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各国政府和组织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发达国家相继对出口到当地的农产品作出的可追溯性要求,凸显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出口贸易效应。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和总结国内外农产品追溯体系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添加"是否可追溯"这一变量,运用扩张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数据,就中国农产品追溯体系实施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的追溯性要求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积极的贸易促进效应,根据这一实证结论提出,应该从政府支持和消费者认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建立食品的可追溯体系,实行食品召回制度,逐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对提高民众的信心和凝聚力,帮助企业出口到已经实施食品可追溯的国家,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可追溯制度的构建是现代社会抵御工业社会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农产品因其特殊性,追溯难度大,可追溯的农产品种类少,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的保障制度-农超对接难,农产品安全追溯的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因而应当确立统一的管理和农产品安全标准,确立农产品追溯制度中政府的核心地位,落实农产品追溯中的一票否决制,建立强制性规范,落实追溯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危机,如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农药残留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部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追溯方面起步较早,可以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一、美国《易腐农产品法案》推动食品可追溯性技术发展颁布于1930年的美国《易腐农产品法案》(PerishableAgricultural COmmodlTies ACt,PACA)影响到了食品追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该法案要求执行更加严格的食品可追溯性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包括条码标签  相似文献   

5.
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危机,如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农药残留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部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追溯方面起步较早,可以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一、美国《易腐农产品法案》推动食品可追溯性技术发展颁布于1930年的美国《易腐农产品法案》(Perishable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Ct,PACA)影响到了食品追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该法案要求执行更加严格的食品可追溯性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包括条码标签及电子系统的应用.条码技术是食品可追溯性的首要保障环节,它不仅易于实施,同时有助于农产品种植商改变和更新对农产品信息的记录内容和方法.条码标签在整个农产品种植商运营和运输流程中的使用,使管理者能够更轻松地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引发的疾病,这种可追溯性能够让种植商快速查看记录并确定有问题的农产品是否来自自己的农场,及时通知合作伙伴并发出警告,从而有助于在爆发因食品导致的大规模严重疾病之前,挽救生命、为企业争取时间、挽回金钱和声誉.实施可追溯性技术的另一大优势体现在供应链整体效率方面:通过部署适当的可追溯性解决方案,能够对保鲜期要求严格的食品实现更好的库存控制、更快的处理和周转.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从提高我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公共性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安全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建立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应急反应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不断拷问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漏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北京市在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方面也作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有益经验,针对目前北京市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加强追溯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网;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正确引导大众媒体舆论导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学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255-256
叙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简要归纳国外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立的相关建议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叙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简要归纳国外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立的相关建议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海南毒豇豆"事件对广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包括对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启示、对广西农资推广沟通的启示、对广西反季节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启示以及对建立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启示。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广西应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内部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建立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11.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体系越来越受政府、企业、消费者的重视,与此同时,高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成本由谁来负担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就可追溯体系的构建成本归宿进行初步的探寻.  相似文献   

12.
本着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针对农产品流通的各个主要环节,为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模型,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追溯编码方案以及基于XML技术的统一数据传输模型。同时,针对农产品的流通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基于GPS、ZigBee技术、传感器技术、GPRS网络及Internet的衣产品流通过程实时监控系统,解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物流过程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作为实施的主体,企业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浙江省35个农产品出口企业进行调查,运用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农产品出口企业参与建立可追溯体系主要受到经济收益预期,政府管制以及目标市场准入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企业对于经济收益的预期的影响最为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在食品安全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作者围绕《纲要》中的最新要求,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应从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在“全”字上下功夫。二是在“升”字上做文章。三是在“智”字上求实效。四是在“链”字上动脑筋。五是在“溯”字上再突破。这对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如何落实《纲要》的最新要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构建食品农产品可追溯档案与管理体系不仅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民生工程,也是信息化时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农产品可追溯档案与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定义,介绍了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我国在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食品安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真正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乳业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业安全追溯体系是以整体视角检视整个供应链,跟踪乳品产销的全过程,一旦乳品出现问题,利用乳品追溯系统,生产企业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界定问题乳品的责任环节以及产品范围,从而有针对性地召回问题乳品,而不是所有乳品.本文认为,原料奶可追溯性差,乳品质量安全信息成本高,国内乳业可追溯体系配套技术不成熟,有关的管理体系没有建立,乳品追溯体系的法律框架和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等是我国乳品可追溯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还提出建立乳业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具体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市场可追溯行为对于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良好效果。本文立足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市场内经营户的可追溯行为展开调查,并以江西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简称南深农市场)为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市场内经营户实施可追溯行为的比例不高,其自发建立可追溯系统的积极性不高,购买者和农批市场管理者对经营户监督有限;“质量认证”、“买者索票”、“政府处罚措施”和“检查票证频率”对市场内经营户实施可追溯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坚持政府推动,综合利用批发市场管理方和购买者形成的外部约束力,引导经营商户参加追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经营户的主体作用,是建设追溯系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危机频发,《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出口到当地的农产品均必须进行跟踪和追溯的规定,让我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20.
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危机,如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农药残留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部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追溯方面起步较早,可以为我国的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