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将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但是,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主要还是受美元升值或贬值的影响。美元走势的持续疲软,给我国经济埋下了潜在的危机和风险。游资的不断涌入,给人民币带来较大的升值压力。同时,美元贬值带来长期汇率风险。该文通过对比分析中日汇率变动后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变化,提出我国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和防范资本市场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田萍 《经济论坛》2004,(12):11-13
去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2003年4、5月份,正值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之时,先是日本财务大臣在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针对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了“人民币升值论”。2003年6月中旬,美国财长发表谈话,称如果中国有意赋予人民币汇率更大的弹性,美国将表示支持。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曾称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略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单边升值的趋势,截至目前已升值10%。基于此,对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存在的国有商业银行外汇资本面临贬值,资产与负债的汇率风险敞口,人民币汇率浮动频率和区间加大,结售汇等中间业务的汇率风险加大等一些汇率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推出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截至2008年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659元,累计升值超过15%.客观地讲,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海南  孙鹤 《经济论坛》2005,(19):30-32
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之后,中国就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处于巨大的贬值压力之下。为了保护国内比较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尚不成熟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也为了避免“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人民币被迫暂时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政策。从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并且人民币从钉住美元转而钉住一揽子货币。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真正转向,也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将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因此,一方面,随着教育深化、人力资本投资的快速增加和“干中学”,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在就业市场长期供过于求的压力下,工资必然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7.
超额货币与人民币汇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基本认同人民币汇率将升值的观点,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收支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模型及中国存在严重超额货币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着贬值的可能。本文在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分析法对造成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与中国超额货币同时并存这一反常现象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说取决于我国的经济效率。解决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有效增长的正确选择是:先进行产权改革以创造真正有效的市场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8.
自中国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度有所缓解。而后,由于国际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141.97亿美元(美国方面统计中美贸易顺差为2016亿美元)和701.1亿美元(欧盟方面统计为1200亿美元),因而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等国的贸易摩擦升温,国际社会再次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等国又借口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过大而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坚持目前的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的政策,国外压力又比较大。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融资偏好和金融体系的特征,提出对中国汇率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实行适度提幅增频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这样,既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又可以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段建荣 《时代经贸》2007,5(1X):127-128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推出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截至2008年9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659元,累计升值超过15%。客观地讲,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特殊的现实环境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使人民币汇率由实际上钉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而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相伴随的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6.65%,而且这种升值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人们的升值预期也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货币篮子的定义,如何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运行情况。实证的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区间内,当人民币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或升值)1%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只贬值(或升值)0.32%,表明美元在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所占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汇率改革方案,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一篮子货币政策,从而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2%,拉开了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的序幕.截至2007年7月7日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00:761.35,累计升值8.6%.图1是汇改以来我国人民币中间价汇率走势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国对人民币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文章对1980年以来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以及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并结合时间趋势变量,检验美元汇率对改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以及贸易逆差的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在1990年以前,通过调整美元的汇率可以有效地改善对外收支,但是1990年之后,美国货币当局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不但没有改善对外收支,相反,反而使得对外收支逆差进一步加大。因此,美国当局期望通过美元对人民币贬值来改善中美对外收支逆差的思维,是错误的,中美之间的对外收支逆差问题,需要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而不是通过简单的美元贬值来达成。  相似文献   

16.
陈奉先 《财经研究》2015,41(2):27-40
在汇率制度选择中经常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这也成为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主要借口.文章在构建一个广义的汇率制度识别框架的基础上,利用时变系数模型甄别了2000-2013年中国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研究发现,中国在2005年“汇改”前实行的是严格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之后实行的是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即以“汇率篮子、波动范围和爬行速度”为操作核心的“BBC体制”.在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美元的平均权重达0.91且呈现V形变化,其他货币如欧元、新加坡元、卢布的权重也是显著的且呈现阶段性变化;在2008年以后,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的币种通常是“美元+x”的二元组合,货币当局对货币x的选择是以降低整体的波动性为依据的.人民币汇率弹性总体上以2010年7月为界呈现∧形变化;在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整体上处于升值通道中,但其爬行速度以2009年3月为界呈现先快后慢的V形变化.  相似文献   

17.
冯海红 《当代经济》2006,(13):91-92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0年6月,中国央行重启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呈现了单边上升的持续升值态势;截止2013年末,3年半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累计上升了11.5%。人民币的单边持续升值,也让海外批评的喧嚣之声沉寂不少。然而进入2014年后,人民币汇率罕见地呈现了对国际主要货币一致贬值的走势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收支双顺差看人民币汇率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来自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双顺差要求人民币升值。出于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中国实行变相的贬值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大致稳定。双顺差造成诸多恶果,难以为继。改变现状需要人民币汇率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决非单纯不断地升值,而是按照大幅度、低频率的速度,加快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改6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经历了较快升值、基本稳定和弹性增加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较快升值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