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省会城市地价空间变化实证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借鉴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理论,分析中国省会级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地价空间变化曲线及其优化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方法:采用昆明市2001—2005年的实际交易地价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结果: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地价呈逐步衰减的趋势,但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和方位差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市中心的距离,其次是商业中心分布、城市公用设施和自然条件等。研究结论:昆明市地价空间变化实证研究表明,经过10余年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地价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已发挥作用,省级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基本符合阿朗索空间结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得出伊犁河谷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城镇规模结构分布较为集中,中等位序的城市较多,人口分布低水平均衡,处在城镇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城镇空间结构由于受到山地河谷地形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城镇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城镇间联系不紧密,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较弱;对伊犁河谷地区城镇体系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珠三角城市-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用时间序列的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权重,进而分析区域和城市尺度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间特征,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珠三角城市-区域土地集约利用随时间变异的程度较小,大体呈现"U"型变化特征;2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向"肇庆-惠州-中山"等外围城市不断降低,存在空间圈层结构;3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分散化发展降低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而经济增长、环境绩效和科技投入有利于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在全面分析国土空间承载效率、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及其匹配关系的基础上,考察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时空分异规律,揭示北京市国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建议。研究方法: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国土开发强度概念的界定,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土开发强度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具有大都市共性,开发强度较大,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并存在与自然本底条件、城市化进程、首都功能不匹配等问题。研究结论:北京未来应充分考虑首都国土空间独有的战略价值,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国土开发,严格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同时,对不同的发展区域应采取差别化的国土开发和空间结构重组策略,促进区域空间秩序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皖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结构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体系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即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利用分形理论研究皖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结构现状特征,初步认为该区域两个特征:一是人口分布低水平均衡,二是体系内部空间关联性弱;对皖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运用GIS工具分析了该区域潜在生长极;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城市建设开发强度与利用效益之间的关系,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响应程度。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对2001~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并借助响应度模型研究了两者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结果:(1)2001~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持续增长,效益提升显著;(2)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变化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增长始终表现出"正响应"特征,2001~2007年响应程度逐渐减弱,而2007~2016年响应程度逐渐增强;(3)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与各影响因素呈现正相关关系,地均二三产业产值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升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在北京市1999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TM数据支持下,提出并验证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假设和动态指标界定城乡交错带边界的新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由城市核心区到外围腹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具有先缓慢增加,至城乡交错带内缘时发生突变、急速升高、局部可能发生震荡,到城乡交错带的外缘发生突降至较低水平的特征;(2)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界定城乡交错带实证分析认为,北京市城乡交错带的内缘大部分在三、四环路之间,外缘西部贴近五环路,北、东、南贴近六环路。研究结论:所提出的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假设成立,采用动态指标界定城乡交错带边界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面向新时代要求,重新审视与厘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认知、评价标准、影响机制和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创新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推理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理论认知上应由“三个阶段”转向“三个时期”;(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标准应由静态指标转向动态耦合;(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应由封闭区域转向关联传导;(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调控策略应由极限集约转向最优集约。研究结论:进入新时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上可实现“不增地,多增效”甚至“地减量,效增加”,未来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存量和减量规划中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革下新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国家相关规程中的集约评价标准须结合区域发展阶段进行“匹配性”修正,政策制定要考虑区域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性”进行精准化设计,治理方案应按照最优集约度的“动态性”进行差异化调控。  相似文献   

9.
西安与兰州空间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阶段)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即区域内的社会空间组织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式和最佳模式;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作用;通过对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理解,运用威尔逊模型,计算了西北五省省会城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以西安市和兰州市两省会城市为例,分析了它们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深入分析城市用地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方法:圈层分析法,形态模型(ULD)和过程模型(GMP)。研究结果:(1)城市用地密度从城市中心向外逐渐非线性衰减,呈现反S形分布,城市中心吸引和土地资源稀缺性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郊区增长速度快于核心区,导致城市紧凑度下降,突显了合理管控城市边界的重要性;(3)城市紧凑度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先下降后回升趋势,反映了从分散扩张到集中利用的空间模式转变;(4)对于多中心等复杂形态城市,引入新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过程模型的拟合优度。研究结论:本文揭示了城市用地密度空间衰减的形态特征和过程机理,形态和过程模型为定量理解城市用地密度空间格局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也在不断完善。在对我国土地出让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之后,选用北京市土地一级市场作为实证案例,利用计量回归结果分析北京市一级市场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和透明的集体用地流转市场,适时修正北京市基准地价体系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产业的聚集,经济的增长过程,而且还是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用地结构的调整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进行着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本文以城市化发展较快的武汉市为例,运用土地区位理论、地租地价理论和聚集效益理论分析了城市更新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互动过程,探讨武汉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土地低效利用的原因,最后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和变化的聚焦地带。对城乡结合部地价进行调查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城市化过程的地价水平和变动规律,也可以透过土地市场和价格的研究对城市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探索,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导向和政策建议。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变动规律,以及土地价格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讨论,并试图揭示城乡结合部地价的变动规律及其对土地市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影像的北京市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控制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检验北京市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的规划控制成效。研究方法:遥感影像分析、GIS空间分析、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规划农用地边界在控制农用地减少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与1983年总体规划相比,1993年总体规划在农用地边界控制方面的成效略有改善。研究结论: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的规划控制尚存在较大问题。可能的调整手段包括:(1)加强对城市建设“界外选址”的控制;(2)在总体规划中充分考虑村镇居民点的扩展规模;(3)建立科学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4)加强农用地规划中的公共参与和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法揭示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并运用主成分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城市"三生"用地结构在全国尺度下呈现以不同城市群为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生产用地结构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活用地结构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口等是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的主控因素,且各因素因城市等级差别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21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集中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土地供给、农地流转机制建设、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土地要素市场化、产权安全效应、产权制度创新、土地征收补偿以及宅基地制度改革等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土地市场与农业发展、土地市场参与主体与土地利用效率、产权安全与农业生产效率、土地制度改革的减贫效应等。研究结论:土地经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拓展,土地经济研究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着力探索理论创新,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经济理论、更好地为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服务而努力。2022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土地经济基础理论探索、土地市场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土地要素市场化机制设计、土地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确权登记颁证进展与绩效评估、重要改革试点的跟踪与评价等。  相似文献   

17.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l composite structure during urban built-up land sprawl (UBLS) will generate different effects, and thus, a city’s spatial structure has important bearings on urban sustainabi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allocation relationship of UBLS using multivariate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the Weaver-Tomas composite coefficient based on site data of granted built-up land parcels. Moreover,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evolution process of UBLS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mount structure of the three types of UBLS (i.e. industrial land sprawl, residential land sprawl and commercial land sprawl) tended to be balanc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ollow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the urban industry structure, the overall composite structure of UBLS ranged from single residential land-use structure (Res.) to industrial-residential land-use structure (Ind.-Re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land marketization, the marketization land granting mechanism caused low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of UBLS and a single composite structure, i.e. Res., single commercial land-use structure (Com.), and residential-commercial land-use structure (Res.-Com.). Subsequently, a dual-driving force including the market economy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caused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a multiple composite structure, i.e. Ind.-Res. and industrial-residential-commercial land-use structure (Ind.-Res.-Com.). However,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in various regions illustrat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patial isomorphism phenomenon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the dislocat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allocation. The urban internal built-up land spatial layout pattern is the embodiment of two dominant driving forces, the market and the government,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future urban built-up land granting mechanism based on market guidance, and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UBLS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func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inforce the macro-control of land-use planning for the dispersed granted land parcels so as to optimize the urban land-us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发展、城市经济模式、城市集聚规模以及土地市场等因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密集型城市用地模式和分散型城市用地模式的土地集约利用;不管哪种用地模式下的土地集约利用,都应该具有区域整体视野,采用适度的规模与合理的城市形态,注重土地的投入强度、使用强度以及利用效率,促使城市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