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2015,(34)
我国对房产税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然而整个改革过程中公平性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因为只有在公平原则基础上的税收和税负才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全社会进步。通过对我国在上海和重庆市试水征收房产税实施现状的研究,站在公平视角下发现当前我国房产税改革制度中存在公平缺失问题,及如何有效改进的措施,从而促进房地产税实施更加公平有效,同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48)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并根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世界各国普遍征收。随着经济和人均收入增长、城镇化率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自2007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但也隐藏着房价畸高,库存过大等泡沫。本文针对沪、渝两市房产税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房产税的推进及改革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调"措施,然而收效却不明显,因此"税调"被提上了日程。以实证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房产税改革在武汉市的接受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通过研究居民的反应来考察武汉市房产税改革的可行性与否与可行程度,并为政府部门相关决策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口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优化消费结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6和2018年CFPS数据,综合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机制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讨空巢与老年家庭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空巢会降低老年家庭总消费支出,不利于消费结构优化,经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年家庭消费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银发产业和缩小消费不平等方面着手,来推动老年家庭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辉 《现代商业》2014,(2):188-189
本文以1998年到2008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建立社会保险支出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固定效应模型作为基础理论;再运用我国27个省1680个县和县级市2008年和201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引入DID模型分析我国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评估结果发现,新农保政策对农民消费的增长贡献率达35%以上,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消费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率却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尤其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趋于扩大化,这使得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消费之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也对可持续消费的代际公平消费与代内公平消费形成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以推进居民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建立健全居民可持续消费的责任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导向作用,确立居民公平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导向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7.
2011年,我国政府决定在上海、重庆两个城市实施房产税改革试点.房产税被认为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打击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有效手段.从重庆、上海两个城市的房产税改革试点情况来看,虽然两个城市实施房产税改革的政策内涵有所不同,两个城市的房价走势也有所差异,但改革试点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基本一样,包括房产税计税依据不合理,免征条件过宽;房产税税基窄、税率低,影响力过小;政策设计不完整,作用难以发挥等.应进一步明确房产税改革的政策目标,拓展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加强房产税改革的政策内涵设计,强化房产评估体系建设及监管力度,更好地发挥房产税在调控房价、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Heckman模型,采用2002年、2004年和2007年美国都市住房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房产税对美国家庭住宅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住宅权属选择方面,房产税具有负的影响效应;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更倾向于拥有住宅;随着单位面积上房产税税额的提高,具有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其住宅权属需求受到房产税的冲击更小。在住宅消费需求方面,房产税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且对美国不同类型的家庭住宅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收入水平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有更高的住宅消费偏好,随着单位面积上房产税税额的提高,其住宅消费需求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份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城乡互动发展水平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协同效应关系,并从消费总量和消费支出类型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城乡互动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消费总量来看,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增加,从消费支出类型来看,相较食品衣着等传统消费...  相似文献   

11.
12.
陈玉婷 《商》2013,(14):161-161
本文通过构建相关计量模型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房产税将会导致房价下降。结合模型实证分析结果,税制设计合理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和国家信贷政策、地方公共支出预算相互配合等的政策组合能够有效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3.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央把扩大内需作为缓解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扩大内需主要就是扩大消费,特别增加居民消费需求。通过对泰州三大需求之一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泰州居民消费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与需求,进而提出扩大居民消费,推动泰州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房产税的税率设计是其税制建设的核心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房产税税率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本文以浙江省Y县为例,从家庭收入负担能力和政府财政收入需求两个维度对房产税税率设计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深化我国房产税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数据(RCRE),实证分析农户参保决策、政府农险补贴强度等因素对农业产出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政府补贴模式下的农业保险,对农业收入的激励强度明显不足,对农业产出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而且农险参保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依农业种植结构存在典型差异,主要表现为对粮食产出的挤出效应。其原因在于农户家庭福利实现向务工集中,农户生产重心从粮食种植向非粮产业过度转移。这都使得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严重偏离了政策的预期目标。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修正城乡产品定价扭曲,增加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同时加速探寻政府-保险公司的农险合作模式以提升农险赔付水平,强化农险的收入补偿能力,保证农业保险预期的制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苗慧 《中国商论》2024,(7):45-48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为尽快恢复经济复苏增长并推动国内大循环,加快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就离不开对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引导及其消费潜力的释放。近年来,以大数据、5G、人工智能为依托的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深刻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消费领域自然也受到其深刻影响。文章基于2017—2021年全国主要9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及其各维度的作用效果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潜力及其消费支出维度、消费收入维度和消费环境维度均有积极作用;(2)数字经济对促进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3)相对居民消费潜力中的收入和支出维度,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环境维度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阮钦  张治觉 《消费经济》2007,23(3):52-55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1990-2004年全国29个地区的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政府支出对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缩小各地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差距,我们应该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与财权,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国家的经济规模与人均GDP不断攀升,房产成为了家庭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价的波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美国50个州2014-2017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房价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富效应和抵押品效应作用下,房价上涨提高了居民的资产价值和信...  相似文献   

19.
信磊 《消费导刊》2022,(7):13-16
房产税政策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诸如促进土地合理配置、引导资金流动、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等重要作用,进而对我国经济的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9年30个省得样本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以试点省份上海和重庆为处理组,以其他省份城市为对照组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房产税政...  相似文献   

20.
基于LPR改革以及2013年至2021年1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LPR改革对全体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有正向影响,因为LPR改革引发的贷款利率下降拓宽了银行的盈利空间;(2)LPR改革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投放的影响有异质性,国有大型银行受到的影响大于中小银行。这是因为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信息搜集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绿色信贷的声誉效应和银行风险结构方面存在差异;(3)LPR改革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影响的差异具有滞后性。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对LPR改革具有反应期,商业银行信贷资源有限,银行需要在前期的贷款到期后才能投放新的贷款;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推进LPR改革的谨慎性使得LPR下降幅度较为缓慢。研究表明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应考虑其对绿色金融的影响,同时在绿色金融发展中应给予国有大型银行更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