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地整治综合效应诊断指标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构建能较客观地反映和表征农地整治效应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效应诊断模型定量衡量农地整治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提供支持。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研究结果:将农地整治的综合效应分为资源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和景观效应,分别从这4个方面构建诊断指标;效应的表达用农地整治前后诊断指标值的差异表示,这种表达方式既能体现效应的变化方向,又能表示出效应的强度。研究结论:案例区的实证表明,农地整治效应的诊断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效应评估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分析经营规模、农地契约特征对农业经营主体农地整治行为与程度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465位经营者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对于绝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扩大对农地整治积极性存在微弱的负向影响;(2)农地经营面积和转入比例对土地类整治积极性存在负向影响,但相对设施类整治,农业经营者开展土地类整治的积极性更低;(3)契约价格、契约形式、契约对象为村集体、转入农地时具有担保等契约特征对农业经营者农地整治积极性存在显著影响,但契约时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现阶段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者的农地整治积极性,有必要从多方面完善农地契约,而扩大农地流转规模和延长契约期限不一定有效。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基于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维度分析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探究治理机制完善途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因子分析、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1)农地整治项目契约治理包括控制权配置、风险分担、利益分配和关系协调等机制,关系治理包括信任、承诺、沟通和合作等机制;(2)农户对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的评价(3.50/3.62/3.44)整体处于"一般—比较满意"水平,对政府主导整治项目的评价得分(3.50/3.62)高于非政府主导整治项目得分(3.44);(3)契约治理首位障碍因子为风险分担,关系治理首位障碍因子为沟通;(4)政府主导整治的首位障碍因子为变更通知/技术交底(障碍度5.54%/5.41%),非政府主导整治的首位障碍因子为风险处理程序(障碍度5.42%)。研究结论:合理分担风险、加强信息沟通,是完善农地整治项目治理机制的有效途径;当前农地整治仍应以政府主导为主,非政府主导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索农户生计资本禀赋对不同模式农地整治增收脱贫的影响。研究方法: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农户生计资本禀赋对两种模式农地整治的增收脱贫均有显著影响,影响显著的生计资本指标对PPP模式农地整治增收脱贫的边际效应高于政府主导模式。研究结论:政府应该引导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农地整治扶贫,以提高PPP模式农地整治扶贫项目的比例;加强农地整治扶贫与其他精准扶贫手段相结合,以促进农地整治区农户全部脱贫。  相似文献   

5.
利益均衡下农地整治权属关系调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利益均衡下农地整治权属关系调整的发展动态,以探求适应新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属管理的新机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通过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能、强化农民的有效参与、合理评定土地价值、开展权属登记工作等权属管理手段,有效治理农地细碎化并促进农业现代化。然而,中国农地整治仍囿于以工程技术手段改造土地物理属性,对协调土地资源重配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变化重视不够,坚持以农民为核心、统筹兼顾利益主体的多元需求,是权属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研究结论:权属管理要以"人地协调"为研究理念,以实现农地整治绩效最大化为研究目标,以农民利益保护为研究核心;要从制度设计和立法层面着手探寻多元利益主体的均衡路径,并从权属管理目标、主体、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实现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从农户视角揭示农地整治中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与农地整治模式的关系,探寻农地整治模式选择中的交易费用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因子分析、二值响应的Logit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农地资产专用性越强、不确定性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政府主导的农地整治模式;反之,农地资产专用性越弱、不确定性越小,越适合农民自治模式。(2)影响农户选择农地整治模式的交易费用因素主要有经济地理位置、农户认知和经济政策。研究结论:农地整治信息公开透明、农户享有充分的权利将减小农地整治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高农户对农地整治的认知,并更倾向于选择农民自治模式,减少农地整治交易费用,提高农地整治效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模式农地整治对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方法: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农地整治后,整治区户均生计资本总指数和生计资本耦合协调度分别增加0.106 3和0.091 2,其中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项目区分别增加0.143 3和0.129 6,政府主导模式项目区分别增加0.078 1和0.061 9,而同期未整治区分别增加0.010 4和0.006 4,说明农地整治是提高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和改善农户生计结构的有效途径,且新型经营主体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的作用效果大于政府主导模式。研究结论:应继续加大农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力度,创新农地整治实施模式,以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水平和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农地整治前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并分析不同模式的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差异。[方法]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不同农地整治模式下农户收入流动性差异。[结果](1)农地整治对农户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实施农地整治后农户收入有明显的"上升"流动趋势;(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的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家庭劳动力规模、农地经营面积和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收入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收入初始位置对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农地整治可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相对于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模式对农户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大。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农地整治,深化改革政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项目管理体制,大力创新农地整治模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整治,为稳步提升农户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成本收益理论、Logit与Tob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理论上,农地整治能提高耕地生产性收益与非生产性收益,降低劳动成本,但可能会增加土地和农机的使用成本,使得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2)实践中,农地整治对农户耕地转入行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非农就业状况对农户耕地转出行为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农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研究结论:现阶段,为活跃农村耕地流转市场,应加快推进农地整治、提高农地整治质量、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定耕地流转价格,以增加耕地流转市场的需求量;此外,应增加城市非农就业机会,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发证工作,以增加耕地流转市场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农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及其原因。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从农地整治项目区总体来看,农地整治后,耕地细碎化程度仅降低了1.79%;(2)实施了土地权属调整的土地平整区的耕地细碎化程度降低了12.20%,高于未实施土地权属调整的土地平整区(3.46%);(3)项目实施管理者对土地平整工程重要性的认知较低,且39.13%的项目实施管理者认为没有必要增加土地平整工程投资标准;(4)分别有24.88%和28.29%的受访农户不愿意进行土地平整和土地权属调整,且农户对土地平整会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的担心程度对农户土地平整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农户对土地权属调整会对自己不利的担心程度对农户土地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负影响。研究结论:(1)农地整治项目实施有助于减轻耕地细碎化程度,但效果不明显;(2)在农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土地平整和土地权属调整相结合,才能有效治理耕地细碎化;(3)农地整治治理耕地细碎化程度效果不明显,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江苏省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水污染、环境规制与高质量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熵权法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其次采用SYS-GMM法构建基准回归模型;接着以水污染为门槛变量,研究水污染不同程度下,水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效应;最后,从苏南、苏中、苏北3个区域出发研究水环境污染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污染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负向效应。江苏省的水环境规制总体上看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制约作用。随着水污染程度的加重,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抑制作用将逐渐减弱。江苏省三大区域的水污染、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从耕地外部性角度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耕地占用税的功能定位,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角度出发阐明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占用税设立的标准应实现基本的功能取向,包括保护耕地、遏制土地不合理利用、实现耕地外部效应内部化、为农业发展筹集资金、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等方面;(2)各省市耕地占用税占农地取得成本、建设用地出让平均价格比例差异性较大;(3)耕地保护作用日益凸显,但仍受到执行效果不显著、税率调整频率偏低等问题的限制。耕地占用税对耕地保护具有可行性,强化耕地占用税对耕地保护的约束力,宜从改进计税依据、合理确定税率、突出税收的主导地位、改变税收隶属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热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从单要素承载力逐渐演进到多要素综合承载力,研究内容涉及人口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资源承载力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区域人口经济规模的动态性特征,单一的、静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已无法满足国土资源与空间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需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逐渐向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转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程及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相关研究发现:多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在测算时大多是将单要素承载力进行简单的融合;承载力预警机制的研究不足,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阈值界定与关键参数设定方面还未达成一致的共识,还未形成全面适用的具体的临界超载与超载的关键阈值与预警指数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建设用地需求增大,耕地质量下降;矿业资源后备不足,地质灾害严重和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开发不足,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资源综合利用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国土资源综合整治规划中,应重点保护现有耕地;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保护生态系统、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综合整治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5.
China’s governments have a strong control over resources, such as land resources, and determine environmental policies for the nation.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production cost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land price and pollution cost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location selection. However, whether the current incompletely competitive industrial land market and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China would affect chemic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IA) is unclear. This study incorporates the land price variation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CIA into one research framework. Calculation methods of industrial land price variation (LPV),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RI), and CIA are established, to reveal their development level. Furthermore, a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TWR)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impacts of land price var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IA by using a panel data from 2007 to 2015.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s of land price var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IA between cities. The majority of the impacts of land price var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CIA are negative. However, the temporal change in the impacts are not as significant as the spatial change. Other control variables, namely, free trade, natural resources, and highway densit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文章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 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1)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2)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3)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 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其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决定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并探讨绿色文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江苏省为样本研究省份,基于315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分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实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结果]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绿色发展行为的中介和绿色文化的调节变得显著,且相较于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结论]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绿色发展行为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强化绿色文化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发展绩效,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理论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从资源价格角度初步提出了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的评估思路 ,立足于农用地本身的环境生态功能价值和社会公共效益补偿 ,从农用地环境效用的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方面提出评估模型 ,为完善农用地价格构成及农用地征用转用价格内涵的确定提供参考 ,同时予《农用地估价规程》中农用地转用生态补偿价格评估提出了初步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9.
赵爽  仇蕾  李昌彦  黄滨 《水利经济》2015,33(6):45-49
分析工业水环境监管利益相关者的委托-代理结构,得出委托-代理风险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工业水环境监管环境行政合同,建立以环境补贴为方式的激励机制、以环境监察执法和环境行政处罚为方式的约束机制、以中央监察和公众参与为方式的监督机制。构建工业水环境监管模型,得出激励-约束-监督机制的运行机理。最后设计监管合同的实施流程,促进工业水环境监管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进行平原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协调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由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承载力3个子系统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以山东省平原县2016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土地利用相关数据为数据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形式,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结合短板要素分析,对2016年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分值为0. 6051,处于较高等级;(2) 3个子系统中,承载力得分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经济承载力、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3)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没有处于危机状态的指标,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状态指数小于0,处于预警状态。[结论]平原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尚未有短板要素,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平衡;为提高承载力,从促进水土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树立"绿色"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