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丽珠 《商周刊》2011,(16):33-33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既然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落后经济增长速度,表明通胀压力下的经济增长并没有真正实现让利于民。日前公布的一系列年中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2%。而2010年GDP同比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  相似文献   

2.
运用SPSS软件,对2006—2012年揭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回归的曲线拟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显示近年来揭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为揭阳市政府制定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四大表现(一)居民收入长时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统计资料显示,1990-2003年,GDP年均增长9.3%,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7.7%,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4.3%,经济增长速度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分别高1.6和5个百分点。2003年,GDP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4.3%,分别比GDP增长率低0.3和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高楷 《经济导刊》2007,(11):83-84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 "十五"期间,福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2000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432元增至2006的12321元,五年增长65.8%,年均增长10.6%,同期GDP年均增长10.8%,与经济增长趋于同步.而农村居民收入落后于经济增长.2001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比较低,均低于同期GDP增长率.2000年至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230元增至2005年的4450元,增加1220元,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6%,只有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0.8%的61.1%,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河北省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仍在持续扩大。缩小京津冀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尤其是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促进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比长三角地区,分析得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结合河北省实际,提出多举措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积极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支出、消费水平、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发商住房投资的影响途径为基础,通过对2000年~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除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住房投资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一致的持续正向响应以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住房价格变动在东、中、西部都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过程。因此,地方政府要结合地区实际分析房价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效发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会玲 《经济师》2007,(9):279-279,281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对湖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地区比较。与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与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与不同所有制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地区比较;与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地区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1990—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分析,然后为预测未来几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辅助以Matlab编程实现,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会持续不断增长的结论,最后对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证实了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任永辉 《经济论坛》2007,(24):20-22
一、城乡居民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新疆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并且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的苏北与鲁南地区经济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年末从业人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R&D经费作为输入量,分别以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输出量。构建三个同输入不同输出的指标体系,对苏北与鲁南地区十个地市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鲁南地区整体经济效率高于苏北地区;GDP的产出效率与居民收入的产出效率存在不一致性;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例的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黄一超 《经济师》2001,(9):91-92
中国的西部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地 ,但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资源方面却是比较贫乏的 ,尤其是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西部大开发中 ,应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战略重点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发展战略 ,才能尽快地发展地区经济 ,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明是福建主要成矿区之一,地质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抓住本市项目年活动机遇,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求发展,使资源优势尽快转换成经济优势,对促进“强市富民,发展三明”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业勘查开发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1、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支柱作用的重要矿产找矿前景好,潜力大。全区已发现矿床近300个,其中约2/3矿床已开展不同程度的地质勘查工作,约1/3矿床  相似文献   

14.
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中国经济转轨实践出发,把中国的发展约束分成体制约束和资源约束两类.比较起来,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资源约束问题更加值得关注.本文指出,在需求膨胀和效率损失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资源约束的表现形式已经从流量约束迅速转化为存量约束,对此,应在保障需求与开放系统思路下,从公共政策研究入手加强有关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合法性的维持和增进与不断开发合法性资源紧密相连;同时,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其社会整合具有某种同一性.文章聚焦于对执政党合法性增进、社会整合有效展开具有重要意义的四大要素,即制度、政策、意识形态和组织,分别从制度资源与规范整合、政策资源与利益整合、意识形态资源与价值整合、组织资源与组织整合这四个角度来论述转型期中国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6.
黄旭涛 《生产力研究》2008,(17):114-116
民俗作为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旅游开发是民俗资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山西为个案,总结和评估了山西省民俗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从民俗资源特点及民俗旅游特点出发,对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突出针对性建议,试图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新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其人才的关键作用不容置疑。但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稀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必须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源经济学和农业资源经济学是自80年代以来建立的新学科,并日益成为生态经济学和农业生态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笔者通过对这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客观地论述其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著作及其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9.
种质资源经济学是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观为基础,从经济上来分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种质资源的配置、保护与管理等各项活动对区域产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产业布局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借助交叉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界定其研究边界,以此来探讨种质资源经济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The Role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conomists now recognize that, along with physical and human capit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should be viewed as important economic assets, which can be called natural capital. Three recent debates have emerged over the role of natural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 as many ecological services are unique, does the environment have an “essential” role in sustaining human welfare, and if so, are special “compensation rules” required to ensure that future welfare is not worsened by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today? Second,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hypothesis has fostered empirical estimations of an “inverted U” 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variety of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r resource depletion and the level of per capita income. Does the existence of such EKC relationships suggest tha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ill eventually decline with growth? Finally, recent economic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have questioned whether lower income economies that are endowed with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 more rapidly than economies that are relatively resource poor. Is it possible that resource abundant economies are not reinvesting the rents generated from natu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to productive assets, or that resource booms actually divert economic resources from more productive and innovative se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