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产创建是提高粮棉油等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粮食连年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提高建设效益。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对高产创建项目的激励机制和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南涧县乐秋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生产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主要粮食作物和适销对路的紧缺品种为重点,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示范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加速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和新成果转化,培育出适合乐秋乡种植并适宜在南涧县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2018年南涧县乐秋乡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下,实施了1片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工作,基于绿色、高产、优质、增效这一目标,高质量、高规格完成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并加强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多措并举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将当地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成效与措施分析如下。重点突出绿色、高产、高效,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的,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施,努力达到化肥施用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一增四改”技术措施,促进了玉米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促使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由以往单纯注重单项技术推广向集成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转变。从这一实践活动中,积累了项目建设的宝贵经验,即领导是关键,设施是基础,技术是核心,防治是保障,创新是活力,从而探索玉米增产的技术路线.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项目组织管理机制创新,逐步研究建立玉米高产创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松江县抓住机遇,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使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三资”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到1996年3月底,全县已累计批准“三资”项目862个,总投资24.7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0.1亿美元。有偿转让(批租)土地达9817.5亩,已有368个项目建成投产,资金到位率为96.7%;正在建设中的项目166个,资金到位率53.3%;处于设计阶段的项目186个,资金到位率为3.3%。回顾我县外资工作情况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西北5省2000~2013年小麦生产情况、小麦高产创建取得的效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西北5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单产稳步提升,高产创建万亩片的效益远高于西北5省的平均单产。推广综合集成技术和加大投入是增产的关键,西北5省区小麦生产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今后挖掘西北5省小麦增产潜力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优良新品种选育,建全新优品种的推广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加大投入,加强灾害预警与抗逆减灾技术研发,科学抗灾减损。提出要将高产田的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实现在现有种植面积不扩大的前提下,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口粮绝对安全,需要进一步稳定供给,在挖掘科技潜力,扩大推广展示引导的基础上,探索多渠道的动态补贴机制,保障种粮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的2013年,全国主产棉区之一的江苏省大丰市,尽管植棉面积同其他产棉区一样也有所减少,但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坚持保护传统优势不放松,配合广大棉农做到"面积减少,高产创建,增产争效,措施一样不少",特别是市农委系统在喻树迅、毛树春等国内知名棉花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国家、省高产创建项目的参与申报和实施以及与各农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开展农科教互动,使各类棉花增产措施普遍开花,收效显著,再加上"老天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通过实行油莱良种补贴调动农民种植油莱的积极性在项目实施区域按照油莱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0元.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种植油菜的农户.通过项目实施.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到位率和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油菜籽达到国家优质双低油;之质量标准.力争产品抽检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12月20日,山东省聊城市考核验收组一行4人对东昌府区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进行验收。考核组首先听取了项目实施汇报,查看了渔技人员培训档案、自评报告及其它相关档案材料、照片资料,听取了东昌府区关于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的工作汇报。随后实地察看科技项目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走访了示范户。考核组对东昌府区项目的实施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更高的意见和建议,东昌府区基层渔业技术推  相似文献   

9.
从1998-2000年在我国北方高寒半干旱低投入农牧交错带的贫困地区进行了“农牧业综合发展技术体系”的推广,采取认真分析贫困地区的区域条件,突破瓶颈,实施资源与经济意义上扬长避短;组装集成与贫困地区农民需求层次相适应的傻瓜化技术;实施政府行为、技术行为、推广行为与农民行为相统一的推广方法等技术推广方略。实施三年使技术受益区域粮食作物单产增加88%,牧草单产提高248.3%,冷凉错季菜平均产值达14160元/公顷,人均粮食增加320公斤,人均增收374元,水资源利用提高84.6%,提高的普及率达55%。为贫困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探索了新的技术推广方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逐渐加强,农业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何采用相关种植技术促进水稻种植的高产进步,提高工作效率,就成为了当前行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将以河南信阳为例,结合相关的土质特点,通过阐述高产稻在高产创建技术中的重要意义,给出具体的应用措施,最后对实施成效进行记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Nine dairy farmers participated in a project which ran over a four year period from 1997 to 2001,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E) and reducing nitrogen surpluses. Results from systems research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large nitrogen losses and low NE to the economics of the farm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were outlined and possible mitigation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farmers during visits by a dairy consultant. Initial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itrogen output/nitrogen input) ranged from 10% to 23% and nitrogen surplus from 259 to 785 kg N ha1. During the project nitrogen efficiency improved by an average of 5.4% and nitrogen surpluses reduced by an average of 186 kg N ha1. The largest changes in nitrogen output per hectare were due to changes in stocking rate rather than changes in milk yield per cow or milk protein content. Nitrogen input was dominated by nitrogen fertilizer input, which for farms applying more than 150 kg N ha1accounted for between 41% and 85% of total nitrogen input. Reduction in mineral nitrogen fertilizer use was the main way that farmers improved nitrogen efficiency and reduced nitrogen surpluses.  相似文献   

12.
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确定海南农村精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的4类因素14个指标,同时选取2005~2015年间14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投入要素进行绩效评价。[结果]绩效评价14个指标中,各投入要素对项目产出和项目效果的贡献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扶贫资金利用率、扶贫资金到户率、资金项目报账率、项目招投标率,他们对项目产出:项目建设内容完成率、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贡献明显;对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失学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对其他指标的贡献低于平均水平。[结论]海南省农村精准扶贫项目对项目产出和项目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产出项目建设内容完成率、项目计划内容完成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失学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柑橘生产效率及其时空差异,旨在为提高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柑橘生产效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面源污染约束下2008—2017年我国柑橘生产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和损失原因。[结果]华中和华东区柑橘生产效率较高,华南和西南区较低。各省效率损失原因如下:用工投入冗余主要发生在广东和湖南两省,资本投入冗余主要发生在湖北、江西和福建,多数省份都存在化肥投入冗余和一定增产空间。此外,总氮和总磷流失量过高是各省份柑橘生产效率降低的普遍原因。[结论]我国柑橘生产效率有一定损失,且存在省际间和年际间差异,总氮和总磷流失量过高、化肥投入冗余、单产不足等是生产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通过品种改良、柑橘生产管理技术改进来提高单产,通过水肥精细化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度、改进耕作方式和减少化肥用量来降低总氮和总磷流失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熵值法的河北省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需求居高不下,投入压力积聚;供给增长有限,地下水开采程度不断加深;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浪费以及利用的低效率等方面,总结了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现状及问题,进而选取水资源消耗、水资源自然条件、水资源技术条件和经济产出效益4方面的指标构建了农业用水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数据的时间序列矩阵,应用熵值法进行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通过实证分析得到2005~2012年各年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研究结论: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因素中,技术条件贡献率最大,其次为产出效益、消耗程度和自然条件;农业用水综合指数近几年有所增长但呈现波动态势,技术条件指数走势与其趋同,其他影响因素对水资源效率贡献度变化较平稳。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在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技术条件、提高投入产出率、减少水源消耗、增加供给几个方面探索了提升河北省农业用水利用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单一,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光伏项目,从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甘肃省2013~2015年已建设的106个光伏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具体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等数据资料,通过从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结构、用地效益4个评价方面选取11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各指标权重,依据3δ法则及文献规范资料确定各指标标准值,最后对典型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通过实证分析,甘肃省106个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高,按照节约集约度等级划分,处于低度利用的项目为4个、适度利用66个、中度利用34个、高度利用2个;在具体4个评价方面,光伏建设项目整体在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效益评价层分值相对较高,但各具体评价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项目用地结构评价层得分整体相对较低,通过建设项目内部功能区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从单位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四个维度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生态效率的方法,评判粮食生产能否协调好口粮保供、粮农保收和生态保育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生产力和赢利性双重目标为约束,以碳排放和农田污染为非期望产出,运用DEA-SBM模型,以粳稻主产省为测评对象,分析我国粮食连年丰产期粳稻生态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诊断生态效率的短板。结果 2004—2018年我国粳稻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0.858 4,无明显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江苏、安徽,以及西南稻区的云南,粳稻生产处于生态相对高效水平,华北稻区和西北稻区则处于生态相对低效水平;生态效率损失主要由农化物资及排灌费的高投入,以及非期望产出的高冗余造成。结论 我国粳稻实现高产的环境代价仍较大,全国粳稻生态效率地域差异明显,未来粳稻生产可适当向生态相对高效区域集中。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科技园区的迅速崛起,在提高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参考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模型建立的程序进行了讨论,进而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园区的发展水平会随着经济、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因子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但由于某一特殊时期资金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农业生产设备及农田水利发展水平等指标投入的减少,会导致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据此,应该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来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科学发展,以实现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高位池养虾效益分析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于1996年开始推广高位池斑节对虾高密度精养技术,至1998年已发展到1万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本文还从虾池的设计与建造特点,虾池消毒、虾苗早期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科学喂养等方面总结了高位池斑节对虾高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预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应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健全业务管理机构,按照项目运行规律逐步细化项目预算,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可行的项目绩效考评制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正确引导项目经费支出行为,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预算管理知识培训,积极争取法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