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发展,人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再一味地沉迷于忧郁、焦虑的负性情绪,反而更多地关注自身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作为行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保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以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阐述等方法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指出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提出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加强幸福感教育、建构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增强感知幸福的能力等方法策略,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组成结构与自我概念结构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问卷和自我概念问卷对3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总体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①性别与学科在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在自我概念的子维度存在一定差异(P=0.008,P=0.014,P=0.021,P=0.011)②个体的自我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及结构。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韩维锦  黄培培 《魅力中国》2011,(5):82-82,79
作者探讨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结构等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及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方向,旨在更好地认识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李雪 《魅力中国》2011,(10):238-23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0名新乡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生活事件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而性别、年级和年龄段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结论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影响医学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胡爱珍 《黑河学刊》2014,(10):73-74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消极因素,心理困惑导致大学生失意或行为过激等负性事件逐年增多。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关,如果大学生幸福感增强,就能以真诚、热情、自信、乐观等积极心态面对生活,这样就能更好应对挫折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陈桂兰 《魅力中国》2009,(15):187-18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借助于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研究,意在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情境变化的灵活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潜能的发挥,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同于以往。对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与整理。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内涵随着其研究的深入不断丰富,研究方法多以传统的社会统计调查方法为主。以整个社会的大的发展背景而言,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为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消费支出、手机游戏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别、体育运动、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对幸福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应该减少显性消费、手机游戏方面的支出与横向比较,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并归纳了当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得出结论.认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群体差异.目前,亟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信心体验,也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以提升大学生对于幸福标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四个年级共20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收回有效问卷192份,得出如下结论:自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检测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工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和生活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人格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EPQ-RSC)对随机选取的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除了对健康的担心该因子外,神经质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其他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外向性的人格特质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其他各因子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相关.学生个体需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幸福感水平;学校应完善有关设施和职能,多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国家应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优化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环境;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旅游活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成果,从国内旅游者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增加游客幸福感,提高旅游质量的对策:完善休闲公共服务,健全旅游安全救援体系;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倡导绿色出行理念、环保出行、亲近自然。  相似文献   

16.
张卓 《新西部(上)》2013,(Z2):167+171
本文阐述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要通过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主观幸福感;要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以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池琳琳 《魅力中国》2013,(19):199-200
社会支持其对身心健康和其他情绪情感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社会支持在缓解个体心理压力。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重要影响作用。90后大学生作为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和现代大学生的主力军,对其社会支持的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90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传统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集中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状态,而对幸福、快乐、满足等积极情感缺失的研究非常少。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念来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快乐、幸福的心态的同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三名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观幸福体验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探讨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他们的特殊之处是既有母语和信仰,又有特殊的求学经历,这些都对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深刻影响。研究主要从求学经历、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索维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90后是当前大学生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环境的变化,90后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价值观功利、集体观念淡薄、心理承受力弱、交往欠缺、叛逆等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