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坤伦 《黑河学刊》2010,(11):29-30
先秦儒家重构了"礼"的合法性基础,赋予了"礼"丰富的思想内涵,礼学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传统制度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构建。以"仁"为核心内在地包含差异性平等性精神和和谐理念的先秦儒家礼学思想,为构建现代社会秩序和中国人的心灵秩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徐子迎 《中国经贸》2012,(14):242-242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其质量高低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之一。以《论语》为基础,阐述了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从个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的维度,在此基础上,从个人、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当代社会,和谐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稳定祥和的社会秩序,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深入分析了代表西汉时期"儒家"与"法家"经济思想的司马迁与桑弘羊的论著,结合西汉的经济史,通过论证认为,西汉时期,"儒家"的经济思想与"法家"的经济思想表现出两者内在的统一性与外在的对立性。统一性表现在,两家的经济思想都服务于统治阶级暴力集团的最大利益;对立性则表现为,儒家思想更多代表了民众阶级的利益,而法家思想则更多代表了官僚阶级的利益。本文进一步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里,一切经济思想,包括儒家与法家,只有符合统治阶级暴力集团的利益,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存在必然有赖于一定秩序的形成,各人各行其是必然导致无序状态.生产社会秩序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德治与法治. (一)德治--以规约的内化而制约人的行为的社会秩序生产方式.德治的前提是基于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性的信赖,即认为人具有一种向善的能力,从而由主体自身以一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即以个体内在的德性去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社会治理方式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所一贯奉行的原则.首先表现在政府统治领域,德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儒学所追求的政治行为的最高准则与最终目的.儒家把道德视为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东西,从而致力于人的由内而外的转化,所谓"内圣外王","政者,正也"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人君首先必须强调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然后才能以德化民,以达到天下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朱颖 《上海改革》2003,(12):17-20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统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它符合我们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是获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动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刘天喜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当前既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又具有新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分工和社会化的发展。作为不同个...  相似文献   

8.
儒家“言义”,也“言利”,既讲伦理道德,也讲社会经济思想方面的内容。然而,儒家经济思想不是从财富增值或理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是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惟其如此,儒家经济思想也就更具特色和生命力,值得我们去探讨与思考。一在君、国、民的...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有效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0.
情感实质上是人们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感受与体验;人们价值观的确立是理性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需要、利益,是一个价值问题。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满足其需要的客体的态度,它与人们的需要、利益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顺应人的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发展,它对人们价值观的确立发挥着激发人们的情感、提升人们的需要、调整人们的利益、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的价值目标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与秩序,不仅是生命的绿洲,也是一种神奇的美,更是宝贵的经济资源。市场经济具有自动生成和谐与秩序的奇妙机制。 市场经济(应该)是公开、透明、自愿交易的经济。在自愿交换的市场经济中,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只有顾及他人利益、充分把握他人的偏好,生产提供能增加他人利益或满足他人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蔡磊 《特区经济》2005,(4):141-142
一、市场经济及其特点市场经济是16世纪在西欧开始逐渐形成并向全世界扩展的社会秩序。它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是以交换为主要的特征和内容。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改变了追求利益的方式,由掠夺财富转为创造财富,从而大大加快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工会组织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只有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创造性开展工作,才能争取主动增强活力,在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创新成为工会工作现实需要工会工作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进,引起了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的市场化,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王洪涛  陈明刚 《魅力中国》2011,(11):220-221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治传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完成了德治思想的理论建构。汉代以来,随着儒家思想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治国方略,儒家德治思想与现实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德治思想对传统封建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特别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根植于传统经济基础上的儒家思想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转型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和目标。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合、协调运作的状态,其最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安定有序。“和谐”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控制是公共管理组织特别是政府利用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是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机制。社会控制的实质,就是政府发挥其权威性、强制性的公共管理能力,以协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要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特别是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强和优化社会控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市场经济是大规模的、动态的经济,它以无数个体利益主体的交易活动为其基本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缔结和履行合同来进行的,合同是商事交易的基本制度,是财产流转的法律形式。具体而言,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合同的成立与效力直接关系到交易的顺畅和安全,关系到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履行。新《合同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鼓励和促进交易原则,在合同成立与合同效力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下面笔者就…  相似文献   

17.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以信用关系的日益透明和不断扩大为基础的,没有信用就没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顾磊 《中国经贸》2011,(20):117-118
妇女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对我国妇女政治参与加以引导,促使其参与活动向适度和理性的方向发展,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系统性工作。为此,需要从政治资源予以配套,需要在体制、机制、方式、途径上进行改革、创新、完善;需要在数字、理念、知识等方面加以灌输、教化、锻炼。而这些均有赖于政治参与问题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可有效的协调政治参与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建立稳定和谐的政治文明社会秩序,以维护和实现妇女的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19.
高丹 《黑河学刊》2006,2(3):46-47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精神安顿和终极关怀的问题日益凸显,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儒家形成了一整套终极关怀理论。从儒家终极关怀理论中汲取智慧,联系实际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将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解决现代人终极关怀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代生态危机的认识根源在于人类近代以来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错误思想,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世界观。相对于上述思想,儒家要求人类善待自然,师法自然,人与人并存而不相害,以及"感通万物"的仁学世界观具有更多的合理性。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应当借鉴儒家仁学生态理念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