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陕西“剪刀差”在扩大熊经肇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是指工农业商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近几年,陕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持续扩大,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一)目前,陕西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近几年工农产品交换比价连年扩大,农民增产不增收,1...  相似文献   

4.
郝玉柱 《财贸经济》1995,(9):47-48,23
“剪刀差”形成原因新探郝玉柱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简称“剪刀差”)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特别是价格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产生“剪刀差”的原因,众说纷坛,认识很不一致。由于对“剪刀差”形成原因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了工农业产品价...  相似文献   

5.
6.
剪刀差概念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剪刀差最初源于“超额税”。“苏联在1921年初走上和平建设轨道后,国家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转入政府支持发展的工业部门,当时人们把农业和农民丧失的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或‘超额税’”。到1923年,苏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把农业流入工业的超额税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剪刀差”,当前的“剪刀差”究竟有多大?有的同志仅仅从价格出发,把“剪刀差”理解为工农业产品的不合理交换比价及其发展趋势。如果照此理解,那么以抗战前1930~1936年七年的平均价格为基期水平,到1958年“剪刀差”则已完全取消,甚至从1958年后开始出现了“反剪刀差”。例如,1982年同战前七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增长到580.3,提高了四倍多;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增长到287.9,仅提高了一倍多。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现在仍然有八亿农民,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解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党和人民作了巨大努力,在农业战线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勿庸讳言,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至今仍是薄弱环节,作为“基础的基础”的粮食生产仍然赶不上社会的需求。而广大农民群众终年勤劳,但收益很少,不仅增加生产难,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9.
10.
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20032011年广东省的数据,分别从理论视角和实证视角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广东省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广东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其中,金融保险服务、农技推广及信息服务和农产品营销服务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农资配送服务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需要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旧中国存在着较大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价格背离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在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工业品价格相对地越来越贵,农产品价格相对地越来越贱,用同等数量的农产品交换工业品的数量愈来愈少,这样的现象,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成为工农业产品价格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剪刀差”扩大的趋势尤为突出,根据安徽的六安、广西的百色、四川  相似文献   

12.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或等于工资增长率,是抑制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机制,是抑制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胀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前,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人员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成为困扰钢铁企业的难题。棒材厂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人员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他还郑重宣布,国务院各部门要进行机构改革,坚决改变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很低的状况,以便有效地领导现代化建设工作,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但我们应该看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79车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小康概念,但目前我们还只是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  相似文献   

1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再是过去的单向利好走势,转型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认为中国外贸企业应借第二代农民工的变化,实现集约化发展,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并从全科医生制度中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向东 《全球化》2017,(2):85-102
中国经济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将成为保持中国经济社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主动力之一,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含金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助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近年来,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仍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呈放缓迹象,且不再具有全球领先优势。未来5~10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依靠就业人口数量减少来实现,而应依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创新的效率来实现。政策措施主要是: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强化职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的内在基因,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保护知识产权等。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