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工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逐渐被关注和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激烈的金融竞争,如何在维护经济安全、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金融工程在金融创新中作用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金融工程的本质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运用金融工程相关技术的建议和措施,来推进我国金融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障碍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 《商业研究》2004,(4):54-56
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如金融工程理论不普及,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监管不成熟,金融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落后等。加入WTO以后,为了迎接金融国际化的挑战,必须要从培养金融工程人才、分阶段逐步推进、找准突跛口开展金融创新、创造金融工程实施的市场环境、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着手加快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  相似文献   

3.
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促使我国金融市场获得了更加深入的发展,金融市场得以拓展。而在现代金融经济当中,金融市场发展的多样化,也使得金融套利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且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些金融套利的行为通常都具有双面性的特征,因此就必须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发展。针对金融经济当中金融套利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其存在的利与弊,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金融工程与金融市场效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创新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促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等新型金融产品的创新浪潮,使整个金融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直至20世纪90年代,金融工程技术开始被大量地运用于解决日益复杂的金融问题,金融工程日益流行并对金融市场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金融工程和金融市场效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运用金融工程方法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焘 《商业时代》2012,(20):53-55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运用世界银行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数据库并结合第三代金融发展指标评定体系对我国与美国金融领域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做出对比分析,以求从量上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的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金融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在创造巨大利润的同时,也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文章将在深入理解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稳定的基础上,研究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也开始繁荣发展。人们对金融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下金融机构必须要实施金融创新,推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需求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满足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在金融创新的环境下必然会伴随着金融风险,所以金融市场必须要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合理规避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从金融创新环境方面研究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市场对金融工程技术的要求日渐提高。尤其在金融领域的风险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突出,风险管控技术日渐成熟。由于金融市场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必须加大风险管控力度,防范金融风险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金融工程在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工作中的作用入手,通过对我国金融风险管控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工程风险功能的对策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银行、基金公司等已经不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腾讯、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交易模式出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仅对我国传统的金融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对我国金融市场中的经营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对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分析及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迁,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根据金融市场的需求,金融工程应运而生,金融工程的意义在于对金融效率的不断追求。金融工程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融工程最为直观的体现在于对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工程在对金融机构效率的作用主要在于微观效率的提升,金融工程不仅可以延伸出新型金融产品,还可以对金融机构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金融工程刺激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并且开拓了市场规模,增进了金融效率。并且使得投资更加便利,多元化。在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风险管控是必须的,本文就金融工程风险管控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未来金融工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金霞 《北方经贸》2014,(6):170-17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繁荣与发展,各方面的金融机构体制的改革也在进行中。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2006年开始已经全部兑现了我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并对我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实行了开放,大量的国际型的国外金融机构开始进驻我国金融行业,因此也使得我国的金融市场竞争空前加剧。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应运而生,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对于金融控股公司要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秩序,努力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融工具作为促进、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力量,将统计学运用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并充分运用金融工程工具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成为金融市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统计学在推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发展,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新形势进行分析;其次,对加强统计学在金融市场中运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从大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统计分析三个维度对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7):173-174
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是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路径。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入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势,认为互联网金融能够拓宽金融市场边界,打破地域限制,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将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与发展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能够减缓人民贫困,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金融普惠。  相似文献   

14.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但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体制走出传统的政府干预行为,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对我国金融抑制程度的衡量,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论述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渐进的自由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郝斌 《现代商业》2012,(33):26-27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强了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文章就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了具体阐述,并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和缺陷。  相似文献   

16.
金融工程的产生源于对风险的规避,布雷顿“木头”体系的崩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巨大,为规避金融市场的风险,以金融工具为核心的金融工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金融市场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充分运用好各种金融工具,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7.
金融工具作为促进、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力量,将统计学运用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并充分运用金融工程工具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成为金融市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当前金融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之上从大数据分析、金融工程、统计分析三个维度对推进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鹰 《中国市场》2013,(37):114-115
本文针对金融市场存在的金融套利行为,对金融套利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对金融套利的方式进行分析,对金融套利的利弊进行阐述,对金融套利的监管进行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研究金融套利行为,为我国的金融市场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金融市场也愈来愈开放,人们在金融工程学的研究方面,也已经由相关的理论上升到具体的实践和应用上,这对于金融创新而言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金融行业面临着激烈的金融竞争,金融学当前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保持金融经济的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分析探究了信息化时代下金融创新中金融工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对金融行业的相关工作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最终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套利是随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出现对金融经济发展有其两面性,它的出现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从另一方面来看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只有对金融经济中的金融套利行为充分的认识,处理好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对金融套利行为作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双重意义的分析,并拿出一套有效可行的金融套利行为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