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偏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城市人口大数据库,对1950年至2015年世界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城镇化进程存在"特大城市偏好"现象,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镇化贡献显著增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稳定,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大但不断下降;我国城镇化的超大城市贡献已与世界典型国家相当,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低。建议应准确认知我国"城市"实质,积极发挥我国城市第二战略空间作用,实施区域差异化城镇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以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政策来协助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几个问题的思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城市建设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指导方针。笔者却认为我国城市化道路应采取“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有重点的发展大中等城市;因地制宜在东部地区严格控制小城市用地规模,在西部地区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城市”的发展战略。我们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走与世界相同的城市化道路。  一、不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而是“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有重点地积极发展大城市”  1土地资源匮乏和“大城市”病不应是限制大城市发展的理由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大城市论”一直在我国城市化指导思…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代初,我国正式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在执行这个方针时,实际上是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积极的发展了小城市。经济建设方针和发展战略,必须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持续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  相似文献   

4.
中等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理论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城市问题》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等城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理论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38名专家学者莅临,提交论文30篇。这是国内召开的专门研究中等城市发展理论的一次学术盛会。一、中等城市的战略地位我国今后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小城市、大城市还是中等城市?虽然“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代表了学术界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者大多关注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民化成本问题,而对于小城市市民化问题则关注较少。本文以嘉峪关市为例测算城镇化率较高的小城市市民化成本是否与大城市存在显著不同。研究发现,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嘉峪关市城乡居民在收入、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出现本地村民市民化公共成本为负的"农转居成本倒挂"现象。基于此,类似嘉峪关这类小城市推进市民化策略应重点涵盖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快推进本地农民市民化,让农民带"资"、带"技"进城;二是在财政资金约束的情况下,构建市民化公共成本共担机制,有序促进外来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通过提高城市可达性影响城市人口增长。1997-2011年,在铁路提速的影响下,城市可这性每提高1%,可引起城市人口增长0.67%。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将对城市化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城市人口向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高速铁路密集区域的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向城市群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城市群之间的人口增长速度具有差异性;包括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型城市在内的城市等级一规模结构将呈橄榄形发展;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将呈现出小城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巨型城市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变革通过影响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不同产业集聚模式的集聚效应产生影响。利用2011~2020年中国284个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变革对不同产业集聚模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数字化变革对不同产业集聚模式的影响均呈现U型特征,不同规模城市在数字化变革下的产业集聚模式存在差异,小城市和大城市倾向于产业多样化,中等城市则倾向于产业专业化。鉴于此,各城市应继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产业供给层面的数字化程度;不同规模城市应当基于自身发展水平和数字化程度,因地制宜地选择集聚模式,小城市不能过度专业化,中等城市应避免盲目多样化,大城市则应强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目前有城市36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22个,城市人口17547万,如果到2000年城市人口发展到4亿,仅接近目前世界平均的40%城市化水平。为了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新增加的2亿多城市人口必将大部分流向中小城市。而小城市因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原因,接收有限,势必促使中等城市发展。中等城市和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的发展,即可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又可弥补小城市的不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在实践中易于实现。这首先是因为,中等城市分布面广,多数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有相当的规模和设施,利于大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进行工业、技术、智力转移和人员流  相似文献   

9.
“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个控制大城市人口的方针,已为大多数同志所接受。近年来,围绕这一方针,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从城市功能角度,谈谈控制大城市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经济在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每次变化中得到了高于前阶段的飞速发展.而现阶段,城市化正经历从特大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各地区的经济在此转变中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11.
王佑 《数据》2011,(11):24-25
"逃离北上广"说出了不少在超大城市打拼无果后毅然选择在省会或更小城市发展的年轻人的心声。但最近,在逃离之后仍然"回到北上广"似乎又成为一股大势。超大城市的生活真地令人无法舍弃吗?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5年城区人口数据,运用城市规模分布的结构分析方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进特征。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呈橄榄形,城市规模结构分布出现断层现象,小城市发育不够,规模偏小、数量偏低;在不同规模城市转移的过程中,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概率较高,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转移的概率较低;城市群城市体系符合位序—规模分布,高位序城市规模集聚逐步增强,首位城市郑州仍需要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构建鱼骨驱动模型分析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演进机理,提出加强首位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发展现代中小城市、完善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等城市发展战略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等城市在“大城市发展快、小城镇基础好”的双向夹击下的尴尬境遇,介绍和评价了发展中等城市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关于中等城市发展的可行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呈现出生产要素由乡村和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大城市化现象,即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相伴而生,共同发展。其中,农业生产要素率先由农村集聚至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为大城市化发展起到了"蓄水池"和"中转站"的作用;大城市则通过其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在直接吸纳农业生产要素融入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中小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动态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还具有短期动态效应。未来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自由流动,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促使中国城市化与大城市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走上了“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但由于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信息与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我国大城市普遍获得了中小城市无可比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许多大城市不仅在市郊农村地区兴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工业基地 ,还积极在市郊农村地区兴建市政基础设施 ,鼓励市区居民迁往市郊的新兴住宅区 ,使得这些地区迅速获得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在这一过程中 ,因征用农业用地而被释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和乡镇企业劳动力的重新就业问题便应运而生 ,我们称之为征地劳动…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评价城镇化过程中各要素发展的协调度是城镇化发展决策的关键。研究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趋势;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提出判断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的参考值和分类评级标准;基于统一可比的实体城市地域客观划定城乡范围,利用弹性系数探究我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实体城市视角度量协调度,人为影响较小,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此视角下2000-2020年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平均速度的比值普遍大于1;(2)结合历史数据、国家相关规划与政策导向,确定中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判断的合理参考值为0.80;(3) 2000-2020年我国城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水平较高,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及特大规模城市整体均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大部分城市城镇化系统处于基本协调或轻度失调状态;(4)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趋向协调发展,东部和中部地区及大城市协调水平整体上升,东北、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基本协调的城市数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和中等城市发生人口收缩,小城市人口流失现象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7.
论大城市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指出 ,大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 ,我国大城市还将继续增加和扩大。因此 ,对待大城市的发展 ,应从战略高度去认识和采取正确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能否用土地置换法解决城市住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稍懂经济学原理的人都能看出来,中国目前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及一部分中等城市)住房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土地供给短缺。只要土地能够放开供给,一切引致房价疯长的因素都会自然而然"冰消雪融"。但目前在中国解决这个问题却面临一个特殊困难,就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小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实施“城市经济龙头”战略,依靠城市经济的引导和牵动,促进小城市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走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包括建制镇)自跨世纪以来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论述今后我国城市发展的走势应当是大城市集约发展.中小城市蓄势发展和重点发展,以便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使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迈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