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娟  嵇大海 《新智慧》2008,(12):43-44
这是一件借款合同纠纷引发的虚假出资和过错责任案件。案件涉及多种民事法律关系,案件被告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公司追加注册资本的验资业务过程中未发现股东有虚假出资行为而出具了验资报告,因而被法院判决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而对除应补足出资的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则判决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缺失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股东在实践中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违反出资义务。其中,股东抽逃出资就是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表现形式之一。股东抽走作为信贷基础和责任基石的出资,会对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产生一定的危害。现行法律法规对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的规定比较欠缺,这可能会对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来对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进行探讨,主张应进一步完善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股东有限责任的制度安排下,为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股东必须履行法定的出资义务.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股东瑕疵出资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相当普遍.围绕股东瑕疵出资的法律规制这一命题,本文对瑕疵出资的产生原因、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理基础、相关主体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现行法律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只是丧失经营资格。有限责任公司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注销登记前仍具有法人人格,能够成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公司股东如果在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不履行清算义务,就应对公司的债权人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民事责任性质有不同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因此确定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关法律仅确认了损害赔偿民事责任,未对责任性质予以规定。笔者认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6.
未足额出资股权转让中责任归属的判断基础为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而转让合同效力认定应遵循民法中的合同效力规则。转让合同确认有效或因未撤销、被追认而有效时,应由受让股东单独承担对公司的补缴责任和对公司债权人的赔偿责任;转让合同确认无效或因被撤销、未追认而归于无效时,对公司的补缴责任除恶意串通情形下由合同双方当事人承担外,一般应由出让股东承担,但对债权人的赔偿责任则应由合同双方当事人承担。  相似文献   

7.
现今社会,广告充斥着人们生活的空间,随之而来的是虚假广告的恣意横行。从SK-II到三鹿奶粉,从"藏秘排油"减肥茶到亿霖集团,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虚假广告的危害。在此类虚假广告中,荐证人往往以虚假陈述这一方式替广告做虚假宣传,对此造成的损害,荐证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本文借鉴英美法中虚假陈述的侵权责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了广告荐证人在故意或过失作出虚假陈述的情况下,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SK-Ⅱ"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之后,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一问题理论界已基本达成肯定的共识,但就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的适用、责任构成要件以及免责事由等问题依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认为,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的是连带的侵权责任,代言人的外部责任认定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内部责任认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9.
“验证企业资本 ,出具验资报告” ,是注册会计师法定的审计业务之一。近年来因虚假验资报告而引发民事纠纷不断出现。本文以注册会计师验资业务为切入点 ,阐述了验资报告的法律性质和作用 ,从法意上探讨了虚假验资报告的判断标准。从现行法律出发 ,结合法理和司法审判实践认为 :虚假验资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是侵权性质的民事责任 ;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而过错的判断标准应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虚假验资报告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文章还对虚假验资报告除委托人以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范围作了界定、对虚假验资证明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和顺序等其它民事责任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这些修改和完善有利于公司的设立和发展、鼓励投资及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但对虚假出资的规定,尤其是关于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公司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有鉴于此,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我国关于完善虚假出资民事责任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关于此问题的立法修改和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资本充实责任是由公司发起人共同承担的相互担保出资义务的履行、确保公司设立时的实收资本与章程记载的资本相一致的民事责任。资本充实责任是发起人在公司设立后承担的法定责任、连带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具体包括认购担保、缴纳担保、差额填补和出资损害赔偿等内容。我国《公司法》对资本充实责任的规定存在法条表述不严密、责任体系分配不合理、责任内容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典型组织形式,公司制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一般认为,公司是由两个以上股东出资构造出来的,能够独立对自己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公司是法  相似文献   

13.
论瑕疵股份转让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责任公司中存在的瑕疵股份转让问题,我国一直没有法律明规定,但从维护交易安全和效率的价值目标出发,法律不应为其转让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因此,对出资不实的瑕疵股份,只要令其承担补足责任,转让股份的效力仍应受到法律认可;规定股份受让人“合理信赖”其受让股份,是否承担相应责任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股东出资不实,新老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民法中,民事责任能力经常适用于侵权法领域,是侵权责任承担的基础,然而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该制度受到一定的质疑和冲击。因此本文从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性质来分析了民事责任能力的实质,用反面论证和正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民事责任能力究竟是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还是实施侵权行为的能力,并得出民事责任是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有限责任制度将投资风险从股东转移到债权人,造成二者利益失衡,诱发了过多的风险性投资。为此,必须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尤其是因公司故意或重大过失而产生的侵权之债,必须要求股东按投资比例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6.
现行公司法尽管大致有16条涉及民事责任和民事救济内容,但从总体上看,民事责任制度极不完善,民事救济的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在第十章“法律责任”中,绝大部分条款是关于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规定,仅有4条涉及民事责任。为此,在公司法的修改中,应当进一步完善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合法利益的民事责任制度。本文在比较各国立法的基础上,对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民事责任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完善我国公司股东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种保护公司债权人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在于法院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否定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让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在这个意义上,修改我国公司法时,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于完善股东民事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起人作为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并承担公司筹办事务的创始人,与一般股东相比享有更为广泛的权利,在公司成立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健全公司人格、保护公司利益、保障第三人债权,明确发起人资本充实责任十分必要。发起人的资本充实责任主要包括认购担保责任,缴纳担保责任,价格填补责任和出资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通常是由于过失或欺诈,无疑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但由于种种原因,注册会计师在毫无过错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此时由于法律上无明确规定能使用无过错责任,但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又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而只能采用公平责任归责原则。为此,必须充分考虑无过错虚假审计报告的特殊性,真正公平地认定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在办理验资结算业务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代理公司垫资验资行为的管控措施,防止出现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结果,降低商业银行对外承担经济责任的风险,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