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靳蔚  曾上  陈有棠 《经济师》2001,(10):221-222
文章在分析我国现行银行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银行分业经营制度将严重制约银行业的发展。我们应从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证券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等诸多方面入手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推进银行混业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珊  应敏女 《生产力研究》2002,(2):135-136,154
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浪潮的冲击下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 ,金融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本文从几方面论述了我国银证混业经营的必然性 ,介绍了目前银证合作的几种主要方式 ,并对我国银证混业的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静  张西征 《经济师》2001,(11):202-202
文章认为 ,银行与证券混业不一定意味着高风险 ,人为的、强制的分工也不会提高效率 ,混业经营也不会影响货币政策。混业经营有许多好处。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混业经营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申健龄 《经贸实践》2016,(7):122-123
本文以金融混业格局下的银行系基金协同效应研究为题目展开相关探讨。首先对银行系基金发展的金融制度及其发展进行了简要说明,主要分析了我国银行系基金建立和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的协同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对风险的预防及相关防范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广泛的交流,为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计论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混业经营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了目前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决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业经历了由混业到分业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金融机构正向着混业经营的道路毫不迟疑地迈进。混业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如何适应混业业态下的风险识别要求,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国家是如何适应这种改变的,他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在巴西金融界到北京宣传和交流的期间,本刊记者与巴西央行专门负责银行监管的前任副行长Grossi女士进行了关于混业经营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聂长雯 《生产力研究》2005,(11):179-180
本文拟在辨析分业与混业概念、厘清其判断标准基础上,澄清对美国银行业经营方式的认识误区,准确定位中国银行业经营状况,提出中国银行业应予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分业"还是"混业"的争论中,中国应审慎对待混业经营的风险与收益,不能盲目迎合世界趋势,要选择适应我国国情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9.
渐进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融政策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一直坚持分业经营制度。1993年中央政府在对1992年以来的银证经营混乱、乱拆借、大量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等状况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明确了分业经营的思想,随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禁止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人为割断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联系。随后几年,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内,金融、证券改革不断深化,制度有所完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在国际,经济金融  相似文献   

10.
励晔 《经济师》2001,(11):185-186
上个世纪末 ,国际银行业的购并狂潮引发了对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争论。文章将分别从单个银行和一国整个银行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以探求银行选择分业或混业经营的主要动因。指出单个银行选择与一国整个银行业选择的依据 ,进而结合中国实际 ,分析得出我国目前是否会实行混业经营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业经历了由混业到分业的发展历程,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金融机构正向着混业经营的道路毫不迟疑地迈进。混业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如何适应混业业态下的风险识别要求,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国家是如何适应这种改变的,他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在巴西金融界到北京宣传和交流的期间,本刊记者与巴西央行专门负责银行监管的前任副行长Grossi女士进行了关于混业经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1929年10月28日这个不祥的日子,在美国以及世界金融史上一直被人们牢记。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猛跌,正式揭开了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序幕。这次危机来势迅猛,暴发后迅速从证券市场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从金融危机发展成经济危机,从美国发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在经历了这次大危机之后,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著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开创了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先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银行、证券业务分离的原则不光对美国的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英国、日本等国紧步其后尘,建立起了与…  相似文献   

14.
欧国峰  李菁 《经济》2006,(9):56-56,58,60
整体性规划的缺位和起跑线的先天不平等,可能使金融业的这场变革异化为一场不同政治资源扶持下各自为战的乱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除了制度变迁的内容以外,基于《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金融监管体系与旧监管体系相比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1.旧监管体系是“纵向个别立法”,新监管体系是“横向综合立法”。美国在1999年之前实行个别立法、分业监管的体系。银行领域有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证券领域有“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保险领域有“州保险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投资者的保护、公平竞争等目的出发,制定了多项监管规则。新的金融监管体系将银行、证券、保险统为一体,依法进行横向综合性监管,克服了旧监管体…  相似文献   

16.
一、分业经营体制所带来的束缚,成为银行业走向混业经营体制的内在动力1.银行业现阶段的发展受到了两个方面的束缚:自身资产结构单一所形成的利润风险增大:证券业的发展使银行业务面临逐年萎缩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分业和混业"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瑞波  刘江会 《当代财经》2004,(3):47-49,62
传统上对构成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理由——“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应该得到澄清。一个基本的结论是,认为混业经营会加剧银行体系不稳定性并危及金融安全的理论根据不足,并且缺乏经验支持。因此,基于“银行体系脆弱性”角度考量的分业经营理念应该加以修正。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中国而言,金融管理体制由分业模式向混业模式的转变也将只是一个时间和时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否具有可行性,需要分析实行混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比较实行混业经营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做出综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