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媛 《大陆桥视野》2014,(20):36-3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提出许多关于法治的新论断,还对法治愿景作了勾勒,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新要求。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开是中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司法基本原则。司法公开具有提升司法能力、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等价值功能。当前南京地区法院正大力开展"十万群众进法院"活动,作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活动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减少社会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汤子  吕嫘杰  张平 《经济师》2011,(3):32-34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总体上是提高的。但在我国政府职能由"全能型"逐渐转向"服务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地方政府服务方式简单粗暴、行政权力滥用、行政效率低下、公布信息失真等问题,从而使我国政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也使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受到影响,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文章通过对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龚丽萍 《发展研究》2006,(10):109-111
本文阐述了司法公信力的概念及其四个要素,即司法权威性、司法独立性、司法公正性、司法信仰;指出我国目前民众对司法所拥有信任与依赖程度较为簿弱,并从文化传统及社会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司法体制因素等三方面探求其因;从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治国理念,加强程序立法,加强法律的稳定性、严密性、前瞻性和公众认同性,从程序制度上堵塞干预法律的漏洞、强化制约监督机制,加大司法改革等方面寻求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说明推进司法改革作为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唯有改革才能推进司法公正、唯有改革才能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李茂久 《经济师》2014,(2):71-73
刑事司法的主要功能在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刑事司法关键环节是两大任务即定罪与量刑;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在本源上起源于启蒙时期的价值理念,这也成为构建刑事司法公信力的理论基础;刑事司法的公信力在实质角度上取决于定罪的准确与量刑的合理。同时在形式角度来讲,透明公正的刑事程序保证刑事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解决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质量不高问题,重新塑造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和职业形象,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所应深思的一个问题。如同我们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一样,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特点谈起,既要提倡应从建立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制度角度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约束,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又要加大职业诚信道德建设,双管齐下,促进注册会计师自觉提高审计质量,重新塑造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公信力和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8.
非正式开庭视角下的程序与法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昀 《开放时代》2006,6(6):105-115
本文试图从内在紧张的民事审理模式与“政法型”司法体制入手,揭示与分析社会转型中法官/司法面临的既要满足制度的程序要求又要保障纠纷的实体解决之间的两难困境,以非正式开庭为切入点提出“司法之道”,同时切入程序的历史性以及程序适度原则,就此说明中国法治建构与社会转型的曲折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信力是继"三权分立"后兴起的新概念,指的是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我国的司法公信力建设还不完善,法院行使司法权力的信用度不高,民众也对维护公平公正的司法权力不够信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经济学分析司法公信力,有助于客观而长远地看待司法公信力,兼顾公正与效率,促进信用信任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这是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 ,总结历史经验 ,顺应时代潮流所作出的历史性抉择。自 1986年以来 ,河北省以强化对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监督制约为切入点 ,率先推行“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以下简称“两错”责任追究制 ) ,提高了执法水平 ,遏制了司法和执法腐败 ,初步探索出一条保障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路。如今 ,“两错”责任追究制从河北地方实践到全国各地实行 ,特别是十五大将其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确定下来 ,已成为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2.
密切警民关系 做好政法工作赵新朝政法机关担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经济建设的特殊职能。党的政法工作,说到底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而这样一种认识,在某些政法干警中还不是那么明确。有的干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较紧张,从而妨碍了政法工作的顺利开...  相似文献   

13.
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必须加强政法工作,做到依法管理,从严治警。目前,一些地方政法队伍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人员能进不能出。突出表现在"进口"把关不严,凭关系进人,超编制进人,不按规定进人现象严重;"出口"不畅,不合格的甚至违法违纪的人清理不出去。二是干部能上不能下。不是凭党性、看实绩用于部,而是凭关系、看"能量"用干部。干部管理上也往往是死水一潭,只要不犯严重的错误,就实行终身制。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就是要将政法队伍建设纳人依法管理的轨道。首先,要把好'进口",疏通'咄口"。政法各部门都要按照"三…  相似文献   

14.
司法独立、公正什么时候都是司法的核心问题,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如果司法不能保证独立、公正,将会影响裁判的结果,破坏司法的公信力,影响人们对司法公正性的信仰,其破坏性效果不亚于颠覆人的精神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在我们现代崇尚法治的时代,我们要响应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所以来探讨司法独立、公正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独立和公正是司法的根基,我们要从根基开始构建中国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会计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是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职能转型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和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应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财务管理的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以确保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及活动能有序开展,促进司法公平公正.当前,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成本偏高、效率偏低、程序偏多等问题较为明显,这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正常职能的履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司法公信力的发挥.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对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以期为检察机关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坚持和谐司法,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人民法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期待。要实现“两个效果”的统一,就必须要坚持“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强化法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大局意识,努力构建和谐的司法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董皞 《开放时代》2002,(1):48-59
文章从分析设置司法功能的目的入手,指出为达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的司法目的,首先要依靠司法公正。而作为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与作为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成为导致司法不信任的口实,从而影响人们对司法判决的信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制度权威、法律权威与法院权威、法官权威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司法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功经验,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的司法制度还存在司法地方化、司法腐败、司法程序不规范、司法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难”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我们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坚持和谐司法,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人民法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者的新要求、新期待.要实现"两个效果"的统一,就必须要坚持"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法院工作的政治方向,强化法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大局意识,努力构建和谐的司法运行机制,创新和谐的司法方法,营造和谐的司法环境.以和谐司法方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增强法官队伍和谐司法的能力和服务大局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党的十五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依法治国是从人治到法治的伟大变革,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但是,一些地方执法状况不如人意,司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是执法。“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一条历史规律。如何依法行政,严肃执法,是摆在我们面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