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物品,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它成为了我们代步出行的一种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我们身边的好伙伴,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群体在宣传媒介里对汽车的选择以及审美需求的满足,在汽车营销视觉宣传中引入了波普艺术元素的设计形式来提升产品宣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波普艺术(popular art)是流行艺术、大众艺术,它追求流行、时尚、大众。波普艺术通过拼接、大色块、夸张、重复罗列的造型、不同的符号、重复的图案等方式表达出设计的美。为了更好地在汽车营销中释放更多的精准销售信息,凸显车型的产品定位,增加其在各媒介中的曝光以及关注。本次论文针对波普元素在汽车营销视觉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社会》2014,(15):113-113
4月21日,由《AUTOBILD汽车画刊》举办的2014“汽车设计大奖”评选揭晓。斯柯达Octavia全新明锐斩获“A+和B级车组”2014汽车设计大奖。作为上海大众首款MQB平台车型。斯柯达Octavia全新明锐的突破性外观造型设计体现了精准、简约、永恒的设计特点,将时代感、艺术感、功能性与设计性精准结合,打造出一款兼具时尚、动感、隽雅的汽车产品,得到了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且人们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也日渐提高,汽车的造型设计也日渐被人们所关注。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么在汽车造型设计过程中融入中国元素,对于满足消费个性化需求,以及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均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元素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阐述了汽车造型设计融入中国元素的必然性,并以实例为证论述了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汽车对很多人来说,已不完全限于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人们对汽车造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普通车迷来说,也许最多关心的就是这车长得什么样,而对一个即将购车的准车主而言,汽车的外型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要素。现代汽车造型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世界各大车厂都在汽车的造型方面倾注了大量人力财力。在不断的竞争和对未来汽车世界的探索中,造型设计师们得到了大力的支持,这是汽车造型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各车厂对造型的重视和培养人才的情况。意大利的优势意大…  相似文献   

5.
自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第一辆汽车以来,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审美观和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汽车造型由最初的厢型向多种多样的流线型演变。在汽车造型的发展史中,每个时期的汽车造型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及自己的特点,都在汽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厢型 早期的汽车是“没有马的马车”,这种马车造型的汽车,从整体上看是四方形,可以称为厢型。真正意义上的厢型汽车是带有车蓬和车门的。1908年,福特汽车厂推出的T型汽车是厢型汽车的开端,也是其典型代表。T型福特车把汽车从贵族及有钱人的专利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说明中国风在汽车造型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首先提出了民族风格的定义,分析对比了欧美与韩日发达地区汽车造型的民族风格;接着叙述了中国风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强调了中国风一定能被应用到汽车造型包装设计中;最后,以江淮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IEV5为例,系统阐述中国风在汽车内饰与外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早日确定我国的汽车造型包装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7.
栾寅征 《汽车观察》2011,(11):100-103
"一个方盒子、一间小屋子、一条船,这就是世界汽车造型的发展史。"业界颇受争议的明星设计师Chris Bangle曾经这样概括汽车造型的演变过程,然而,更多的人正在勾勒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汽车观察》2011,(10):115-115
CLASS-A曲面设计是汽车整车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贯穿造型创意和工程设计的纽带,在造型设计工程化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控制特征品质和造型细节。同捷公司拥有百余名富有经验的汽车造型创意开发队伍,通过几百个车型的开发,不断探索,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栾寅征 《汽车观察》2011,(11):94-97
设计一辆汽车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商用车更是如此。"完成一件这么大尺寸的汽车设计作品,你是怎么处理好细节上比例关系的?"这是第一次见到王阔时的情景,在第四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实车评选现场,和其他参赛选手展示的轿车不同,身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造型所二维造型室设计师的他带来了一件"分量"十足的作品:一辆重型卡车!这无疑引起了在座评委的好奇心,纷纷在比例把握、线条处理方式上集中提问。之后,《汽车观察》记者走进王阔的工作室,他和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汽车造型设计是在汽车整车总布置和车身总布置初步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汽车获得具体外形和内饰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汽车(特别是轿车)车身造型的流行式样经常在不断更新、变幻难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如果仔细加以观察推敲、拨开迷雾,总能找出其共同的基本趋势,从而作出预测。其实,车身造型的发展与车身的生产方式、使用要求以及时代特征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借鉴国际知名时装预测专家玛丽·加格纳的"周期论",通常认为,汽车(主要是车身)的更新换代大体上8-10年为一个周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述周期已在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1.
服装无论作为产品还是艺术品,最终都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来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服装设计的行为,是在商业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造型活动的行为,服装设计艺术应归属于造型艺术。 各门类艺术间造型的差异 由于造型艺术的门类不同,造型活动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绘画艺术——画家通过描绘具象或抽象的形态、色彩来传达艺术家的感受,这种绘画造型的形式,具有二维平面的特性。雕塑艺术——雕塑家利用不同的软、硬质材料,采用  相似文献   

12.
汽车,作为便利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在选购汽车时,不仅要考虑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更为直观、直接的决定因素是汽车的外观造型和色彩效果,突出醒目,搭配协调的色彩能直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色彩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要遵循“尺度与比例”、“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美学的三大原则。形是体、色是衣。好的汽车不仅要求形体美,而且要求色彩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汽车造型自主设计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但是,另一个现象也值得重视,那就是很多企业在造型设计上依赖国外公司。曾有欧洲设计师如此评价中国的车型:"看起来很亲切"。这话说得十分含蓄,言下之意,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带有欧洲车型的"影子",模仿痕迹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4.
汽车造型、发动机技术、安全装备是今年国内消费者最主要的购车关注点,银灰、黑色车身、深色配金属内饰将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汽车色彩。  相似文献   

15.
"把造型设计作为战略来抓!造型研发投入在前期投入中所占比例很小,花钱做好绝对物超所值。"意大利设计·乔治亚罗公司(Italdesign Giugiaro S.p.A)未来发展部门经理Marco Volpengo接受《汽车观察》记者专访时语重心长地说。Italdesign是一家意大利的老牌汽车造型设计和工程服务公司,已有超过50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6.
闫建爽 《玩具世界》2023,(6):116-118
文章通过对斗牛犬造型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其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进一步对斗牛犬造型与大漆材料结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创作提供延伸空间,以实现在传承传统漆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出具有现代美感的斗牛犬造型的立体作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材料在陶瓷艺术中的发展地位越来越高。造型作为改善陶瓷产品风格的重要手段,其制作工艺对材料的选取要求非常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陶瓷产品的造型设计,深入分析综合材料对其造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熊猫在设计上体现了圆润可爱的特点,符合车辆定位。吉利在这款车上完成了造型设计的华丽转身,熊猫的造型也体现了当下中国汽车造型设计研发的现状和市场的接受状况。具有样本价值,荣获最佳造型奖。  相似文献   

19.
1945年美国福特公司重振旗鼓,调整技术班子,经过几年努力于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的福特V8型。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也形成整体,车身两侧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车头车尾基本对称,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称为“船型汽车”。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不仅在外型上有所突破,而且首先将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造型上。所以,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不论是美国还是欧亚大陆,不论是大型车还是中小型车,多采用了船型车身。如美国通用的旁蒂克·博纳维·维斯达、雪佛兰BE…  相似文献   

20.
李琳 《汽车观察》2022,(11):22-24
<正>在造型设计方面,中国品牌不仅补上了短板,而且借着电动化变革的东风而走得更远。传统燃油汽车历经百年时光变迁,在造型设计方面早已定型。20年前,中国品牌汽车在外观设计上一直是国外品牌的模仿者、跟随者,当时连自主改动一个车灯都是不小的难题。伴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品牌不仅补上了这方面的短板,而且借着电动化变革的东风而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