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邓小平中国发展观的方法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邓小平理论有两个角度,一是掌握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一是从方法论出发,分析研究理论创造与发展的基本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容是有时空限制的,方法论却具有超时空的价值。该文就是从方法论角度邓小平中国发展观所进行的初步探讨,以期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在新的形势下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开展邓小平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研究,挖掘其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邓小平发展观在实践中运用的自觉性,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秋香 《企业家天地》2006,(10):132-133
社会学的两大经典传统主题就是秩序与进步。本文从邓小平发展观形成的过程、科学内涵和价值目标来分析邓小平发展观内含的社会学传统主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经济思想,这些经济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人民)为本,则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认清经济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价值取向是人民富裕幸福,价值实现途径是目的与手段的高度统一,价值评价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6.
论循环经济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资源严重问题的现状及前景出发,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观形成的直接的、深刻的背景和原因;论证了循环经济发展观的若干内容和特征;确立循环经济发展观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贯彻。  相似文献   

7.
张莲萍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4):103-105,112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法制建设的理论、原则、措施和方法,形成了法制建设的系统思想。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轨迹看,主要是从“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的关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两条线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观点。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内容看,包括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原则等内容构成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主要特征看,明显地表现科学性、系统性、浙进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依据,从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对邓小平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比较,由此而论证了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观的承继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效益论与发展观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类发展观的演进过程就是人类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的.随着对效益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发展观先后出现了“经济增长发展观”、 “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可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拨乱反正、恢复发展,探索改革、加速发展,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全面改革、大力发展四个阶段。在邓小平发展理论指导下,从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台阶式、内涵外延交互发挥作用,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从1999年起,我国已经进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新阶段,走上了以外延发展为主,带动内涵发展,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理论极为丰富,其中党的政治路线、发展改革稳定的相互关系、"一国两制"的内容是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核心内涵。文章对这一核心内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和平发展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中国国内发展与世界和平之关系问题的科学认识。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思想是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国情的产物,是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平发展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找到了中国社会问题症结的解决办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平发展思想不失为中国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国际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包括有条件地区先发展起来、波浪式前进、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等系统观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在全局观念、实践品格、辩证思雏、创新精神、时机意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根据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就业新情况,提出了首先解决农村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要统筹兼顾、重视智力投资等新的思路。江泽民同志把这一理论提高到新的阶段,提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正确途径是综合开发有序转移,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应广开就业门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本根据上述理论,提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应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的质别性科技创新和储备型就业等10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指社会主义价值主体———人(尤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通过自觉的行动或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邓小平认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极少数人的富裕。在邓小平看来,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法律范围内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由先富逐渐过渡到共同富裕,并且还需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方面,邓小平与毛泽东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改革的理论,其理论支柱表现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方向、模式、途径和标准五个方面。本文就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经常提到的各种“民心”,实际上就是公众的政治心理。邓小平非常重视政治心理,他认识到了政治心理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公众的政治心理,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失误为历史依据,以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现实依据,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在现阶段所有制上的调整是非均衡发展思想深层次上的体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是其在分配制度上的突破。邓小平的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更有赖于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主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主要贡献并不是提供具体的指导准则,而是为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主要从邓小平思想的精髓、社会主义本质和生产力标准三个方面来阐述邓小平的经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