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农民财产权利长期受到抑制和侵蚀,导致农民财产性收入不足.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在于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房地产权和金融财产权.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关键在于赋予农民土地财产“实体”权、公平交易权和增值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的房地产权关键在于赋予农民房地产抵押权和自由交易权;赋予农民更多的金融财产权关键在于赋予农民金融服务享有权、金融产品选择权和金融产品市场定价权.  相似文献   

2.
"谁来当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不再是如何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表面可以解决的问题,将农民问题提高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内容——转变观念去思考,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达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邓小平从对农民价值评判出发,认识到解决农民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关系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他深切地体会到重视农民利益的重要,进而提出通过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来保证农民的利益获得最大的实现;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依靠科技支持农民获利;理顺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给农民以最大的实惠,来保证农民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推动农民群体分化,农民群体分化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民群体分化、加快农民职业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以城乡统筹方式分担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本。农民群体分化成本由政府、企业、农民、城镇居民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共同分担或支持,才能真正体现城镇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民群体分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农民发展权探源——从制约农民发展的问题引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在当前中国社会具有长期性、贫弱性和规模性特点,农民发展受到客观自然因素和人为制度因素制约,但农民发展能力不足是制约农民发展的关键和瓶颈,表现为农民的社会认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能力不足、分享发展成果能力不足。赋予农民发展权是确保农民发展的关键。农民发展权既是一种抽象的政治理念,也是一项具体的法律权利。在政治理念层面,农民发展权强调农民的主体型发展、权益型发展,将农民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目标之一。在法律权利层面,农民发展权强调农民的发展资格、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发展利益、发展救济得到法律的具体承载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农民培训是关键。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农民的教育培训。虽然目前广西的农民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民教育体系、注重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市场理念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对新农村建设快速有效推进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本文提出了三项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建议:政府完全出资项目附加农民参与立项、工程质量监管和设施的管理维护条件;通过奖励、补助、贴息或鼓励农民投劳折资等形式引导农民资金投入和项目管理;探索拨付农民自主使用建设资金等。  相似文献   

9.
现行对被征地农民安置方式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由于采取货币化安置只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近忧,却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从就业补偿视角分析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实现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  相似文献   

10.
欧敏燕 《全国商情》2008,(2):112-113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是"三农"问题中的重点.而解决农民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对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把农民从传统人变为现代人的过程,是把农民变成融理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于一体的过程。当今,中国大多数农民,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模式依旧循序守旧。农民的状况羁绊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中国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其仍然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体,仍是促进农民稳步增收的根本,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水平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中国农民增收的效果.中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变化特征,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规律以及波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巩固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民集中居住区是一种新型居民社区形态,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不同于现有的城镇居民社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但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存在着"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农民生活方式与空间融合、农民可持续生计、村容村貌特色破坏、环境隐患等问题。应该把推进农民集中居住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增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保护土地,必须与保护农民权益结合起来,健全土地相关法律,完善政府相关职能,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面临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大部分农民得不到社会保障,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使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达到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绩效评价,科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系,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典型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绩效实地调研数据和深度访谈素材,以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工具,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收入预期及环境感知等关键要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绩效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不同的新型职业农民组群的异质性影响效应,揭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环境感知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所带来收入预期与培育政策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特征因素呈现显著的异质性影响,这些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带来收入预期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绩效之间的关系强度起调节作用。因此,科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体系,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和水平,亟须创新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需求为导向的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政策模式,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中纯农民消费需求是中国拉动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加纯农民消费需求?那就要使之有钱可花,而且敢于花钱。本文首先从多个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再结合现实中农民的需要,探讨纯农民增加消费需求的思路:除了纯农民自身主观上的努力,从国家、社会层面的外力介入,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创造条件,这对增加农民的消费需求更有效、更具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三农”问题中,核心是占中国人口2/3左右的“农民”人口问题,因为农村是农民居住的地区,农业是农民从事的产业。无论农村还是农业,行为主体都是农民。那么,调整农民就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民问题并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本人认为“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让农民享受“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乃是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9.
国家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江苏省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但效果如何却值得商榷。目前,农民教育培训中还存在政府培训与农民需求有差距的现实问题,引入高校资源介入农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乡镇政府在“后税费时代”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导航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还原农民话语权、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