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纽约有一位心理学医生,执业多年,绩誉卓著。他在即将退休时,归纳总结出对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个字。头两个字是“要是”。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都花在缅怀既往上,后悔当初该做而没有做的事,“要是我那次面试前准备的充分一点就好了”、“要是我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这些人沉而于懊悔之中不能自拔,结果对精神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和浪费。矫正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抹掉“要是”两字,改用“下次”即可。一旦事情办糟了,应该对自己说:下次如有机会我一定抓住。在人生中,懊悔就像是一剂慢性毒药,它在你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勒庞之战     
当2015年5月4日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FN)在党代会上做出终止该党荣誉主席让-马里·勒庞(Jean-Marie Le Pen)职务的决定,87岁的老勒庞处之泰然,还跟守候在总部门口的记者开起玩笑:“这帮人想干掉我,如果我死了,你要帮我作证不是自杀.”这已经不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遭遇类似的政治风波,跟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他的对手是自己的女儿.  相似文献   

3.
春游黄山     
高天 《中国高新区》2009,(5):120-121
游历黄山,一直是我的向往和追求。这次春游黄山,完全是一次临时动议,是一次没有预先计划的旅行。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春游黄山却让我不枉此行,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刘风 《中国报道》2012,(3):62-64
在40岁的年纪,他决定重新出发。“这是我最后一次创业了。成和败都不重要,人生在于过程。如果输了我就真的退休了。”  相似文献   

5.
“城市物业管理”这一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真正含义,更不了解它将对今天的中国城市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李少华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拓荒者和开路先锋,他经历过“文革”的磨难,上山下乡,回城后上大学,当了国家干部,干过外企,留过学。丰富的人生阅历,不仅磨炼了他坚毅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敏锐的眼光,他善于把握自己人生座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上事业的高峰,最终实现了他的理想──一个将军的梦,只不过他统帅的不是现代化军队,而是一支活跃在首都和我国各大城市中,与人们个活息息相关的“特种部队”──城市物业管理大军。 ──编者  相似文献   

6.
《东方经济》2003,(5):72-72
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  相似文献   

7.
凤县凤州镇苍坪村在这次大震中,灾情严重。凤县县委组织部的领导到村上查看灾情,走到村委会主任罗永庆家门前,看到他家的房屋倒塌,便委托村支书叫他回家一趟,了解他家的受灾情况。可叫了几次,他才匆匆赶来,双手沾满了泥浆,原来他正在给受灾群众搭建抗震棚。当听说要到他家查看灾情时,他阻拦道:“去看别人家吧,我家的就不用看了,我是党员,我自己能解决”!  相似文献   

8.
当下有关国企的群言粥粥,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在九百多年前写的一篇寓言:有个人准备去打猎,却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它袭击兔子,野鸭子不会飞,跌落在地上,再投,再跌,如此反复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说:“我是一只鸭子,你宰了我吃掉,也是我该当的,何苦这么乱抛乱扔地折腾我呢?”猎人大惊道:“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抓到兔子,怎么你竟然是鸭子呢?”野鸭子一屁股坐到地上,朝猎人举起脚掌笑道:“你看看我这脚手,是可以抓到兔子的么?”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挨打原因 彼得的母亲一下班回家,彼得便向她诉苦:“妈妈,今天爸爸打我两次了!” “他为什么打你呢?”妈妈问。 “第一次是我让他看了写满2分的记分册。” “那第二次呢?”妈妈急着问。 “第二次是爸爸发现那记分册是他中学时候的。” 哪种动物 老师问一位一年级学生:“有一种动物有两只脚,每天早上太阳公公出来时,它都会叫你起床,而且叫到你起床为止,是哪种动物呀?” “是妈妈。”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要求:“学生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习作,提出“会写常见应用文。”北师大小学十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安排了一次撰写考察报告的综合活动,照应了以上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将这次综合活动进行有效安排,学生看得仔细,写得轻松,改得合理。回顾教学过程,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上一篇,我们谈了放下贪念。这一篇,我们来谈谈人生之苦。 最近有弟子来看我,他说刚经历了一场人生之苦:牙痛。看他神情萎顿的样子,我明白这场牙痛对他来说,不亚于一次风暴洗礼。他告诉我,起初是从那颗蛀了的龋齿开始,疼痛先是一点,然后弥漫至口腔的角角落落,最后裹挟了整个大脑。“痛不欲生啊!”,他说,那几日茶饭不思,百事俱废,“各种止痛办法都试了,没用,痛起来连死的心都有了!”  相似文献   

12.
婚姻如磨盘     
我也知道,写文章是要励志的,要鼓励青年好学上进,大步奔向成功,不该写些动摇军心的文字,但实在忍不住想说说婚姻问题,动摇一下人们对爱情的“军心”,因为它的重大,如第二次人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三年前,我和女友结婚了,为我们的爱情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面对将要厮守一生的恋人,它表示着不准反悔。我猜想,领结婚证的刹那,进行仪式的途中,是不是有人想悔牌?结婚后我开始想,人如果有前生该多好,这样就可以先品尝一次结婚的味道,看看这个未可知的路上是鲜花还是荆棘,光明还是黑暗,幸福还是不幸,升华还是挽救……我,还有无数的青年男女也许都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3月2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西部儿子:我为什么不回家》的文章,一位在北京生活了8年的西部青年在文中向人们讲述了他三次回家又三次失望地离开的伤心之旅:第一次回家,他带回了大学母校为希望小学捐献的8000元现金,打算通过有关部门转送给贫困山区的学校。但是当他看到接待部门丰盛的酒宴,听到该部门欲将这笔钱给本部门人员发工资时,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这次回家是否值得。第二次回家,是想帮助一位朋友将其自主开发的一项专利成果推向市场。但是在争取当地政府的科技立项时,主管人员连他们的申请报告看也不看一眼,就…  相似文献   

14.
初见郝玉山,是在一家餐厅。中国人大都认为,在饭桌上是最易建立感情的:得知我们要采写一些人的创业故事,保定高新区的领导帮我们联系了郝玉山,于是就有了这次饭桌上的“会晤”。我们告诉他,写他的创业故事,也是为了给后来的创业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一个人问美国作家海明威:“哪种写作方式是最好的?”“从左向右写”海明威答道。 魔箱 一个乡下人第一次见到电梯,看到一个老妇走了进去,门关上了。过了一会儿,电梯门又打开了,一个漂亮的小姐走了出来。这使他很奇怪。于是对旁边的人说:“要知道有这样好的魔箱,我就把老婆也带来了。”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在今年3月第九次全国人大会上,与会代表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特别是朱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情景十分感人。为什么这次机构改革要如此痛下决心,它的意义究竟何在呢?以下摘录几位专家的论述,相信可以帮助读者增强对这次机构改革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茅于轼:这次机构改革与以往“本质不同”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资深经济学家茅于武说,这次改革从“经济基础”上看,与以往有本质小同。他说,自1949年10…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庆祝变得更老了,我曾经写下人生教我的45个功课。这是我写过的最叫座的专栏。我这把老骨头已经90岁了,所以,再一次,我在这里呈现这一个专栏。”  相似文献   

18.
守望心灵     
有人说,他写的是“一句诗”,也有人说,他写的是“科学诗”,还有人说,他写的是“哲理诗”。其实,无论怎样称说,他写的诗正如叶永烈所评价的那样,“它像警句那样短小精悍,叩人心扉;它像寓言那样寓有哲理,给人教育;它像诗歌那样富有形象,使人联想。”  相似文献   

19.
倾听的魅力     
任小健 《魅力中国》2014,(22):207-207
星期天的晚上,已经是九点多钟了,儿子还在床上蹦跳,死活不肯睡觉。因为明天还要上学,我和他爸爸好话歹话说了一大堆还是不行。这时,我很生气的问了一句:“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看看我的脸,轻轻地说“我害怕。”“害怕?”我很奇怪。“今天咱俩不是看那个恐怖片吗?我一想那个布娃娃就不敢闭眼睛。”我使劲的一拍头,原来原因还是在这儿。“为什么?”我耐下心来问儿子。儿子指指阳台说“咱家也有一个布娃娃,就在阳台,万一我睡着觉,他也活过来,跑来杀我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都市影像     
我们很少说“汉僧”“元增”“清僧”,如果说,必定要说法号。但是唐僧我们就知道在说谁了。其实唐僧多了,但是最伟大的人像最伟大的树,别人总是生活在他的影子里,所以有了唐僧之后,我们就不知道唐朝的其他和尚了。 但是参拜唐僧的人又有多少了解唐僧呢?唐玄奘的“奘’字,我写了多少遍都记不住。他的俗名祎,陈祎,我一直读成陈伟,像我一位同事的名字。查了字典才知道;读yi(衣),我读错了20年。还有唐僧的口音,我们受电视影响,总觉得他说普通话,实际他是满口河南话。他的家是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缑字读勾,不读侯)。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