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省级联社行政管理模式导致省联社与县联社关系异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的出现和仍然存在,是目前我国农信社改革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信社省级联社的改革方向,即"淡出行政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要达到这一理想的改革目标,亟需具备引入存款保险、农信社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国家支农服务形成正向激励、防止地方政府控制农信社及给予省级联社强化服务的成长机制等5个方面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省级联社改革实践及农村金融发展规律,未来省级联社改革将出现减弱行政职能、撤销现有机构、现有机构转型三种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3.
省级机构的改革是当前农信社改革中争论的焦点。各利益主体对理想的农信社省级联社改革模式认知的不一致,是省级联社改革难以推动的本质原因。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没有行业管理是否意味着行业服务的缺失?在不拥有管理权的前提下,省级政府如何管控风险?农信社法人机构组织规模最佳层级究竟在县域还是地市?农信社管理权能否进一步下放等四大问题,将是当前省级联社改革必须直面的。基于此,未来省级联社改革模式将取决于行业管理主体层级安排,联合银行或金融持股公司等将应是相对较可行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信社的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热议的一个焦点,在改革过程中,省级联社所受到的关注最广,对其改革方向的研究能够为具体改革过程提供参考。文章首先针对农信社省级联社改革的难点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继而分析了改革的方向及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能够使管理者及主导者认识到省级联社改革的重要性,从而使其改革过程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也使我国人民能够因此获得更大的福利。  相似文献   

5.
针对随着农村金融改革和农信社发展的深入,省联社现有组织形式难以承担农信社改革发展重任的实际,提出对省联社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实行“三步走”逐步到位的路径;阐述了改革需要国家、省级政府、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多方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吨军 《现代金融》2008,(12):11-12
随着省联社与县(市)联社二级法人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信社第一阶段的改革已基本完成。虽然这种体制解决了农信社的管理归属问题.但是其产权、经营管理体制以及治理结构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终究会影响农信社在我国金融业中作用的发挥。因此,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必须对农信社进行整合,并确定合适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有几个方向值得研究和关注:如何组建省级联社;市地级农信社管理机构的设置;省政府、省联社、银监会的相互关系;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的选择;如何用好中央给予的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农村信用社省级联合社(简称省级联社)相继成立。成立后的省级联社如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业金库的运作模式及其对内地农信社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台湾农业金库的发展历程、股权结构及其职责作用,然后从法律制度、政府角色、业务开展等方面概括了台湾农业金库运行模式的特点,并参照台湾农业金库的模式,提出内地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建议,包括建立相应法律体系、强化省政府在农信社改革进程中的作用、强化农信社省级联社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责等。  相似文献   

10.
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产权制度改革又是一个更具复杂性和差别性的渐进的制度变迁过程,存在改革路径的选择问题。本文结合广东农村信用社实际,分析了同一地级市市区多家法人联社并存现象对农信社产权改革的制度制约以及同一地级市市区多家法人联社机构整合的可行性、模式选择和实现途径,提出要主动适应客观条件变化,尽早对同一地级市市区平级的多家法人联社实施机构整合,为下一步以地市级为单位统一法人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吉荣 《海南金融》2007,(12):76-77,88
省级联社作为金融改革中的新事物,既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等多重力量协调与博弈的结果,也是政府目标与农村信用社市场目标融合的产物.正是这种力量博弈决定了省级联社在改革进程中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被创造出来,也导致了部分人员既不愿意继续维持中央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局面,也不愿意把改革的主导权下放到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在目前的地方管理体制下,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实际特征,选择具体是联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正在进行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在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中,经过有关各方的协调努力,进展顺利且效果初显.但是,在改革中,尤其是在省级联社建立并运行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改革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承担着对辖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其管理理念应定位在:淡漠权力,服务至上;宏观超脱,把握方向;依法规范,民主科学.同时,充分发挥省级联社在改革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信社省级联社成立以来,从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入手,逐步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各级联社分别成立了审计机构,配备了审计人员。为了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笔者结合农信社近年来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罗继东 《银行家》2013,(1):28-31
区域金融从空间差异的角度看,可区分为发达地区金融与欠发达地区金融,亦即二元金融;通过区域二元金融之间的互补互动,实现区域金融的和谐发展,对于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省级联社在促进农村合作金融和谐发展中应有所作为。在充分维护省农合机构组织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发达或相对发达地区农商行、农信社与欠发达地区农信社的互补互动,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解困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实省联社,充分发挥省联社的行业职能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农  相似文献   

15.
合理地衡量和评价省联社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是推动省联社改革的基础,也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难题。本文在对省联社的管理服务职能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比对省联社管理导向和农信社效率提升方向之间的差异,间接分析省联社管理对农信社效率的影响,并以2010-2017年A省75家农信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省联社管理的总体导向是:有效引导农信社在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控制总成本收入比和降低不良贷款水平,但对农信社的利润水平、风险覆盖水平、支农支小情况缺乏实质性约束;在推动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的过程中缺乏对其提高经营效率的帮助,在管理中未充分考虑各家农信社及其所处市场环境的差异等。文章建议,当前省联社改革的路径是“减少管理+增强服务”,其中减少管理的关键是解决退出职责谁接管的问题,而增强服务的关键是对省联社进行更有效的激励约束。  相似文献   

16.
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权责不对称,是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实施行政管理的逻辑起点。金融控股公司虽然为省联社实施行政管理奠定了产权基础,但有损于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目前,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制为金融服务公司的条件基本具备,应结合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稳步推动省联社真正淡出行政管理改革试点,增强省联社服务职能,更好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泽瑜 《南方金融》2005,(11):40-41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除北京、上海和天津外,各试点省(区、市)都选择了省级联社作为其省级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广东省联社已于8月成立。本文就县(市)联社作为省联社的成员单位,应如何抓住契机,正确定位,切实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推动辖内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省级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代理辖内农信社开展资金市场业务,是缓解农信社资金流动性过剩、提高农信社富余资金收益的客观需要。但鉴于省联社特殊的职能定位和资本实力,以及部分省联社在开办业务初期存在经营性质糊模不清、运营收益乏善可陈、风险控制不够审慎等问题,各方对此毁誉参半。本文认为应通过采取严控资金来源与投向、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引入市场化管理和高度重视市场风险等规范措施,积极支持省联社将其资金业务风险控制在各方可承受的范围,切勿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组织再造与治理优化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省级联社管理下县一级法人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已经不适应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面临法人治理低效、成本与风险管理能力弱、发展规模与赢利能力受限等一系列难题.本文从山东情况出发,在分析区域经济特征和农信社省一级法人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出在山东省这类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农村信用社实现更高层次的改革,组建农村信用社省一级法人的内外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就改革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持续下行和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农信社行业性风险互助基金是当前农信社省级联社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回顾梳理世界各国农信社已有存款保险方式的基础上.澄清了我国建立农信社风险互助基金的若干认识问题,并提出建立农信社行业性风险互助基金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