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经版图     
《中国新时代》2012,(5):12-13
1德国否决欧央行职权扩大提议 近日,萨科齐在竞选辩论中提出扩大欧洲央行的职权范围,使该行有权刺激经济。德国坚持一贯的独立强硬态度,否决法国总统萨科齐希望赋予欧洲央行刺激经济职权的建议。欧洲央行的授权仅包括稳定欧元区物价,并不包括支持该地区经济增长。投资巨鳄索罗斯表示,欧洲央行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其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处于边缘地位的欧元区国家,调整这些国家的债务结构和水平,使其重新保持借贷和偿还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日前在“2010亚洲经济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有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刘福垣在谈到当前国内物价时表示,物价涨几个点无需着急,物价上涨正是在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刘福垣认为,我们没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拉动内需物价就要上涨。  相似文献   

3.
解读     
《数据》2008,(3):7-7
两会热点凸显民生期待;天津将肩负中国经济新支柱使命;油价反常高企欧佩克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民生·微博     
《中国就业》2012,(2):10
罗慧(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教师):张德江副总理强调"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这是具有前瞻性的。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预计全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7%;总支出1.8万亿元,增长21.5%。给民生以愿景。我认为2012年的中国经济愿景,应该从象征性到实惠性转型。愿2012年,成为民生幸福年。范青(湖北省鄂州市乡镇干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高增长已进入第五年,2007年扩张依然强劲,2008年略有放缓,但发展更加均衡。美国次贷危机与超高油价是笼罩在世界经济上空的两大阴影,但新兴大国与美欧日共同牵引,世界经济不致脱离增长轨道,中期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6.
边杰 《中国企业家》2003,(10):150-153
有着参天大树的古寺是一个读书论道的雅静之地。2003年9月19日,《中国企业家》杂志月度沙龙在北京西山的大觉寺举行。跟日渐凉爽的天气比起来,气氛显得很热烈,有人慷慨陈词,有人针锋相对辩论……  相似文献   

7.
德国房价升、美国股市涨并非经济安全着陆,而是货币流入。德国失业率上升,根据《经济学人》发布的数据9月份为6.8%,最新预测今年GDP为0.8%,2013微增至0.9%。经济数据显示,受到欧债危机拖累,德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惟一让人安慰的是,到今年7月为止,  相似文献   

8.
《英才》2011,(12):74
《英才》:你怎么看欧洲的债务危机?能解决吗?蔡洪平:我认为欧债危机整体没有很悲观,如果我们把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他的结构并不比美国差,反而是非常好的。美国加州制造业强,但是和德国比,德国肯定比加州大。并且欧洲范围内,德国、法国、北欧都不错。现在的情况其实可以看成是欧元区从货币联盟走向财政联盟的过程。甚至  相似文献   

9.
税务资讯     
聚焦行业燃油税改革再次重提7月26日,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透露,相关部门将调整完善现有税收政策,密切跟踪国际油价变化,研究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燃油税尽快出台。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燃油税税率也不相同,如美国对汽油征收30%的税率,93号汽油零售价格约为每升43元人民币;英国税率是73%,油价约为每升12.2元人民币;日本税率是120%,油价约为每升7.5元人民币;德国税率是260%,油价约为每升11元人民币;法国税率是300%,油价约为每升10元人民币。征收个税引发二手房过户高峰7月18日,国税总局下发了…  相似文献   

10.
夏斌 《英才》2009,(2):31
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美、欧、日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而对美欧出口又占我国对外出口的40%左右,受此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下滑势头。从发电量、港口吞吐量、出口订单、工业产值、财政单月收入等一系列先行指标看,经济下滑的势头绝对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2,(8)
面对欧债危机和原材料价格下跌、货币政策影响等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轻纺城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发展创意经济、电子商务等新颖特色市场之路,中国轻纺城上半年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市场半年度成交额首次突破400亿元,逆势创新高.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各国都在发展轻量化卡车,以期减少油耗。因此,铝镁合金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了卡车上。锻造卡车铝轮圈的重量比铁轮圈轻50%;强度比铁轮圈增加5倍;具有散热快、真圆度高、动平衡好、操纵性好、漂亮美观等优点。因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将卡车铁轮圈换成锻造铝合金轮圈  相似文献   

13.
世经版图     
林静 《中国新时代》2012,(12):14-15
1德国2014年可望恢复快增长欧盟三年经济形势预测报告称,德国经济今明两年增幅均为0.8%,到2014年才恢复2%的强势增长,主因是德国内需强劲,企业保持高度竞争力,足以弥补外需不足和欧债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当下经济形势黯然,企业大幅压缩生产,今年第四季度内经济仍有萎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王建 《河北企业》2004,(12):4-5
<正> 从前三个季度的数字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9%以上已经没有问题,在粮食丰产和大量进口的背景下,CPI指数也将开始回落,全年应在4.5%左右。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物价平稳而实现了高增长。但中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隐忧。从国内看,主要是宏观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能否稳固,粮食增产的好势头能否保持,消费增长低落的势头能否改变;从国际看,油价及初级产品价格的强劲上涨是否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瓶颈制约,自二季度以来美、日、欧经济出现的增长率下滑势头是否会中断中国出口高增长的过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2005年中国经济是否仍可以保持住已经连续两年的高增长。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力来自投资、出口与消费,看明年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是要首先分析明年这三个方面的走势。本轮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而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方面,这是因为牵动投资需求的最  相似文献   

15.
四、工资、油价等诸因素的作用使企业迈入高成本时代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延续了前几年的一些特点,而且比以往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就成本面而言,工资、油价等因素的作用已使企业经营别无选择地进入高成本时代。  相似文献   

16.
珍心 《国土经济》2008,(19):31-34
油价上涨的原因仍是众说纷纭,不过油价上涨造成全球性的经济冲击是肯定的。 很多人都观察到:美国人的生活因油价而改变。毕竟,改变不了大环境,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石化公布上半年业绩,利润比去年大涨333%,看各大网站的评论是骂声一片,竟然找不到一个帖子是替中石化说话的。中石化、中石油招骂也是情理之中,一方面说国内油价还没涨到位,要继续涨,还哭穷说炼油环节一直是亏损;另一方面又购买数百万元的吊灯,志得意满地宣布中石化盈利能力独步全球,这样的表现如何让人说好话? 当国企的辩护士们为近些年中国国企的盈利欢呼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一个事实:中国的银行、电信、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大型国企业绩傲视全球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的管理效率比欧美企业更高,而在于它们拥有那些欧美企业所没有的条件:行  相似文献   

18.
还没等到中国“入世”那一天,北京一家公司的季先生已经开始为自己的那辆“切诺基”后悔了。“原先买车时油价便宜,现在油价涨得这么厉害,我开着这车,每个月光油钱就比人家高出一倍,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悔”,季先生望着自己那辆“油老虎”,几乎有些恼怒:“薪水没见涨,可油价却飕飕地涨个不停,实在让人看着心慌。” 说这话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刚刚在10个月内经历了第6次上涨。8月17日,国家计委负责人称,由于国家市场石油价格波动,国家决定再次将汽油出厂价由每吨3135元调整到3240元,柴油出厂价由每吨3760元…  相似文献   

19.
郑良芳 《数据》2005,(1):18-19
2004年全球经济全面复苏,出现了高增长.据世界银行于2004年11月16日的一份报告预测,2004年全球GDP比上年增幅达4%,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美国、日本各增幅达4.3%,比上年高1.3个和1.8个百分点.美国尽管经历了就业增长低迷、双赤字,以及能源价格急剧上涨等多重影响,但经济增长仍强劲,目前通货膨胀率已达3.4%,美储联已连续5次升息,将基准利率从1.0%上调到2.25%,以预防通胀威胁.2004年日本经济发展经历了先喜后忧,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6.3%、1.1%,三季度由于外需不振影响经济只增长0.3%,有的预计全年经济只能增长3%.欧元区经济预计增幅为1.8%,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与美国、日本经济相比较,欧洲经济增势相形见绌,除了传统的高福利政策带来的财政支出过大、高失业率等问题外,面临油价上涨和欧元强劲升值的新难题,油价上涨对欧洲国家经济打击要远大于美国.发展中国家经济预计增幅达6.1%,创30年来最高水平.而东亚经济在中国牵引下增长率可能达到7.6%,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出口的迅速增加和内需的持续强劲.  相似文献   

20.
石油价格从每桶147美元降到每桶40美元以下的"过山车"效应,曾引起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妄下评论:是中国等国家对石油需求的加大而导致油价暴涨.而德国学者恩道尔敢说真话:"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无法控制的炒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