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等新情况的出现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经营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个变化促使国内商业银行由办理最基本的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向业务的全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由从事最基本商业银行业务的银行朝着“全能化”的银行转变 ,这将是今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这里所说的“商业银行的全能化” ,指的是商业银行不再单纯从事存款、贷款、结算等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而是逐渐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 ,涉足证券经纪、持有企业股份等投资银行业…  相似文献   

2.
尤展 《时代金融》2009,(9X):45-47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对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金融服务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国有银行唯有转变经营模式,突破混业经营壁垒,逐步向全方位、全能化银行方向发展,才是生存之道。我国金融业如何选择今后的发展道路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从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比较,认为实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混业经营模式是中国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郭福春 《金融博览》2006,(11):26-26
外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三种模式考察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普遍比较广泛。商业银行在证券、保险、房地产以及非金融公司等方面一般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类:德国全能银行模式、日英的母银行模式以及美国的控股公司模式。全能银行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银行以自己的账户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部门作为内部附属机构而存在,没有独立的权力,且各业务之间联系紧密,整个体系为一级法人体系。全能银行型模式在业务经营方面最具开放性和自由性,是最彻底的混业经营。该模式可以使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业在各国都是受到严格管制的行业,一直以来,是否放松对银行混业经营限制的问题饱受争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具备多元化特征,涉足了多种业务,但仍缺乏创新动力,徘徊在较低层次上,需要在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方向是资产证券化业务、银行综合理财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5.
穆菁 《上海财税》2001,(3):35-37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局限于自身经营业务的范围。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是指限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各类金融机构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经营业务。混业经营以德国为代表,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和保险业务;分业经营以1999年以前的美国以及日本为代表,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金融机构经营。  相似文献   

6.
全能银行是可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业务全能化、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韩国15家银行及世界200家最大的银行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全能银行存在范围经济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即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业务向证券、投资、保险业务渗透成为全能银行,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但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分业经营仍是我国银行业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有很多人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角度或以我国不具备实行混业经营的条件来论证我国现阶段不宜实施混业经营而仍需坚持分业经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银行业发展和变化的五个特点:一是大型化。世界银行业兼并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银行合并的事件不时发生。二是全能化。由分业走向混业:银行+证券+投资银行+保险。三是表外化。背景是银行“非中介化”和资金“脱媒”。四是电子化(e-化)。信息技术革命正促进银行业发生巨大变革。五是国际化。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带来国际间资本的自由流动、企业的跨国经营,这又必然带来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商业银行为什么大量发展表外业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各跨国银行正在转变为一种垂直专业化、水平多样化、组织扁平化.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新型金融机构。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中介”功能正在减弱.而银行的“服务中介”功能正在加强: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混业经营的趋势导致了银行经营日益“全能化”,金融产品创新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0.
银行保险是金融混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银行保险的迅速产生和发展,不但体现了金融需求的转变、技术进步革新,更显示出银行混业经营发展的世界金融发展方向.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适时选择合理的业务发展模式、加快完善银行法律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有了全新的变革,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济体制也随之逐渐由单一分业经营转变为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共存。2004年12月全国人大修订的《商业银行法》为商业银行乃至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模式不断变化着,为跟上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现状、分业经营模式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阐述了对于我国分业经营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晰 《云南金融》2012,(3X):138-138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有了全新的变革,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经济体制也随之逐渐由单一分业经营转变为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共存。2004年12月全国人大修订的《商业银行法》为商业银行乃至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模式不断变化着,为跟上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现状、分业经营模式与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阐述了对于我国分业经营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陈超 《金融会计》2004,(10):43-44
从国际上看,现代商业银行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以下几项:业务经营综合化、业务经营国际化、银行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创新化和银行电子化。这些变化都可以体现在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上。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上也做出了种种努力和尝试,但与国际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然而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还是存在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理财业务逐步成为我国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之一。本文首先明确了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意义,在对商业银行理财市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商业银行开发理财产品的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巨大变革中.全球范围内的混业经营全面取代分业经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2002年度全球千家银行排名前25位的大银行中.除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采取分业经营模式外.其余的均为混业经营机构。另一方面,2002年全球前十大投资银行中,有7家从事混业经营,其中花旗集团名列十大投行之首。从全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排名可以看出,全球金融资源正在向混业经营的国际大银行集中,并且这种集中的趋势仍将会持续下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承诺的压力下.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是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阶段DEA分析法并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全球1702家大型商业银行中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效率提高较快,可以进一步开展混业经营。我国的上市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发挥混业经营纯技术效率方面的优势,但混业经营的规模需要调整;非上市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发挥混业经营规模效率方面的优势,但在混业经营的管理、产品创新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在进一步开展混业经营的同时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突发性、系统性的风险,面对混业经营不断加强的趋势,我国金融分业监管的体制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目前若仍坚持分业经营原则,势必难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下的银行展开竞争。本文通过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从中找出其发展的合理性,并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市场效率和强化风险控制以提高国际竞争力角度,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同时,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在分业监管下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原因,并就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有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模式,混业经营又有全能银行和金融控股集团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然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已暴露出很多弊端,从长远看,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实行混业经营,而在混业经营的两种模式中,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更加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对此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业和投资银行业(通常也称证券业)的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分业经营模式中,投资银行业只能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性资本业务及其派生业务,不能经营零售型存、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只能经营存、贷款业务和指定的政府债券,不能从事股票和企业债券等长期性投资业务,分业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有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混业经营的最根本持点是投资银行业(证券业)和商业银行业相结合,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国、法国、瑞士等欧洲大陆国家。面对着迅速成长的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调整业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于1993年开始提出实行银行、保险和证券的分业经营。1993年年度,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在有关件中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分业经营模式的划定,完全隔断了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联系。多年来,国内关于金融业应该分业还是混业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1999年以来,随着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局面的终结,关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讨论也日趋激烈。2001年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批准商业银行可以开办代理证券业务和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该规定发布后,尽管人民银行的有关官员一再表示该规定并不代表中央银行对银行混业经营的许可,但无论学术界还是各行各业,都将这一规定看作了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