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之一,其作用效果对家庭金融脆弱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9年共五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我国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缴存住房公积金显著降低了家庭金融脆弱性,对于有房有贷、无房无贷、“体制内”以及近期有购房意愿家庭的金融脆弱性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和提高家庭风险承担能力是住房公积金制度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2.
康书隆  王晓婷  余海跃 《金融研究》2022,501(3):115-134
研究制约住房公积金制度效率的因素及作用机制,对保障国民安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述了流动性压力下,公积金对缴存家庭贷款决策与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借贷约束会显著降低缴存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概率;流动性压力是公积金管理机构提高贷款门槛,从而降低借贷受约束家庭使用公积金贷款概率的重要原因;未获得公积金贷款支持的缴存家庭因购房成本的增加,家庭的非耐用品消费受到显著抑制。本文进一步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处理内生性问题,识别结果显示上述结论稳健可靠。本文研究表明:改善运营资金流动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还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提振内需,并为企业减费降负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3.
依据2013-2017年CHFS三期面板数据,利用面板Probit、倾向得分匹配等模型,考量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对居民幸福感正向影响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住房产权与住房贷款、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单位属性的差异,对有房有贷和无房群体、中等收入以及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群体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提高居民自有产权住房拥有率和未来购房可能性影响幸福感。鉴于此,应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降低制度对于首套住房的贷款利率,切实保障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4.
陈选娟  林宏妹 《金融研究》2021,490(4):92-110
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鲜有研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检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能显著提高有房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和投资比重,但是对无房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则无显著影响。研究其影响机制发现,住房公积金会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户主风险偏好,从而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本文研究结论对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引导居民家庭合理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和实现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积金约束正成为分化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和消费偏好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检验公积金约束对不同类型家庭住宅特征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住宅特征需求方面,公积金约束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收入差异、单位类型差异、职业类型差异、职称差异和行业收入差异。其中,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在提高住宅结构特征需求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公积金支持;而在住宅邻里特征需求方面,公积金制度对社会地位较低家庭的贡献度较高。在引入工具变量、检验公积金变量的内生性偏误时发现,城镇家庭在改善型住房需求方面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较强的依赖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定位应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并根据家庭类型实行有差别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为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资金源泉,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州市2011年单位和职工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建立Tobit模型分别分析该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和个人的缴存行为与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类型和单位职工人数影响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个人年龄、婚否、所在单位类型、月平均收入影响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而个人户口、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与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之间并无显著关系.这一结论为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威和信用,强制职工和所在单位分别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侧逐月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资金专户专储,定向用于职工住房的基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在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的改革中得到延续和发展。传统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的主要弊端是在对职工实行低工资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杨建华 《时代金融》2012,(15):323-324,336
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健康有续的运行,才能为公积金支取及贷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因此,拓宽住房公积金缴存覆盖面,使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早日享受住房公积金低存低贷,成为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建华 《云南金融》2012,(5X):323-324
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健康有续的运行,才能为公积金支取及贷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因此,拓宽住房公积金缴存覆盖面,使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早日享受住房公积金低存低贷,成为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积金住房贷款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各地住房公积金中心纷纷出台了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贷款额度、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受家庭住房套数限制、放宽职工购房提取条件、降低首付比例和异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门槛等优惠政策,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但随之而来住房公积金中心也面临着流动性紧张、无钱可贷的尴尬局面,陷入了向银行贷款来缓解当前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创举.1991年上海市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率先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后,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逐步建立起来.1999年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于2002年修订,以下简称《条例》)颁发后,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迅速推开.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根据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2月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的实际缴存人数已达到8618.3万人,累计缴存总额32468.53亿元,共向1338.40万户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8570.91亿元,职工累计购房等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14756.22亿元.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推进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开辟住宅建设融资的新渠道、加快城镇住房建设、增强职工住房商品意识、调整个人消费结构、拉动个人住房消费、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管理好、使用好住房公积金这笔越聚越大的住房资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拟就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创新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运作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其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强烈吸引着广大有购房需求的公积金缴存者的眼球。然而,“看得见,拿不着,饱了眼福,贷不着”,又成为公积金缴存者想用而又难以提取和难以贷到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长期性互助储蓄计划,对居民的住房福利影响巨大。本文使用2013年至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考察了住房公积金对家庭住房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明显提升了参加者的住房需求,尤其显著增强了低收入参加者的购房意愿,加剧了公积金制度参与者和非参与者的住房不平等,但却缓和了参与者之间的住房不平等。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通过降低正规信贷约束来促进家庭的住房需求。为了解决关注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还使用了倾向性得分匹配、处理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结论是稳健的。建议通过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制定更加完善的公积金制度和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力度,来实现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自1991年建立以来,为提高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帮助居民改善居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住房公积金归集额有了大幅度增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达到2.1万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并引起社会的关注。住房公积金资金孤岛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卞文志 《云南金融》2014,(12):29-31
为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支持缴存职工购买首套和改善型自住住房,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10月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各地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明确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此次《通知》还取消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  相似文献   

17.
<正>为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支持缴存职工购买首套和改善型自住住房,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10月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各地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明确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即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此次《通知》还取消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公积金缴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公积金缴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住房公积金增资收益余额的权属明晰问题、如何重新界定住房公积金的性质与流动性问题等方面,最后提了几点建议,这一研究对于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扩大公积金的缴存范围及提取条件,促进公积金资金的保值增值等条款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点评:作为我国的一项职工购房福利政策,住房公积金制度自施行以来,对筹集、融通住房资金、提高职工的商品房购买能力大有助益。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住房公积金制  相似文献   

20.
尹志超  仇化  潘学峰 《金融研究》2021,488(2):114-132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住房已经成为中国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通过财富效应促进家庭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房奴效应”降低家庭消费。因此,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检验了住房财富影响家庭消费的可能渠道。研究发现,住房财富对城镇家庭消费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显著改善了家庭消费结构,住房资产具有财富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财富能够缓解流动性约束,从而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住房财富对不同类型的消费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和拥有住房数量的差别均会对住房财富产生不同影响。根据本文研究,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发挥既有住房财富对平滑家庭消费的积极作用,促进家庭消费增长,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进一步推进家庭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