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渠扬  唐文兵  崔冬冬 《消费导刊》2009,(24):213-213
一、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内涵(一)新农村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共同劳动和生活的乡村农民,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农村体育文化不是少数人的活动,乡村农民也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应当明确,农村体育文化主要是乡村农民自身的"人化"和"化人"过程,我们既不能将"文体下乡"活动等同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也不能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一个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也是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经济"与"文化"两者相互结合的活动。国际文化贸易应该更加突出"文化"因素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过程中,"文化"与"贸易"二者相互促进,具有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商》2015,(9)
翻译是一种具有文化性和特殊性的活动。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多元系统中,翻译是一个分支,是这个社会文化特色和地位的反应;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化系统中可能占据中心位置,也可能占据边缘位置,其地位的变化也有可能是动态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就体现了这一动态的变化。本文将通过文化多元系统理论,深入解读"直译"与"意译"这一争论和取舍。  相似文献   

4.
律德启 《光彩》2012,(10):34-35
一味效仿大企业的避亲上岗只能让企业自我封闭,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相配套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人的文化,不同的企业塑造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大家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就是要把企业变成一个比较大的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文化"管理模式。如何利用"家文化"管理企业,让员工觉得自己和企业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建立  相似文献   

5.
沐语 《品牌》2008,(Z1):63-66
<正> 随着国家的复兴强盛,本国消费者对西方文化最狂热的追逐会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将是对本土文化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一致的认同。本土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会为众多本土品牌的崛起带来更好的战略性环境。据报道:如今的中国,也是如此。随着本土文化意识的日渐复苏和兴起,市场正日甚一日的热切呼唤着那些能集中体现本土文化的产品出现。作为"四大国粹"之一的"本草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背后的商业价值自然不可小觑。近几年来,一股"本草"的流行风  相似文献   

6.
赵燕华 《中国市场》2013,(40):51-53
"村改居"社区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产物,伴随着社区实体的转型更重要的是推动社区文化的转变与重塑。居民既是文化转型与服务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动文化转型的直接力量。从居民的视角建立社区文化转型内容维度,并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检验,得出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及身份角色认同六个维度的"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变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秉承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精神,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此挖掘企业文化中的潜在功能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8.
日本这个大和民族有着茶道、花道、歌舞伎等,以及质量良好的科技产品。而日本文化也是具有双重性的,它不仅吸收了西方的近代文明,同时也保持着日本固有的传统文化。日本人崇尚"以和为贵"因而待人静而又远之。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对于这种双重性,通过对《菊与刀》的解读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不朽的。民族文化特质一旦形成,对民族经济有着持久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本土文化"与区域经济本来就是两个互相包容和交融的组合体。失去了本土优势的文化是单薄的,同样缺少"本土文化"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显得单薄。西部历来不缺少文化精品,从丝绸之路到《大梦敦煌》,构成了具有鲜明独特的本土特色,才使得"本土文化"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文化与经济的角度来探索"本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用,以期为本土文化的发展寻求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5)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中"仁"、"和"、"信"等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团结精神、诚信经营理念等相一致,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家思想中也有阻碍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因此,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近些年学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文化本身有着"两重性",传统文化的"两重性"特征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时,我们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认真梳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部分,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2012,(9):1+73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文化"走出去"战略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最突出的主题之一,这一战略是在我国文化产业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我国文化市场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文化"走出去"战略涉及政治、经贸、文化等诸多因素,其中的市场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等问题深值研究,如何抓住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格局深入调整的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如何客观分析新环境、着力开拓新路径,成为文化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为此,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理工大学将联合举办文化"走出去"系列论坛。  相似文献   

13.
袁媛 《消费导刊》2009,(20):7-7
大多数旅游文献对"异地集锦式民俗旅游"持否定观点,认为"不真实"。文化时刻都在变化,有时是急剧的,有时却不易察觉,所以真实性很难把握。本文主要从"文化空间"和旅游者这两个角度讲述了对真实性的认识。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所以,文化资产需要被包装成可被消费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异地集锦式民俗旅游也是对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保存。  相似文献   

14.
作为边疆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州)市,也是云南省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前沿阵地,同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普洱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采取积极的营销的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刘昭 《中国报业》2016,(24):25-28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文化产业全面步入数字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和走向国际市场的历史机遇期。本文分析丝绸之路染缬文化创新平台如何搭上数字化"快车",从文化创意、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到文化消费各个环节,用数字科技整合产业圈内所有服务项目,继承古老文化基因,呈现现代科技活力,使濒临消亡的传统染缬文化再次复活。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1)
祖拉节也称点灯节,是卫拉特蒙古族的传统的节日也是和硕特蒙古传统节日。"祖鲁节"的根是宗教节日,从宗教仪式化到娱乐化,转化成民俗文化,促进族群之间的往来。卫拉特蒙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仍旧是人们和谐相处、求同存异的重要渠道,是新疆蒙古民族的文化符号。因此,我们过祖鲁节时既要发挥文化的当今价值,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壁垒是指文化差异或文化贸易保护主义对国家间文化贸易形成的阻力。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传播与丰富了各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各国文化在国际投资与贸易活动过程中产生直接碰撞,形成一道无形的文化壁垒。为了加快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国政府于2001年开始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以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然而,目前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规模还很小,2012年为217.3亿美元,仅占货物出口额的1.06%,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产品与服务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国外的文化壁垒。  相似文献   

18.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步是促进语言的推行,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同样也就没有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因此,当在进一步发展对外语教学,文化地位的更加深化也更为突出。为了使得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能够顺利实施,能够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然要求。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意义、内容以及"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企业安全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水"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隐喻,也是浙商的商业观念的基本特性。"水"型商业观念帮助浙江赢得了今天的商业成就,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浙商的商业观念不能仅停留"水"上,而应当向西方商业观念学习"火"的特性,进行创新,形成"水火相济"的商业观念,以在商业竞争中增加自己的"强势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