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麻是兰西的主导产业,发展亚麻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从3方面剖析,提出了3方面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推进兰西亚麻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内涵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其核心是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主要从5方面在剖析问题,指出了4方面发展优势,并提出了推进兰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产业振兴主旨,文章选择我国西南地区部分乡村为样本,采用499户农民的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促进农民转型的影响机制和转型异质性来源。研究发现:(1)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分别从上游、中游、下游三层次延伸对农民转型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产业链中游延伸,上游延伸和下游延伸对农民转型更具激励作用,三者促进农民转型效果呈“U”型分布。(2)农业积极性、学习积极性、营销积极性均会加强该正向影响,其在农民转型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农民转型异质性主要来源于性别、年龄和家庭劳动人口数三个因素。其中,女性在中游延伸比较受益,男性在下游延伸转型更快。年龄越小、家庭劳动人数越少的农民转型越快。因此,应发挥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引领作用,在延链中促进农民转型;合理配置资源分配,强化产业链中农民主体地位,促进农民向新时代职业农民转型。 相似文献
4.
5.
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6—2022年的市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产业链延伸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于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提升作用,相较于未采用该模式的地区,采用该模式的地区农民收入提升约12%。(2)异质性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北方林区和南方林区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3)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城镇化率的单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超过门槛值50.12%时,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效应会加强。(4)在机制检验方面,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文章创新性地完善了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概念,丰富了产业链延伸对于脱贫的作用机理,为深入探讨外生冲击与农民收入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及全面提...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产量100亿斤以上。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稻米市场供大于求等新形势下,前进农场工业园区稻米产业作为建三江管理局稻米产业的重要部分,分析其发展的现状、问题、优势和潜力,思考稻米产业发展对策,对推进前进农场稻米产业发展和促进建三江管理局构建绿色稻米产业核心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储粮总公司成立10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大粮食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农发行支持中储粮企业不仅在中储粮油管理方面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而且圆满地完成了最低收购价粮食和国家临储粮油收储、以及中央政策性粮油拍卖抛售与跨省移库等一系列调控任务,增强了政府的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海南芒果产业链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芒果产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是典型的高效特色农业。芒果加工不仅可以做到全年供应国内市场和出口创汇,取得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利于改善和满足城乡广大群众常年对各种水果的生活需求。对海南省芒果产业链运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完善海南芒果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冶金第一地质勘查局的实际,提出地勘单位工业企业实施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具体操作中要处理好的关系问题、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相似文献
14.
刘幸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23-26
产业布局是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黑龙江省不仅在全国产业布局中担当重要角色,而且本身也存在着产业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问题;对黑龙江省产业矶局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宣国富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3):60-62
分析了安徽省肥乐县的旅游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该县旅游产品和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定位及一系列旅游开发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县域的吉林省粮食生产及作物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与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充分了解其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对于指导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方法,对吉林省1980~2012年30多年来粮食生产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集中度高;近30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面积、总产、单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粮食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形成了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水稻、大豆为辅的生产格局。在空间布局上,过去30多年来,玉米主要种植区以长春与四平市为中心向西北与东南扩展;水稻主要种植区从中部向西北扩展与从东南向西北转移的趋势。大豆主产区有向东北部聚拢的趋势;基于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水稻播种面积仍有小幅增长的空间,大豆播种面积可能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地区为白城市与松原市,玉米播种面积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胶济铁路沿线产业带及其对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省胶济铁路沿线产业带是目前省内经济最发达、产业高度密集的核心地带,其区域背景优越。该产业带从1840年到目前经历了低水平均衡性空间结构的雏形期、多核心空间结构的发展期、带状点轴空间结构的成熟期,带来了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南北差异、东西梯度差异和圈层结构。认为在发展战略上可采取轴线带动开发和圈层中心带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达到整个区域发展的均衡网络阶段。 相似文献
20.
徐宏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204-207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蓝莓产业发展,建设蓝莓特色产业观光园,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麻江县蓝莓种植的自然条件适宜性较强,有着充足的母本资源,种植技术水平先进成熟,有大量的栽培科技示范基地,蓝莓产业观光园规划建设优势较为明显。麻江县蓝莓特色产业观光园区总体定位是:打造全国知名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养生休闲度假区。文章将蓝莓产业观光园区空间结构划分为蓝莓观光休闲体验区、养生休闲度假区、蓝莓浪漫风情小镇、瑶族风情体验区、温泉度假与田园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并结合各分区实际情况进行特色项目规划建设。在结合麻江县蓝莓产业观光园的规划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经营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