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开采过程中及开采后会导致地表沉陷,我们可以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煤层开采沉陷预测,得出地表下沉等值线图和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通过沉陷预测结果可以为土地复垦及地表沉陷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以后煤炭开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改进积分型Richards方程对辽宁西部某区域的地下水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合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结果动态分析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潜水位的变幅,并评估潜水位动态变化对区域地下水盐碱化的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积分型Richards方程可实现非均质土壤下地下水的动态数值模拟,相比于传统算法,其计算质量和时间都更为精确;开采方案1下其潜水地下水水位变幅在1.2~1.5m之间,方案2下其潜水为变幅在2.5~4.8m,方案2其对区域盐碱化的环境影响程度更高,较易发生盐碱化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煤炭产业与开采技术快速发展。然而,随着煤炭资源开采速度加快,地面沉陷等问题难以彻底解决,给矿区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在回采过程中,采取部分充填开采技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宽条带充填全柱开采的地表沉陷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1967年首次采用条带法开采“三下”压煤以来,先后在全国10多个省、100多个采区或工作面进行了条带开采,有效地减小了地表下沉,但同时也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受条带开采宽度的限制,也影响了煤炭开采的效率。充填开采可以在减小地表沉陷的同时,较大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回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例详尽介绍了煤矿承压水开采时确定安全水位标高的计算方法,为工程技术人员在相似条件下计算带压开采时的安全水位提供参考,为矿井实施疏水降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元煤矿为生产矿井,大部分工程已建成运行多年。由于煤层赋存和保护煤柱留设的原因,导致地表出现了4个较大的采空区。我们采用概率积分法对未来开采的盘区进行沉陷预测,将预测结果与现有老采空区的地表沉陷观测进行对比,确定预测方法及预测参数选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煤矿企业由于开采地下资源,采区上方的土地受到破坏,地表出现开裂、倾斜、沉陷、积水;地面农作物出现减产,严重的造成绝产;房屋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倒塌,其它建筑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上述行为,构成了侵害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关系。 一、土地塌陷的民事责任 土地的破坏,是开采地下资源引发的。与故意直接侵害行为不  相似文献   

8.
榆树泉煤矿由于下5煤层大部分火烧,火烧区及老窑积水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巨大安全隐患。采取合理安排煤层群开采顺序和工作面开采顺序、井下排水、地表冲沟治理等安全技术措施,有效解除了火烧区及老窑积水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实现了火烧区水体下的安全经济开采。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解决豫西浅埋"三软"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顶板易冒落、地表易沉陷等问题,本文以豫西某矿浅埋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基岩顶板来压垮落理论、地面沉陷力学模型和现场技术实践等方法,对采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顶板活动规律、地面沉陷力学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分析并制定了采煤工作面回采顶板控制过程的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榆树泉煤矿近年来对煤炭开采对地表损害的机理分析和研究,总结介绍了由采煤沉陷引起的地表裂缝、塌陷的治理方法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采矿引起的地表沉陷,对采区的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安全使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计。平地变形的预计比较成熟,而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需要将平地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值与山体滑移量进行叠加来预计。本文通过对某矿302、303工作面实测值和采用概率积分法得到的预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该矿黄土沟壑地形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泰莱盆地浅层地下水是泰安、莱芜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剖析浅层地下水位变化机制可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2016—2020年地下水水位数据作为目标变量,从气象、地表影响、含水层固有水力学特性及人类活动4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取12个特征变量建立了泰莱盆地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模拟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Random Forest)。研究结果表明:泰莱盆地地下水位主要受降水影响,贡献率达16%,泰莱盆地地下水动态类型可以归结为降水-开采类型,宜根据降水条件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张学亮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1):158-158,160
本文介绍了煤矿开采沉陷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煤炭开采沉陷区的地质灾害。重点论述煤炭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并就煤矿开采沉陷区的治理措施进行阐述,为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充填开采作为一种新型的采煤工艺,正在进一步的被推广应用。其既是"三下"开采最常用的采煤途径又是绿色工程开采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充填工作面的充采比例是现在采煤技术中的一项新课题,本文主要介绍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五沟煤矿通过对充填工作面采用铺网技术提高工作面充采比例,以此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同时也能控制环境灾害,对于矿区生态复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刚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5):149-149,167
本文以贵州煤矿区为例,研究了由于煤矿开采诱发的水文地质效应。主要指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引发的系统结构,功能及内部作用等因素的改变,他们相互影响,形成反应链。本文着重分析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含水系统,地下水水质,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为煤矿区水环境提供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湖下煤炭资源的回采造成的地表移动变形不但影响堤坝的防汛抗洪性能,还可能导致湖水沿裂隙深入井下,影响工作面正常回采,甚至造成淹井事故。因此研究湖下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对湖区和堤坝的影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1301工作面为郭屯煤矿首采工作面,具有表土层厚、埋藏深的特点,由于村庄搬迁工作滞后,造成首采面开采受到村庄压煤影响。本文借鉴相邻矿井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通过地表移动变形预计计算系统数值计算,预测了村下开采后地表移动启动距、超前影响距(角)、最大下沉速度、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等数据;经过数据分析,确定了1301工作面开采方案,保证了矿井按期投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多数矿区处在山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所以研究山区里的矿区地表变形规律对采煤工程工艺和留设保护煤柱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以金达矿区为工程背景,构建FLAC3D数值模型,结合实测地表移动数据,研究井工开采对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9.
华亭煤矿始建于1962年4月,核定生产能力为330万t/a。主采煤5层厚度16.5~47.2m,平均厚度37.5m,煤层倾角2~9°,煤层赋存标高+1405~+650m。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低位放顶煤方法,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法。矿井目前开采水平标高为+840m,布置2501采区。该采区于2005年11月开始回采,上分层先期采用在首采工作面两边依次交错方式布置,自250106-1工作面后采取上、下分层工作面交错方式布置。目前已完成8个工作面的回采,采空区面积达290.9km2,地表塌陷情况愈发严重,通过分析预测特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情况,对矿井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生产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煤矿是工业生产的基础,煤矿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每年都会探明上万亿吨的煤矿,由于我国的石油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且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开采石油的互补资源,煤矿资源的安全开采被我国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根据煤矿生产的主要特征,分析矿山压力的测试,从而能够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面出现沉陷的问题,使我国的煤矿开采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