己的阅读中领悟到了金庸小说所蕴含的某些审美意义,体会到了其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喜剧性是解读鲁迅小说创作的关系之一。并分析了这一点长期被鲁迅研究者忽略的原因,提出了喜剧作为鲁迅小说创作独立成分的表现形态及价值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根据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分析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元小说.元小说可以看成是由分别作为能指和所指的艺术和现实构成的符号.元小说具备能指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在元小说中,原始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合并形成一个新的能指,这个新能指即为元小说本身.从索绪尔的符号学角度挖掘元小说的意义在于,元小说能够体现能指的延伸,获取美学价值,追求新的真理,并且按照人类的审美体验重新设计世界.  相似文献   

10.
路遥的乡土小说展示了大变革时期中国农村乡土社会的现实生活,展示了中国农村底层“二杆子”知识青年悲凉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态及其精神裂变。这种思考既有形而下的对社会转型期中国乡村生活时代状貌的描写,也有形而上的对中国农村底层“二杆子”知识青年精神世界的拷问。本文探析“二杆子”知识青年在社会转型期与农村社会变革中呈现的时代特质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狂人”等一系列思想先驱者所反抗过的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依然存在,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鲁迅小说中的“狂人”群像联系起来认识和分析,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一书,从多种母题、主题、意象来探讨金庸小说的民族文学特征、民族文化内蕴生成以及外来佛经故事影响。注意在一个武侠文学传统的传承性链条上,发掘金庸小说的多重文化价值。在具体母题、意象的实证探究中,非常重视主题学理论方法的运用,拓展了主题学研究的视阈与空间,进一步验证和提升了主题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说通过具体人物的形象化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宽视野地反映一个社会的全貌。我们如何了解祖先们的社会生活,如何跟他们进行交流和对话,当时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怎样的一个现状,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又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个不简单的命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探析古小说的世界观就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薇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Z1):233-235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多半描写人采取行动的心理动机,发掘人在现代世界中进退维谷的处境.该文对其中篇小说<熊>的主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揭示其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启示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作家的代表人物,《接骨师之女》是其第四部力作.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三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故事和命运.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接骨师之女》中四名女性不同的婚姻观,挖掘其深层原因,即华裔女性所承受的父权社会及美国白人社会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零余者”形象系列,除此之外,郁达夫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女性形象也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现象。这些女性形象体现出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探索和美学追求,具有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郁达夫小说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郁达夫的文艺观和审美倾向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郁达夫小说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1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上影响都非常大的一部小说,对其主人公的分析也是林林总总。笔者则从分析其社会、家庭、环境及个性入手,把他定位为一个堕落的天使,而这个天使由于其自身的性格及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注定他要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乡土小说发展陷入低谷,作家数量、题材范围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在叙事层面,表现出明显的悲剧化倾向。究其原因,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分析这种集群式审美趣味的成因及价值,对乡土小说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越南汉文小说虽然移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传统,但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小说题材、模仿类别、小说艺术及小说作者等方面。出现不平衡的原因,从小说外部讲,主要涉及越南社会历史状况的特殊性、汉文学在越南的地位,以及文学表达工具等问题;从小说内部讲,主要涉及小说创作传统和汉文小说家创作心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共享价值是一种融入了企业社会责任要素的新型价值创造方法,旨在平衡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冲突。选取2010年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112家深、沪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企业绩效,以企业采用的共享价值措施数量衡量共享价值,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样本的共享价值措施变量数据,分析共享价值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共享价值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说明企业所采取的共享价值措施越多,企业绩效越好。共享价值可以使企业找到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点,企业应该抛弃狭隘的创造价值或独享价值的做法,而致力于创造共享价值;同时,企业所采取的共享价值措施中不少是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的结果,因此,政府应更多地站在既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的共享价值角度来考虑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