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中俄改革所依据的理论差异和进而引起政策选择的差异及最终造成改革成效的差异的比较,得出中国模式在俄罗斯的应用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又要根据俄罗斯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将中国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模式在俄罗斯的应用过程中与俄罗斯的实际国情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杨斌 《开放导报》2002,(11):43-45
90年代以来,俄罗斯经济改革历程颇为曲折.采取西方推荐的改革方案后,人们曾对俄罗斯改革抱很大期望,但未料到实践效果却相反,短期阵痛变成了十年难熬的长痛.普京上台执政以来,俄罗斯经历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后,终于出现了明显的恢复势头,特别是2001年在西方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增长了5.5%,工业产值增长5%,农业产值增长6.8%,生产领域投资增长9%,工资、养老金水平有所提高,人民生活获得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作为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之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叶利钦时代"到"普京时代"。期间,俄罗斯的社会经济也走过了一条由"破"到"立"的发展进程。上世纪末的经济崩溃还让人们记忆犹新,而进入新世纪,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却又让人对俄罗斯的前途燃起了希望。在这种仿佛过山车般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究竟起到何种作用?改革的结果是否达到了改革设计者的预定目标?它存在哪些问题、包含哪些积极因素?本文将对俄罗斯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及其经济绩效进行回顾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总结在转型经济中进行产权改革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把握的原则;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现实探讨我国可以从俄罗斯身上吸取的教训和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各自不同的路径及其原因,本文介绍了与中国经经历相似的俄罗斯的养老保险改革,并对其改革原因、改革措施和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这些对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的全面快速的经济政治制度转轨,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及连续7年的经济下滑,其改革方式受到较多的批评。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步入复苏和快速回升阶段,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影响俄罗斯“起死回生”的固然有近年石油价格行情看涨这一积极因素,但新制度的到位发力和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才是其经济变化与增长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因素。分析俄罗斯经济改革与增长路径对推进中国改革和发展将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经济转轨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把俄罗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转轨国家.我想,这不只是因为俄罗斯是个大国,而还在于以下的原因:一是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它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发源地,并且实施这一体制模式的时间最长;二是在斯大林时期形成、巩固与不断发展并凝固化的传统体制模式,在以后的苏联各个历史时期未能进行根本改革,因此,俄罗斯面临的体制改革任务最为艰巨;三是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十分复杂,转轨危机也十分严重.也由于以上的因素,对俄罗斯十年多来经济转轨的一些重要问题,不论在俄罗斯国内还是在国外(包括中国)都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俄罗斯经济转轨某些重要的、至今还是争论的热点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郭连成 《世界经济》2008,31(6):69-78
经过1999~2001年大规模的税制改革,俄罗斯税收体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原有的税收体制得到根本改造,新税制已基本与世界接轨。但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仍是初步的,无论是税法典还是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措施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因此,为适应全面经济转轨的需要,俄罗斯自2002年起进入了深化税制改革和完善税制的新阶段。本文在简要回顾和评价俄大规模税制改革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俄自2002年至今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情况,试图清晰勾勒俄罗斯税制改革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幅度的体制改革和私有化运动,但是,改革的结果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对俄罗斯的经济改革,经济学家们从宏观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但是,仅从某一行业出发进行分析却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波兰与俄罗斯经济改革比较及其启示刘宾1989年9月波兰在东欧国家中先行一步,首先建立了非共产党政权,并于1990年1月见日起开始实施被称为“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的大体内容与两年后俄罗斯所推行的休克疗法政策基本相同,都包括实施直接的快速私有化...  相似文献   

10.
车程  边恕 《辽宁经济》2013,(12):36-37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轨国家曾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式养老金制度,这一融资模式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得以长期维持.但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与政治转轨,不但使各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而且也使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暴露出来,单一的现收现付式养老金制度已失去了稳定运行的经济与人口基础,因此各国开始推动养老金制度的改革进程.本文以俄罗斯为例,从养老金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制度设计三个方面来对转轨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历史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是仅次于南非的世界第二贵金属资源与生产大国,其在世界贵金属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其贵金属的回收亦为世界瞩目.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的贵金属再生资源量大面广,还因为俄罗斯曾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贵金属的回收管理方面同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化的改革过程.俄罗斯在改革过程中的贵金属回收管理法规体制改革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于骧麟 《欧亚经济》2022,(1):114-124
该文基于俄罗斯联邦的科研政策和俄罗斯科学基金历年年度报告,分析了俄罗斯科学基金的现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当代俄罗斯整体的科研生态。通过对俄罗斯科学基金的功能、管理结构、数据统计变化、效果和作用的研究得出结论:俄罗斯科学基金的运行模式已进入稳定阶段,它对其所资助的顶尖科研项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科学基金对于俄罗斯的科研推进意义非凡,吸引了大量科研人员参与,是俄罗斯政府改善科研现状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成就与问题俱在 沿着近10余年来俄罗斯改革的轨迹,从其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基本上可以把它化分为前后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到1998年,由于采取了缺乏深思熟虑、照搬照抄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出现了社会的剧烈动荡,经济大衰退: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0%多,工业总产值下降55%多,居民社会水平下降一半以上.堂堂超级大国,一旦灰飞烟没;人们不禁哀叹,俄罗斯病入膏肓,20年难以翻身.  相似文献   

14.
李慧敏 《理论观察》2000,(4):128-128
《改革学论要》一书 ,是祝福恩教授主编的大部头力作 ,看了这部 3 6万字的理论大作 ,就爱不释手 ,不得不挤时间把它读完。这本论著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 .第一次提出了“改革学”的概念 ,并对这个概念作了界定。祝福恩同志 1 993年在《学术交流》杂志上发表了《改革学 2 0论》一文 ,第一次提出了“改革学”的概念 ,并要建立改革学的理论体系。据我们所查这是首次 ,所以这篇文章反响较强烈。后来作者又写了《改革学论》的三个层次的提纲 ,并在我省社科界同仁中征求意见 ,当时就受到好评。直到去年底我才看到该书 ,作者对改革学的概念又做…  相似文献   

15.
前联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创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后来成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模式,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模式,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前苏联的国家保障制度直接沿袭发展而来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俄罗斯社会制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暴露也许多问题,深入探讨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种败得失,密切关注其改革动向,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起,俄罗斯南部开始在新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工作,即南部联邦区.为了加速俄罗斯南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南部联邦区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吸引外国投资,并研究制定了《俄罗斯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组建《俄罗斯南部投资潜力》国际学术讨论会,发挥好国家直接投资代理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济改革和转型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是学界和决策层多年来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与改革或转型的策略及路径相联系,有关政府职能的讨论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观点:亲善市场论、国家推动发展论和市场增进论。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个国家在改革的初始条件、改革方式及改革进程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完全不同的地方,但这三国都经历了并且仍在继续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而且三国的经济改革和转型到目前为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三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也为世界所看好。本文对亲善市场论、国家推动发展论和市场增进论进行了分析比较,考察了中国、俄罗斯及印度改革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得失,论证了政府在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关键性作用,它是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决定了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地、“帕累托改进式”地向前进行。  相似文献   

18.
金秋时节,我们去了俄罗斯,一路上,尽管天气多变,尽管旅途劳累,但因俄罗斯有着太多太多的风景画般的美丽,我与同伴都被深深震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俄罗斯(原苏联主要继承国)是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 ,现在都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向市场经济过渡 ,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是通过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行私有化的方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其体制转换与我国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改革”一词的内涵也并不相同。但单纯就建立市场经济的努力而言 ,两者也有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比较。转轨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转轨的方式和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 ,两国所选择的…  相似文献   

20.
李晓轩 《中国经贸》2009,(21):90-91
金秋时节,我们去了俄罗斯,一路上.尽管天气多变,尽管旅途劳累,但因俄罗斯有着太多太多的风景画般的美丽,我与同伴都被深深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