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代名相丙吉有一次外出巡视,在路上遇到一宗命案,他毫不理会.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大口喘气,却立即停下来,找来乡亲刨根问底,细究缘由.随从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去管,而要如此关心区区一头牛.丙吉说,路上出现的人命案自有地方官吏去管,不必亲自过问,牛异常喘气,有可能是发生了瘟疫或其他有关民生疾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地方官吏和一般人又往往不太注意,因此要查问清楚.  相似文献   

2.
汉代名相丙吉有一次外出巡视,在路上遇到一宗命案,他毫不理会.后来看见一头牛在路边不断地大口喘气,却立即停下来,找来乡亲刨根问底,细究缘由.  相似文献   

3.
边走边笑     
《新经济》2012,(12):80
无法奉告在宾馆餐厅,顾客对服务员说:"你能告诉我,你们餐厅的桌布多长时间换一次?""很遗憾,我无法告诉你,因为我到这里工作才三个月。"(中国航空旅游网)形象语言有两个美国人到西班牙去旅行。他们来到一家饭店吃饭,可他们不懂西班牙语,而女招待又不懂英语。这两个美国人想要喝点牛奶,打手势女招待仍然不明白。其中一个美国人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一头奶牛。女招待好像明白了,转身就走。"你看,"这个美国人深有感触地对他的同伴说:"在外国遇到这样的困难时,一支铅笔真能帮上大忙。"一会儿,女招待回来了。但手里拿的并不是牛奶,而是两张看斗牛的入场券。(中国航空旅游网)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命运,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励志书里边如何致富的动人故事,而是要学会:怎样积攒下人生的第一笔社会资源。"穷人为什么穷?"从微信朋友圈里流行的段子里转来一段作为答案:有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起了善心,想帮他富起来。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地开荒。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谁知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穷日子比以前过得还艰难。这时穷人就想了:一头牛吃我家三口人的口粮,这事不能干!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救救急,剩  相似文献   

5.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给创业的年轻人建议:要掌握四个“钱”。他说,让我们拆字分析。第一步,挣钱。就是说用劳动努力拼搏,争取财富,积累原始资本。第二步,生钱。“生”,就是一横上面一头牛,  相似文献   

6.
写生,不管以什么材质,在美术圈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了,但是,在我看来,它不只是为了搜集所谓的素材或者寻找艺术的灵感,其远涉他乡的过程就蕴含着某种情趣和兴致.广州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张振江以《在路上》为题出版其近期的油画写生作品便别具深意.毫无疑问,"在路上"直接对应的是他那些奔赴国内国外各地的写生,然而,"在路上"也引人无限遐想.中外文学和电影里不知有过多少有关路途的作品,常被人道及的就有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JackKerouac)所创作的《在路上》(On the Road),这不只是一场公路之旅,它还包含着精神领域的寻找目标.而"在路上"远方"也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旅途.我并不是要将张振江的作品赋予这样的惯常的"哲意",而是想说,"在路上"的激情或许给了他思想上更大的自由,也使得他在赋形上更加地随性奔放.  相似文献   

7.
清代张伯行写了一篇<止馈送檄>,书中这样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份;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在他看来,不义之财若取一文,为人就不值一文.我们常常谈如何实现廉洁,从根本上讲,只有注重自身修养,严于律己,才能真正成为廉洁之士.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2012,(1)
"我认为,人生有三杯:一杯葡萄酒,一杯茶,一杯牛奶.如果一个人每天坚持喝一点葡萄酒,他可以更年轻."吴运元太平绅士说.尤其是"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就非常需要每天饮用适量葡萄酒.他解释说,如果尿酸高的人就只能饮用白葡萄酒.  相似文献   

9.
《经济》2005,(9):27-28
一位参观了游就馆的日本政府官员对《经济》记者说:"我看过各国的战争纪念馆,觉得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地反省自己对其他国家的侵略的(并非日本独然啊).我的爷爷在战争中战死在马来西亚附近,至今连尸骨都没有找到."他说这话时神态自若,浑然不觉站在他面前的听者是一个中国人,会对他的话感到生气.事实上,他也确实不是在有意刺激人,这是他的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0.
我以为无厘头会像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的流行现象,打个喷嚏就过去了.忽然有一天,一个人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将无厘头大无畏精神发扬到底.说完他就掏出了一本书和一张海报,与其他坐在落地玻璃窗前喝咖啡、一身职业打扮会晤客人的青年有所不同,这个青年人有点周星驰的落魄扮相,这样说大家就都知道了.需要补充的是,他却长着一张梁家辉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如果将每个癌症病人的医药费用控制在一二十万人民币左右,那么治疗癌症将不再是无底洞."身受癌症困扰却没钱医治的患者这样想,杰华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华生物")董事长刘龙斌也正在做着这样一个梦,而他的这一梦想即将走进现实.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嗓音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在通电话的时候能通过声音猜出电话那头是谁,所谓"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可是,在音乐学院这个人人追求张扬个性的地方,却出现了"千人一声"的现象.后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对这一现象已有前辈提出思考和讨论.于是,我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进行了一些思考,写下此文,谨表达我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千人一声"的现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史上最牛"一词在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中频频出现,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并由此引申出"史上最贵"、"史上最美丽"等等各种"史上最××"类新闻标题.然而,媒体频频实用"史上最牛"为标题,是否符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为何如此热衷于这类标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06,(11):120-122
说起家乡沧州,它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这种奇特的感觉也是伴随我回家盖房后一点一点挖掘而感知的.说沧州,有几件事情不得不提: 远恶军州 一提起沧州,很多人马上就会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林冲"和"发配他的地方",由此沧州常常是因"林冲"而闻名.其实这是一种偏颇之词,我倒认为将沧州说成是"英雄出没地"更合适.  相似文献   

15.
曹华 《当代经济》2003,(7):9-10
俗话说:"任何硬币都有正反两面"."非典"突然来袭,冲击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打乱了那些依靠传统营销思路运营的企业的工作秩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此同时,它也催生了"非典型"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哈巴雪山下的一个村子闲逛,听村民介绍,每户农民每年大约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村子里面不少人家都造了新房子,从那些铝合金的窗户,还有大门贴上的瓷砖可以看出来,这些建筑材料对于当地的农民来说,也算是现代化新农村的一种标志,尽管在我这样的外人看来,和传统的建筑显得有些不大协调.  相似文献   

17.
生活     
《经济》2004,(12):94-95
■ 游天下宏村:世界上第一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民居 宏村位于安徽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现存明清古民居建筑137幢。1999年,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奢侈品12万元"天价"自行车 2004…  相似文献   

18.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张向宁:表面谦和,骨子里甚狂傲. 记者在2003年以来的频繁接触中,对张向宁却有"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感觉和印象.本来应该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研究相对论的他做起了企业家,而且是在充满激情、创意不断的新经济领域;本来应该更多地与理性、冷静、严谨这些抽象思维相随的他,却逐渐融合进了更多的感性、激情、创意这些形象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不再"择校"     
有这样一个怪圈: 作为近一二十年来中国教育领域一个久久难以治愈的顽症."择校热"成为教育领域里最受关注的事情.而谈起"择校",人们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且所言所为又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反差,既横眉冷对,又习以为常,既痛心疾首却又趋之若鹜,甚至乐此不疲.作为旁观者,他往往说三道四,声色俱厉,可一旦成为局中人,他又推波助澜,暗度陈仓……  相似文献   

20.
吴运元 《新经济》2012,(Z1):123
"我认为,人生有三杯:一杯葡萄酒,一杯茶,一杯牛奶。如果一个人每天坚持喝一点葡萄酒,他可以更年轻。"吴运元太平绅士说。尤其是"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就非常需要每天饮用适量葡萄酒。他解释说,如果尿酸高的人就只能饮用白葡萄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