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上了重要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用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集中概括。紧接着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统一部署,全国各地都先后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去谋划、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十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课题。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供销社系统从全国总社到各级供销社,也把积极参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关于供销社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郑州市供销社的实际情况,本人有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06年12月11日-16日,县委、政府组团赴江西省赣州市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兴国县长迳村、文院新村,赣县石院新村、枧田村,章贡区湖边镇土丘坑村建设点,全南县树坳村望江围建设点和来龙村新屋、来龙围建设点。考察中,大家一致认为,赣州市以超前的眼光、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得力的措施,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18日-9月28日,按照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的安排,笔者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并深入到苏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示范村考察,通过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考察,深受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供销合作社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找到发展的新契机?本文从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新农村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新机制、新村庄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供销合作社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新农村建设中,供销合作社是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的社会资源,是当地政府的得力抓手,只要供销合作社能够认清自身所承担的职能,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就能够很好地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中。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常务副主任周声涛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批示中要求大力提倡认真学习,理性思考。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本文结合“三个不变”、“三权分离”的原则,实行“村有乡管。统一结算”,推行村账乡镇代管,根据农村财务管理实践,就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浅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举措。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和途径,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沈琍 《开放潮》2006,(9):40-4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南平这样的传统农区,建设新农村更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深远性的影响和作用。为真实了解新农村的主体——农民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笔者最近到3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以农户自己填写的方式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决策。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本文结合河南省部分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梳理,提出了改进完善的应对策略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锋 《老区建设》2006,(5):36-37
为使乡、村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有个深刻的认识,正确把握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5月10日-11日吉州区组织3个重点乡镇的分管领导、办事员及9个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举办了一期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本文以宁渡市渔业互保协会为例,分析了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发展农村民间组织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改革、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定南县立足现有基础和优势,结合工作实际,对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整镇推进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浩强   《内蒙古工作》2007,(3):31-3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赛罕区区委、政府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刻领会件精神实质,结合当地实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可以说是甘肃省景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永久主题。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县委、县政府组织了景泰县新农村建设考察团,到河西考察学习了永昌、甘州、肃州、敦煌等市县及50多个村组和企业,收获很大,经过认真思考,形成了下列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通过长期的调研、学习和思考,特别是十年来领导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我感觉到,合作社制度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借《新农村合作经济知识丛书》编辑出版的机会,谈一些看法,与农民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自治区各盟市自然条件等诸方面的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地区显示出多样性、存在着特殊性。从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主要表现为农村、牧区和林区三种不同类型,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针和工作措施。结合呼伦贝尔的实际和我们对牧区的调研分析,谈谈对新牧区建设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沙拜次力 《发展》2007,(2):9-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科学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省委举办了专题研讨班,进一步学习文件,分析省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明确了认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甘南是一个民族地区,在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懈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通过长期的调研、学习和思考,特别是10年来领导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我感觉到,合作社制度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借《新农村合作经济知识丛书》“编辑出版的机会,谈一些看法,与农民朋友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浙江而言,持续抓好、迭代升级“千万工程”,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切口、抓手和龙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确实是浙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这是习近平2006年9月8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建设新农村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一文的结语。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青海深处祖国内陆,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农牧相杂,基础薄弱,贫困面大,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与全国相比,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困难更多,任务更重,更具有特殊性。从基层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新形势下,我省各地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试点起步、示范带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